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南水乡生活延续为前提的南浔古镇振兴构想

2021-09-11 10:03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南浔水乡水系

文/邵 健(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提起江南水乡,一幅水网纵横、河湖交错、田园村舍、粉墙黛瓦的淡彩水墨画便呈现在眼前:小桥,流水,人家,朴素而雅致。江南水乡,历朝历代所指区域各有不同,但江南,文化地理上的意义更为凸显,“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像江南一样,获得如此多的文人雅士、学者专家的青睐与关注。江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山清水秀的一方土地,象征着繁盛富庶的鱼米之乡”[1]。

本文所指江南,相对狭义,指的是植根于“水网”地理及吴越文化圈的太湖流域, “古镇与水有着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纵横交织的河网使交通、运输变得极为方便,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同时,水网也是古镇景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水成市,枕河而居,形成了太湖流域古镇特有的水乡风貌”[2],呈现出温婉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富足安乐的生活特征。特别是隋唐开挖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后,农业水利和交通得到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繁荣。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河道被道路代替,许多河流断流甚至消亡,河网水系呈现主干化态势,河道功能衰退。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在一段时间内管理粗放,农业污染未得到控制,水生态系统平衡打破,自身的净化能力丧失,水资源污染问题凸显。此外,古镇内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年轻人更愿意向城市聚居,留下的是老年群体,水乡习俗逐渐淡化,水乡文化岌岌可危。诸多问题,使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走向群体性衰弱,曾经惬意的水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远。

太湖流域水乡小镇众多(见图1),发展中均面临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风貌问题,以及古镇空间场所特色保留等问题,如何保留传统水乡生活,如何在保护历史底蕴下实现小镇全面振兴更是一道难题。目前,观光式旅游已经使小镇走向同质化与景观化,很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到头来是 “悠悠何处是江南”的一声叹息,与振兴目标相去甚远。水乡,终归以水为魂,水生活的继承与延续才是关键。因此,如何做好水文章成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本文限于篇幅,以此为主要线索展开。在长达3年南浔及周边古镇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后,确定以南浔水系的修复为切入点,2018年完成了“南浔古镇城市复兴策略研究”,提出以水系修复与整治为开端,再造江南古镇南浔水城的构想,目前虽然已被决策层采纳,但是否真正可行,仍期待有识之士建言献策。

图1 太湖流域古镇群示意

一、江浙雄镇与水系演变

1.1 江浙之雄镇

南浔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是大运河江南段的重要市镇(见图2,3),境内外密布的水网带来了交通便利,历史上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自然条件优越,经济与文化活跃,使其发展成为具有经济、居住和生产等各种功能的城镇。2003年,南浔划归湖州市辖区和中心城区,而南浔古镇是南浔城区的重要组成,是太湖流域唯一升格为地级市中心城区的水乡城镇,也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都市水乡,2005年9月,南浔镇成为我国第二批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穿镇而过的頔塘故道是运河浙江段支线,由此,南浔古镇拥有了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2 大运河江南段示意

“南浔本名浔溪又名南林宋理宗淳佑末立为南浔镇”[3],即建镇于南宋季年(公元1252),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至今已760余年。明末,南浔已是 “烟火万家”的 “江浙之雄镇”。清道光、咸丰年间,南浔辑里湖丝获首届“世博会”金奖,蜚声国际市场,“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丝市商贸繁荣,产生了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据史料记载,南浔丝商群体当时总资产达白银6 000~8 000万两;光绪年间,南浔,一个江南小镇的库银竟然是全国库银的1/3,甲富天下,名不虚传。

南浔儒商“经世致用,回报社会”,以近代传奇人物张静江为代表,倾家族之财力资助孙中山辛亥革命。“当时出资最勇而多者张静江也”,他是国民党的“四大元老”之一,蒋介石尊称其为“革命导师”。南浔崇文收藏之风颇盛,名扬国内外。如刘承斡的“嘉业堂藏书楼”,藏书60万卷,其中《永乐大典》珍贵孤本42巨册;《四库全书》(翁覃溪手纂)原稿150册,尤为珍贵。嘉业堂藏书楼不但收藏丰富,而且还刻版印书,为传承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是“当时国内所有私家藏书楼无可比及的”(见图4);另有张钧衡的“六宜阁”,藏书10万卷;蒋汝藻的“密韵楼”,藏有宋元善本2 000余部。1919年,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应邀在密韵楼研校群书达4年之久,可见藏书之精。书画收藏有“虚斋”主人庞莱臣,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位居民国收藏“六大家”之首。其收藏的历代名画不仅数量达几千件,均至精至美,品味极高。此外,还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张石铭、中国泰斗级书画鉴定大家张葱玉等,其家族藏品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南浔有‘诗书之邦’和‘镇志之乡’之美誉……明末至民国,撰写镇志蔚然成风达10余部之多。总之,南浔名人著述不胜枚举,其学术研究及著述领域包括经史、天文、史地、志书、水利、农艺、蚕桑、医学、乐律、音韻、六书、金石、书画、诗词等。有史家说,南浔‘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诚不为过。”[4]

