孙玲
摘 要:《海洋,生命的摇篮》教学设计中对远古海洋生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了解了生命起源于海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和兴趣。课堂上让孩子自主探究认识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热爱海洋;保护海洋
教学内容分析:青岛版海洋教育第四册第八课,《海洋,生命的摇篮》一课共有四个板块即认识远古海洋生物;追溯生命起源于海洋;了解生物演变的过程;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和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1. 对远古海洋生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海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和兴趣;3. 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4. 认识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重点难点:1. 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海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和兴趣;2. 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早期地球环境的视频,远古海洋的特点;2. 蓝藻化石、海绵化石、“小春虫”化石的介绍资料和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海洋,生命的摇篮
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生命摇篮的思考。同学们这是海豚博士,他邀请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古生物博物馆,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一起去看看。你都认识这些古代生物吗?“这些古生物是从何时诞生,又是怎样诞生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命的摇篮。(板书课题)
2. 猜测生命的起源,引起学生的思考。(1)学生猜测生命起源于哪里;(2)出示科学家们的猜测,引出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观点。
3. 研究化石,找出共同点,推断出生命起源于海洋。课件出示化石图片,请同学们读一读资料袋里的资料。这些古代生物都有什么共同点?
4. 推理验证生命起源于海洋。(1)学生看地球形成初期和陆地环境的视频;(2)教师过渡,学生研究远古海洋的特征;(3)分小组写早期地球的环境特征和海洋特征,贴在早期地球環境特征与海洋特征对比表中并分析资料;(4)学生交流资料;(5)教师板书小结。
5. 分析生命起源和进化图,进一步证明生命起源于地球。(1)结合生命起源进化图分析资料,进一步理解生命起源于海洋;(2)在生命起源进化图上动手摆生物,认识最早的生物出现于海洋;(3)教师总结。
6. 了解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认识人类离不开海洋。(1)学生畅谈怎样开发、利用海洋;(2)学生谈怎样保护海洋,认识开发海洋的时候要适度。
7. 教师总结,深化学生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可能还不及宇宙的十分之一。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由来已久,人类不能没有海洋,没有理由不爱护海洋,要与海洋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华枫红. 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关注学生体验——以《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教学为例[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1):112-113.
[2]蔡冬芳. 在兴趣的海洋里驶向彼岸——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