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是一种自然保护的主动战略,是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环境教育是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女性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的沟通协调、柔情和善、耐心细腻、敬业奉献、学习感知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这些优势在保护区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女性;性别优势;环境教育;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在格鲁吉斯第比利斯第一次部长级环境教育会议上正式定义的。其目的旨在促进整个人类的环境忧患,同时增加人类解决现有环境问题,抑制新的环境问题出现的知识、能力、技术、态度和动机的过程。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不同背景的受教育对象提供自然保护区的基本信息,使他们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及组成环境的生物、地理和社会文化、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得到有关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和价值,知晓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利于有效地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促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对象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保护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公众、到保护区开展活动的其他人员。针对保护区内和周边社区的村民的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大自然造就了男女两性,在赋予两性不同的构造和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两性各自不同的性别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性别角色特征,使女性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性别优势。如果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环境教育方面发挥她们自身的特殊优势和潜能,完全可以取得超出想象的效果。
1.研究区域概况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沧源片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境内,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分布有1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6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我国除西双版纳、普洱市以外亚洲象的另一个分布区,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环境教育是实现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保护区周边社区居住着佤、拉祜、汉、傣、傈僳等民族,总人口约8194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4736人,占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沧源片区5乡镇总人口的91.2%,其中佤族占61.5%。勐来乡、班洪乡和班老乡的佤族人口比例在90%以上,是佤族在沧源县的主要聚居区。
2.女性的优势
2.1沟通协调优势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和社会学者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相关调查都表明,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优于男性,她们吐字清晰,声音动听,口齿伶俐,善于言辞。同时,女性的本性同活泼的气质最相适应,她们性格随和,平易近人,举止文雅,温和可亲,富有朝气。因此,在沟通协调能力方面,比男性有着明显的优势,女性更具有现场气氛的渲染和把握能力。在保护区周边环境教育领域,女性已经成为一个亮丽而且优秀的群体,她们有着独特的性别优势,在在整个的环境教育活动中,女性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禀赋优势,扬性别之所长, 用先天之所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在环境教育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善于沟通,良好的沟通效果往往会使人很快在工作中打开局面,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欢迎,而不善于沟通、沟通不畅则经常会让人感到举步维艰,制约公众踊跃参与,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建立伊始,就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结合保护区建设和巡护、周边社区扶贫、森林消防等工作,专项执法行动、特定节日、科技一条街、集市等活动和场所,开展了很多环境教育活动。但从总体看,存在着缺乏广泛参与的问题,村民参与的程度低,农村妇女接受教育的面更是狭窄。这与保护区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有男性实施,缺乏与受教育者的沟通有很大关系。
佤族妇女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者,她们承担着采集野菜野果、饲料和药材以及放牧等活动,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有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同时她们是子女的教育者,她们的行为影响着其他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所以是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印度妇女教育家卡鲁纳卡兰曾经说过:“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是几代人”,但由于受佤族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和对妇女的歧视,使其在宗教祭祀、集会、歌舞、日常交往礼节等社会生活中,学到了必须要遵守的禁忌,这些禁忌在佤族妇女成长经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限制她们参加一些宗教和社会活动,特别是一些由男性主持或主导的活动,所以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只能通过平等的互相交流式的促膝谈心,解疑释惑,才可能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女性善于言辞,温和可亲而容易接近,沟通能力强于男性,更具有感召力和感染力,使她们在对村民的环境教育中能够彰显沟通和协调的优势,能吸引跟多的公众参与和接受环境教育。
2.2柔情和善优势
据波士顿东北大学心理学家丁·霍尔观察,女性比男性微笑和开怀大笑的时候多。女性对非语言的暗示方面(如:面部表情、体势语言以及声调的变化等)的把握比男性更准确,为此,女性比男性存在更多社交方面的优势,女性更多以婉转地表示异议,所以比男性更注重合作性和群体性。研究发现,女性在情感的感知和表达方面,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感受到男性所不能感受的东西,对事物的观察更为细致、敏锐、准确。专家们认为这是女性先天赋有的特性,其原因和女性哺育孩子的过程有关,在孩子降临人间一直到会说话的一年多时间内,母親就是靠观察来体察和满足婴儿的需要。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女性善解人意、耐心细致的天性。也正因为这种母性本能, 女性多情感丰富,心地善良,富于爱心,在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中,表现出让对方钦佩、赞赏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从而展现其非凡的亲和力。