图3 湖州段运河南浔位置

图4 嘉业堂藏书楼

吴兴园林自南宋开始渐盛,在中国园林史上有一席之地。“南浔园林及建筑在近代‘西风东渐’的影响下,融汇了西方传统与近现代文化,同时保有不同传统特色,表现出中西交融互摄的鲜明特点,在江南‘四州’园林中独树一帜。”[5]童雋先生予以高度评价:“然吴兴园林,今实萃于南浔,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之仅见。庞氏宜园……吴门之外,此当首推矣”[6](见图5,6)。还有中西合璧的江南大宅,与园林一体,其规模宏大与营造精美,是近代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地方缩影,也是海派文化历史传统的见证,为后人留下了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见图7,8)。

图5 南浔近代主要园林分布

图7 掩映的张石铭故居别墅

限于篇幅,仅列重要人事以佐南浔 “民国第一镇”并非言过其实。浔商志存高远、积极开放、兼容并蓄的精神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的人文基因,如何继承并发扬光大,是城市振兴策略应予以积极回应的。

1.2 水生活

儿时记忆中,居民日常饮水取之于河。天色微亮,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河埠打水,河水经过一夜沉淀,清澈见底。两岸居民提着木桶、铁桶陆陆续续到河埠,撇开水面浮物,快速沉下,提起;有力气的,两手各一桶,年纪小的,一桶轮换着提,往返于厨房与河埠数次。每家都会在清晨打满一缸水,这是全家当天的用量。之后,才到河边淘米、烧粥;灶头里架上桑木后,利用空档,肩搭毛巾到河边洗漱。这时的河埠开始热闹起来,到太阳快出来的时候,基本上是洗洗刷刷的家务活了;邻里间的话也多了起来,隔岸相暄。摇橹船划来,坐满了人,是各村“出街”赶集的;也有一人的小渔船划来,半船的水,装着鲜笼活跳的各种河鲜,都是清早捕到的,岸边想买的人随时喊住,论斤两或个数;也有人从临水楼阁里探出头来,于窗扇外直接用绳子放下竹篮,装着钱,渔夫便放上鱼,一声吆喝,提回楼里……十足笃定的生活味,一派“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的景象。

“不仅夜间的溪水星月,水中人家,无不闪光透亮,而且白昼更加富丽。阳光逐波而生辉,照彻一切,而生七色。从帆船竹筏,菱藕鱼虾,到木石津梁以至两岸树林、行人、街坊,没有不是被水波荡漾着,被波光亮晶晶地闪耀并似从三棱镜中,折射出虹彩来的。”[7]这种水乡生活的灵动景象,深深印在每个水乡人的骨子里,难怪报告文学大家徐迟连用66个“水晶晶的……”来赞叹家乡南浔的灵秀风韵。

时至今日,生活节奏快了,但居民与水为邻的情节依然延续,午茶晚餐,纳凉或是家务,依然喜欢沿河摆摊;客栈,也总是临水的生意好,即便深宅大院,依然喜欢装点戴望舒“雨巷”的情调(见图9)。即使行色匆匆的路人,依然会在途中不自觉地找个临水石凳,或桥栏上小歇一会,陌生人照样搭话,吴侬软语里夹杂着隐约传来的书场评弹,颇具风韵,也许这就是水乡那种自然生长着的魅力吧。

图6 颖 园

图8 刘氏悌号“红房子”

图9 古镇酒店的“雨巷”

