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军
摘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再次提出:“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创新改革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方针展开研究,以期为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现代企业管理;教育策略
现在企业管理是研究企业各种管理活动以及一般管理规律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德育元素,本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现在企业管理的基本职业素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各门专业课都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价值,以期在进行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功能,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一、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改革企业管理教学的意义
(一)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习兴趣
将思政教育活动融入专业教学中,教学活动更加丰富了,在各种案例分析、小组模拟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能力,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提升了学习课程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基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为企业制定战略和管理措施,初步了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提高管理技能和职业素养
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全局观,综合分析问题,特别是能根据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并正确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好面前的机遇,巧妙处理企业面对的威胁等。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知识后,学生应掌握应用理论知识为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和决策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以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创新进取的品质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应用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在企业管理中,领导的风格以及企业文化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营,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得课堂能够完成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两个功能,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落实思政教育的路径
高校课程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技能教育等各项内容。教师要把握好思政教育的方向,用正确的方向引导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使得专业教育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效结合。
(一)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思政教育能力。高校专业教师身上背负的不仅只有传授知识的使命,还有价值引领的使命。不少专业课程教师对于价值引领的教育使命并不重视,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为了落实好课程思政教育方针,教师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要提升自身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
首先,学校要向教师渗透一种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关注思想教育,可在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着手,引导教师重视思想教育。其次,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可以划拨专项基金,以支撑课程思政教研工作。学校还应该组织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名家专访等,努力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体系,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二)重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专业建设的纲领,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确定课程内容,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可根据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实际情况,每年度进行修正与调整。因此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方针,教师需要重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通过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打造一条教育路径,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由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具有创新性、高阶性特点,最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在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而这些知识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思政元素打造思政教育路径。
在重构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且融入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可以让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工作中,与教师共同挖掘和梳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比如整理现代优秀企业管理的案例,梳理企业家优秀的管理思想以及他们身上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怀。由此,学生和教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思政课程的效果也增强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也注意融入最先进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现现在企业管理课程的创新性,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企业管理学的新理论包括区块链技术、信息化、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理论等。介绍这些最先进和前沿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能力和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提高敏锐性,观察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提出一些创新性的管理思想和策略,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让学生跳出课程内容的限制和束缚,重新梳理课程知识并且以先进前沿的目光观察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社会道德,最终锻炼出高级管理思维。
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教师需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活动中,最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现代企业管理专业人才。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使价值观念无形地影响学生,也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为了发挥思政功能,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紧跟时代潮流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在教学理念上作出更新,不能出现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自相矛盾的问题。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需要经过系统分析、设计、决策等多个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打造互动式课堂,将教师讲课、小组讨论以及学生总结汇报结合在一起。首先,教师让学生分组整理并分析企业管理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挖掘案例中使用到的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并分析案例中体现出的企业家身上优秀的品质。以此,让学生主动分析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思政元素。学生自主探究案例,自主学习企业家身上创新、踏实、认真、负责的品质,学习企业家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家的影响,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也能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法规并且树立大局意识,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成工作。
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蓬勃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線上学习平台,诸如慕课网、微信小程序等,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课程知识。在线上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学习签到、课前预习、提交作业、交流讨论等。由此,学生更愿意学习专业知识,并自主关注职业素养,进而提升解决问题和内化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讲解质量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使他们更生动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通过观看视频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生产实践,进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和结果的判断。课程思政教育方针体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其中,思政教育是隐性教育,专业教育是显性教育。而为了评价隐性教育,教师需要构建更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要改革评价方式和标准。因为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考核整合在一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吸引学生投入课堂活动中。平时考核和结果考核整合在一起,各自分配一定的比重,如平时考核占70%,过程性考核占30%。在学习过程中,每周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过程性考核内容,随堂测试、线上测试等,也可以作为过程性考核内容。在结果考核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综合型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考试内容不仅要包括专业知识,还应该包括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评价标准应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整合在一起,综合考察情感态度、专业知识等内容。
校企双方还可以联合其他主体,建设一个教师主导、政府参与、专家支持、企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给学生提供更综合的评价。最后,评价结果应该受到师生的重视,在评价结果中,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水平被体现出来,根据评价结果,教师才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学生也能调整学习计划,重点关注自己的薄弱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教师应用课程思政教育方针作指导,在课堂上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将理论教学和思政教学有效结合,让学生将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最后,教师要改革考核和评价方式,科学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思想上的提升和素质上的进步,使思政教学真正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助力。
参考文献:
[1]张雪琴.《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2021(02):104-105.
[2]王慧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企业文化与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4):176-177.
[3]唐伟.立德树人:《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