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摘要:对比单纯性牙周治疗与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1-60号),选择其中单数号为对照组,双数号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牙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选择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结石和平均附着丧失。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平均附着丧失分别为(64.15±1.24)、(1.13±0.30)、(3.85±0.06)和(4.24±0.25),高于对照组的(43.34±1.03)、(0.89±0.28)、(3.36±0.04)和(3.41±0.27),差异均显著(t=12.361, 6.417, 4.396, 5.439, P<0.05)。结论 对于牙周病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在各项指数改善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性牙周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周病,正畸联合治疗,应用效果,对比
牙周类疾病作为人类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牙周病的综合性治疗,面对越来越广大的牙周病群体和越来越严峻的治疗牙周病的形势,牙周病的综合性治疗这一概念必须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以期经治疗后能够达到消除牙周病变、维持牙齿的功能、尽可能满足美观和舒适的要求以及终生拥有自己的牙齿的总体治疗目标。现本论文就针对以牙周基础治疗以及牙周治疗正畸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牙周病临床处理的疗效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综合数据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1-60号),选择其中单数号为对照组,双数号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6-59岁,平均(42.3±10.4)岁。研究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7-56岁,平均(41,8±9.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牙周治疗,包括控制菌斑,进行牙周龈上龈下刮治,调整咬颌,牙周上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研究组单纯性牙周治疗的基础上,于牙周炎得到基本控制,进入一般静止期后进行正畸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结石和平均附着丧失。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资料类型分别采用(x±s)和%表示,根据不同检验目的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法,以P<0.05为显著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平均附着丧失分别为(64.15±1.24)、(1.13±0.30)、(3.85±0.06)和(4.24±0.25),高于对照组的(43.34±1.03)、(0.89±0.28)、(3.36±0.04)和(3.41±0.27),差异均显著(t=12.361, 6.417, 4.396, 5.439, P<0.05)。
3 讨论
牙周疾病是菌斑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它的主要症状为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并可引起咬合创伤使牙齿移位。严重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引发牙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情况,导致牙齿附着度降低,还会引发患者的牙齿丧失。這对牙周病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较为普遍使用的治疗牙周病的方式以单纯性牙周治疗为主,长期大量的临床实验表明,大多数牙周病患者在接受专业化的单纯性牙周治疗后,牙龈炎症可以得到控制,牙龈萎缩状况中止,附着丧失情况好转,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牙周病继续发展,但是也存在对一些情况更为复杂病程更为长久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情况。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是在单纯性牙周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矫正因牙周组织病变而引起的失常的牙列情况,恢复其功能的一种牙周病治疗方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恢复因牙周病而造成的牙齿移位,关闭因牙周病造成的牙齿间隙,提高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患者面容,恢复正常的咬颌以及唇线关系,对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有重要帮助。其中,正畸治疗应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后进行,一般应在牙周治疗完成后1-3个月酌情开始,正畸治疗中应进行牙周监控,并且贯穿于正畸治疗的整个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在单纯治疗中联合牙周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健康指数,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中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牙槽骨的骨密度。因此,在进行正畸治疗前,我们应该对患者进行详
细的CBCT检查,以判断该患者是否符合正畸治疗的条件,并做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方案。从本研究来看,对照组患者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平均附着丧失分别为(64.15±1.24)、(1.13±0.30)、(3.85±0.06)和(4.24±0.25),高于对照组的(43.34±1.03)、(0.89±0.28)、(3.36±0.04)和(3.41±0.27),差异均显著(t=12.361, 6.417, 4.396, 5.439, P<0.05),与目前主流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总而言之,对于牙周病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在各项指数改善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性牙周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茜.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0):112-114.
[2]李曼.超强纤维带固定+牙周正畸对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7):49.
[3]吴欣帆,谭兆莲,陈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4):607-609.
(广西贺州广济医院 广西贺州 5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