南浔古镇振兴期盼这种“笃定”的水乡气质得以保持延续。

1.3 水系演变与城市变迁

南浔水系源自西天目山的东西笤溪,由于地势向东趋向低平,水由西东流,分两支流经南浔,北部頔塘西承东笤溪之水入境,南部简五塘承西笤溪德清方向水流,两股水流汇合于十字港,北泄太湖,东下黄浦江。“十字形”水系构成了南浔古镇的主要骨架,形成一个典型的水市。其中,横穿全境的頔塘是太湖流域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也是南浔镇的交通与经济命脉。

明初,南浔城墙拆毁,建造了东南西北4个水栅,从此,南浔镇旁水而成的特点更趋明显。由城壕、百间楼河等水系围合形成的“申字”水系又成为南浔的重要特征。至道光年间,南浔镇区“自东栅至西栅三里之遥,距运河(在北)而至南栅五里”[3],略小于府城,水系结构清晰,因水成市特征明显。

1954年,因頔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水运要求,绕过市镇,开挖了长湖申新航道,从此运河畅流。1973年填平北市河加阔宝善街,水系演变成“丁字形”,实则影响镇区河港洄流,对水利颇有影响。此后,南浔水系的末端河流不断减少,河网密度下降,水系结构趋于主干化和简单化,结构表征指标表现为逐年下降。对比现在、1981年、1908年3张水系示意图(见图10[3],11),从中可以一窥水系式微的历程。

图10 光绪年间的南浔水系

南浔由于“十字形”河流形成市镇,“水”是古镇生态系统的血脉所在,以水为脉络延展布局,从而衍生出与水生活相关的各种文化品性、风俗习惯等,沿河街市成为聚集人气、凸显古镇生命力的场所。

二、水系修复的必要性与原真性修复规划

2.1 水系修复的必要性

頔塘故道开凿于晋代,是太湖流域最早的运河之一,距今已有1 700余年历史。这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古代水利工程。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湖州段)列入“遗产”范围是南浔的頔塘故道,“遗产”点为南浔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2.18 km2(见图12)。因各朝各代的整修与拓浚,今天,頔塘故道依然发挥着水利设施和航运通道的功能。这样特殊的古河道,如何进行保护,继续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古镇水系的修复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图12 南浔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示意

图11 填埋的历史水系

与太湖流域其他古镇一样,南浔现状问题凸显,尤其当车行交通无法有效到达,无法满足生活与业态需求,因此,河道重新作为交通手段变得格外迫切。古镇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西,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保护面积约168 hm2,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88 hm2,现存河道约5 500 m,其中水域面积约9 hm2。通过考证原有河道消失的原因、位置,发现大部分河道主体仍在,如宝善街、凤凰河,当初填埋的方式直接,北市河就在现状道路之下,其他填埋河道情况类似,南浔街巷格局与建筑现状有利于水系的原真性修复。

上位规划中,国家文物局《中国大运河(201303)》申报世界遗产文本明确提到了大运河的遗产完整、环境良好和通航顺畅前提下的保护和利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浔古镇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规划(2013)》及湖州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4)》也都提到历史水系修复的必要性。可见,无论从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要求,还是城市振兴的内在诉求,水系修复目标是一致的,水系修复迫在眉睫。

2.2 原真性修复规划

2017年10月,我们通过对历史水系的深入研究以及“文保”专业单位的考古发掘后,完成了《大运河南浔段古镇历史水系修复规划》,次年7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

首先是“十字”水系的北市河修复,关系水城结构的完整性。北市河在上世纪70年代被填埋,现为宽16~20 m的宝善街。据挖掘考证(见图13),河道位置清晰,宽度基本在6~8 m之间,东岸距房屋约7~10 m,西岸宽度约3~5 m,相对窄些,留存的老房子位置表明,东侧街道部分为临水建筑,西岸是临水街道。两岸石砌驳岸基本完好,部分驳岸有2~3层的痕迹,反映了不同时期百姓对河道的修整乃至侵占的事实,这提醒我们采取更加细致的态度,分析原有河道的连续性、完整性,并对比史料,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根据老人对当时北市河的描述,与实地挖掘考证情况基本一致。这些都为水系的原真性修复提供了依据。

图13 宝善街考古河段示意及遗迹

宝善街目前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简约板式楼房,少数为清末或民国建筑,传统水乡的风貌并不明显,但却是一个时代的真实状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代水乡印记,与南市河、百间楼等历史街区共同彰显出小镇的历史厚度。

