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卫仙
【摘 要】 笔者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中孔子弟子们的“名”与“字”使用场合的不同,进行点拨、引导,并带领学生学以致用,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古人的“名”与“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文采若云月”中的第一篇,对于“了解文中不同人物的志向及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方法”等学习目标,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能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文本中有关孔子弟子们的称呼,时有不同,或称“名”,或称“字”。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放弃了这一很好的教学契机,看似完成了规定的教学目标,但我总觉得欠缺了点儿什么。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进行适合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重要。因此,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过程中,有关“名”与“字”,我做了如下尝试,希望通过我的点拨、引导,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归属感,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初步梳理,找出文本中有关孔子弟子“名”与“字”使用场合的不同
参照注解,学生关注到文本选自《论语·先进》,标题为后人所加,为文本第一句话,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书下有详细注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姓曾,名点,字晳;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学生会发现,文本中“名”与“字”的使用场合,各有不同:
作者在记叙孔子四個弟子的言行时,使用的是他们的“字”,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
文本中孔子要求弟子们站起来“言志”、孔子评价弟子们的志向时,称呼的是弟子们的“名”,如“求,尔何如”“赤,尔何如”“吾与点也”;
弟子们在各自叙述自己的志向时,自称的是自己的“名”,如“由也为之”“求也为之”。
二、探究缘由,明确文本中有关孔子弟子“名”与“字”使用的规范
古人的“名”与“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可以随意地呼“名”称“字”吗?
布置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学生了解到:古人幼时命“名”,一般为长对幼、上对下的称呼,也可用于自称;成年时取“字”,称呼对方“字”,表示对他人的礼貌和尊敬。
那么,回到文本,作者在记叙孔子四个弟子的言行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称“字”是否恰如其分呢?
引导学生回忆相关文学常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学生很快领悟,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在记录孔子的言行时,对孔子的这四个弟子称“字”,表示了礼貌和尊敬,称“字”恰如其分。
而孔子要求弟子们“言志”、孔子评价弟子们的志向时,“求,尔何如”“赤,尔何如”“吾与点也”,这个时候孔子对弟子直呼其“名”,也恰如其分。
弟子们在各自叙述自己的志向时,“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自称自己的“名”,更是合乎当时规范。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我们一般只取“名”,不用“字”了,如果需要给自己取一个有意义的“字”,该如何着手呢?
于是,向学生普及,古时“名”与“字”大多由长辈所取,“字”与“名”有着意义上的关联,互为表里,一般取“字”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同义反复:“字”与“名”意义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屈平字原,毛泽东字润之;
反义相对:“字”与“名”意义相反或相对,如韩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朱熹字元晦;
连义推想:“字”是“名”意义上的联想、延伸,如白居易字乐天,岳飞字鹏举,赵云字子龙。
接下来,请学生就自己或同学的“名”,根据以上取“字”方法,替自己或同学取“字”。这一环节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响应,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些趣味横生、略显幼稚的“名”与“字”。
四、因势利导,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古人称呼的其他方式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课堂上的由“名”取“字”,只是一个引子,要唤起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由此,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帮自己或同学取“号”,并再次细细梳理我们语文学习过程中接触过的杜工部、陶彭泽、江州司马、韩昌黎、范文正公等称呼的由来,明白古人的称呼方式,除了“名”“字”“号”以外,还有多种方式,如以官职、官地、郡望、谥号、斋名、籍贯、排行等等进行称呼。
课堂教学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哪怕只是抓住了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学生能够饶有兴趣地细细探究下去,那就是一堂真正意义上学有所得的好课。我知道这一堂课会永远铭记在学生的心间,当学生在以后长长的人生岁月中,互相戏谑地称“名”尊“字”时,一定会更加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深邃魅力,更加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