南市河分运河水入清风桥,称北市河,北经太平桥、盐店桥、栅桩桥,与西木行港及百间楼港交错,修复后的北市河与南市河贯为一体,长约2.23 km(核心区内),与保存完好的1.8 km頔塘运河形成一横一纵的“十字”城市骨架(见图14)。

图14 “十字”水系

其次是“申字”水系,“十字”的外围一环,北有百间楼港、西木行港,东南是皇御河,西部水系已填埋,即原来的永安港、西仓港、城濠。填埋的永安港目前是9 m宽的道路,西侧是近30年来建造的民房,规划建议拆除,这有利于城市主道路西移、永安港修复。修复的方法将与北市河相同,找到河岸基址,作为依据,使永安港成为古镇西北区通航的主河道;已经填埋的西仓港位于建设中的垂虹公园西侧,鉴于公园建筑布局,并不影响水系开挖;最难是城濠,历史上的西南护城河,由于泰安路的主交通及新建的晶街项目阻断了河道的连续性,近期修复的可能性不大,但作为规划,依然需要控制水系用地,以备长远发展;皇御河北段因宽度较窄无法满足通航,规划勾连了皇御河与仓潭,解决北接頔塘的难题。这样,修复的“申字”河道形成环状水网,相比目前仅满足水上游的“丁字”水系,“申字”水系是水城的主脉,目标指向破解车行交通带来的小镇宜居困局(见图15)。

图15 “申字”水系

再看马家港,是东部平行南市河的一条河流,北起頔塘故道,南达望津河,全长0.9 km。便民桥以北的马家港两岸,传统建筑肌理与风貌特征保护较好。而南部马家港,虽然历史资源不足,但仍有传统民居数栋,古桥一座,河埠与百年古树相伴,两岸树木生长茂盛,间杂着蔬果地,有市郊村落生机勃勃的水乡景象,是不同于中心市镇的另一种水乡体验(见图16)。马家港与南市河仅200 m之隔,两岸建筑密度较低,又在保护区外,是高密度古镇突围的主要方向,也是城市土地“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途径。重要的是,南市河高度居民的疏导能够实现就近安置,符合民众意愿。这种部分搬迁安置的方法有利于保持城市活力与快速再造,也是长远发展的保证。

图16 马家巷南段实景

古镇东南部的水系拓展,马家港延伸至石澥经望津河、凤凰河入南市河,又南下竹园港、黄家荡、虹映港,接南部主水脉简五塘,修复与贯通了东南部水系,形成了平行于南市河的又一城市主纵线,嬗变为城市东部的结构水系,使水城有了更大的拓展维度(见图17)。

图17 东部拓展水系

作为历史上消失的水系,如后河、栲栳湾、洗粉兜等,基本是被填埋的道路,原则上以有利于城市振兴为前提,尽可能加以修复,通过多个支流河道的勾连使整个古镇水网更加发达,与城市居民生活更加密切,真正形成江南水乡的当代水城(见图18)。

图18 其他支流水系

此外,南浔保存了众多古桥、古河埠,如通津桥、洪济桥,桥拱高达7 m余,南浔“十景”之“頔塘帆影”指的就是当年货船不下桅杆通过拱桥的情景(见图19),货船直出分水墩,销往上海,丝绸贸易盛况可见一斑;还有众多颇具特色的尽端河道,称之为“兜”,也是曾经的私家码头,足见当年水运之盛。这些特色遗存都将进入水系修复的视野,共同推进水城再造。

图19 “頔塘帆影”之洪济桥

2.3 水陆交通一体化构想

当南浔1.9 km2的水系修复形成“申字加一纵”的一个基本网状结构,构成古镇的城市架构,水路通达各区,双向通行,水上交通的规划便自然浮现。水上巴士,一种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足以增加旅客体验乐趣,也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历史保护区内计划修复的河道全长约8 km,假设电动船速8 km/h、全程设12个码头,要求满足每班次时距5 min(包括停泊),则单向正好投入船12艘,双向则需24艘;若留有余地,在高峰时段实行班次时间缩短一倍,即平均2.5 min一趟,48艘客船即可满足假设的需求;若每船平均20人,则每小时运量可达960人次,按每天7 h计,运力近7 000人次,超过小镇居民人数的1/3,理论上满足水上客运需求。而实际运力与船只数量,则完全可以根据届时的情况调整,并可用大小船平衡时段运量。

水运的实现可大大增加体验的乐趣,但要实现水运作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仍需最大限度地提供全方位便利。如在古镇重要节点增加公交换乘,并通达全区,再辅以微公交、公交自行车系统;同时,规划好院落式微公交停车库(见图20),充电、停车、租赁乃至换乘一体化,逐步形成居民与游客水上出行常态化;更进一步,古镇外围水上快运线,还将古镇与周边乡村连结成一个整体,将古镇与未来高铁站形成直达快线。这样,水上清洁能源巴士、换乘公交、租赁微公交、自行车,形成一卡通古镇公交系统。这将有效控制客车数量,减少道路规模,形成外环主路与渗透支路两级道路系统(见图21),尽量保持水系的独立完整。无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或是新水乡体验,都大有裨益。

图20 “院落式”微公交停车库

图21 车行交通规划示意

在水系的修复、河网贯通之后,水陆一体化的实施一定能通过运行优化,找到一种慢生活出行的选择,找回水生活的悠然乐趣。

2.4 振兴之其他策略

如果说水系修复确定了水乡古镇的城市空间骨架,推演出以“水街—街巷”线型空间为组织的城市肌理与空间特征,那么,水陆交通一体化将是疏通城市气脉、有机运行的重要举措,为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当代“水城”营造奠定了基础。

并行推进的还有历史遗产活化的“都市水乡”策略。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实际上,水系修复在确定城市主次街巷系统后,也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指定了路线与走向,接下来是古镇保护利用的“文脉延续”营造策略,既要防止新特色对文脉基因的覆盖,更要避免过于表面化复制成为肤浅的传统样式 “赝品”。当代性需要建立一种有“痕迹”的历史延续,并要求呈现城市活力,一种传统脉理与形式的新诠释。因此,具体落实将在 “院落社区”与“新浔式建筑”两个层面给予回应。

南浔作为儒商精神集中体现的文化重镇,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博小镇,在资源上是有绝对优势的,如以江南大宅门为背景,演绎高端文化产品的展示体验重地,推出系列文博活动,形成规模效应,或许称之为 “文博大观”策略。这种文博资源的当代性转化途径也是一种产业振兴策略。而后,还有“乡贤共建”策略,鼓励南浔企业家与民间投资,尝试一种乡村社会自治的痕迹,鼓励其以名仕乡贤的角色,共同参与魅力故乡再造,培育浔腔、浔韵与水系生活美学,找回价值认同的终极幸福感。

从城市架构确立到古镇活力营造,从新兴文博产业振兴到魅力故乡再造,4种策略各有所指,与此伴随的是营造营运的品质化策略,它们共同作用,勾勒出南浔这座江南当代水城作为慢生活典范的魅力前景。

三、结 语

水系的修复,形式上延续了传统水网结构及庭院街巷的城市肌理,实质上,指明了基础设施的路径与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开端,也是确保水乡特征延续的关键。以此为基础的都市生活配套与公共资源完善,将吸引新老南浔人的居住与从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场所与价值认同,形成新浔人的回归,保持宜居宜业的活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小镇,这是南浔古镇振兴的基本目标。“城乡营造的最大动机,就是重新发现、创造该城乡最引以自豪的特色”[1],当独一无二的当代“江南水城”体验叠合到厚厚的历史文脉中去,紧随而来的自然是旅游与观光的别开生面,一种居游两宜的“水晶晶”魅力小镇也将名至实归。

2021年6月23日, 《南浔日报》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宝善河(北市河)正式与南市河、頔塘故道贯通,一个 “十字水系”宣告回归 (见图22)。宝善河从1972年填埋至今日开通,时隔半个世纪,是南浔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意味着一个新水乡时代的开启。成稿之时的这个消息,像是对我们2018年完成的“南浔古镇城市复兴策略研究”的肯定与鼓励。而我们更希望的是,这一标志性事件能够成为更多江南水乡古镇水系修复与古镇振兴的开端。

图22 宝善街(北市河)水系

“小市千家聚水滨,轻舟日日往来频。桥从栅口分南北,南尽南新北北新。”[8]今天,这首诗描绘的似乎不止过往的南浔,更像在叙述一直更替着、生长着、生活着的未来水城——南浔。

猜你喜欢
南浔水乡水系
《莲花庄》《南浔古镇》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南浔,果真难寻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南浔颖园:小小园林尽显江南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