南滚河保护区周边佤族群众由于长期受外族的欺压和历史上“砍头祭谷”习俗的影响,对外来人员通常存有戒心。加之保护区的建立占去了一些社区的土地,保护区的严格管理又限制了他们对野生资源的利用,而保护区管理部门不能对周边社区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公众对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存有抵触情绪,对保护区管理人员存有不合作态度。加之男性在开展环境教育时,不是趾高气扬,就是以权威型和命令型的形象出现,令受教育者极其反感,教育活动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女性在语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用于礼貌,谈吐文雅,语调优美,待人和蔼友善,善于诱导和沟通,这种内在的情感优势、自然流露的母性慈爱,往往在处理人际矛盾和冲突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她们更容易亲近她们的工作对象,更容易在工作中创设健康和谐、信任合作的温情氛围,也使她们比较容易获得受教育对象的欢迎,从而使环境教育工作更有成效。同时,女性情感细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可通过察言观色,判读教育对象的意愿和需求,在处理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时,更富有人情味,而这正是环境教育所应该具有的情感基础。俗话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佤族有句属语也说道“父亲之言系在帽沿上,母亲之言藏在心底里”,女性在与受教育对象沟通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种包含关爱和亲善的方式,更容易打破与受教育对象之间的壁垒,更能得到受教育对象的理解和接受,使受教育对象在特定的氛围和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内化环境教育的内容。
2.3耐心细腻优势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女人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忍耐力,女人的身体脂肪量大,抗饥饿能力高于男性。女性拥有更强的生命力,研究表明:女性的新陈代谢率比男性低,消耗的热量更少,同时女性血液中的雌性激素含量可能对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从而使女性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具有男性所无法比拟的忍耐力,这就是为什么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女性往往能够吃苦耐劳的原因。
美国佐治亚州教育中心心理学博士门得尔松在经过大量调查后得出结论: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更难得的优良个性品质, 如:善于思考问题、耐心更好、坚持性强、作风民主等等。纵然,对于从事环境教育工作者来说, 男性工作者自然有他们独特的地方,但是女性一些独特的个性品质,使她们在开展这项工作方面具有比男性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并在环境教育工作中形成有别于男性的工作风格。
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在沧源佤族地區创造性地采取了“直接过渡”的方式,即由原来的不同发育层次的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保护区周边大多数社区在解放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班洪乡解放初期建立了土司制度,班老乡根据中缅两国政府签定了《中缅边界议定书》,1960年才归回中国,当时还处于部落王制度。总体上看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发育程度不是太高,虽然解放后,党和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帮助这一代的佤族等少数民族改善了落后的社会和经济面貌。佤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和学校教育,青少年的教育只能在家庭和村寨内,以言传身教的形式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的教育已经从传统教育方式逐步转型到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但由于基础较差,佤族村民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有限,给环境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要求保护区管理部门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厌其烦的反复开展各种宣教活动。女性具有耐心、坚韧的特性,以及相对平和、细腻的性格,最适合承担该项工作。一方面, 女性一般比较“愿意说”、“喜欢说”,对受教育对象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论是群体性的还是个别人的,她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开展说服教育,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另一方面, 女性比较“善于说”,她们往往能把深奥的道理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清楚明白,浅显易懂。而且她们讲话时一般都能做到态度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悦耳动听,通过平等的互相交流式的促膝谈心、解疑释惑,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时,她们能创造出受教育者听得明白而且比较愿意听的最佳状态。
另外,女性不论做事还是考虑问题比较周密细致,在环境教育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教育材料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更周到、更符合社区和受教育对象的实际和口味,使环境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2.4敬业奉献优势
女性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婚姻家庭的核心。女性因其不同于男性的生理构造,而承载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大使命,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绵延,生儿育女的责任始终紧随着女性的成长。当前,在绝大多数家庭中,女性还要担负起繁重的家务劳动,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照顾老人的任务也很艰巨。这种女性特有的对家庭的责任心,用于工作中就表现为认真负责,敬业奉公,身体力行,注意力集中,观察能力强,能在单调、机械、繁杂的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差错率低,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对具体事务做到百分百的投入。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企业管理者,女性在自己的岗位上比男性更有责任心,《中国女企业家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女企业家们比她们的男性同行更加任劳任怨。
保护区沧源片区地处以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从保护区边界开始外延5km范围内的周边社区涉及沧源县的勐角乡、班洪乡、班老乡、勐来乡、勐董镇5个乡(镇),25个村委会(含居委会),188个自然村。保护区周边村民人多、面广、分散,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难点。很多时候需要走村串户,广交朋友,和受教育者打成一片,与他们的交流应具有针对性、教育性、科学性、通俗性和艺术性,认真听取他们保护区的要求、意见、建议,争取得到群众的信任,扩大宣传教育的战果。社区环境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复杂琐碎、随机性强,要出色完成任务,需要环境教育工作者具有超强的责任心、无私的敬业精神,而女性比男性更具备这方面的潜质和优势。
2.5学习感知优势
女性的学习优势在于其自身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就是女性内在的、基本的、综合性的条件,它包括智力的、心里的、生理的诸多因素。首先,女性具有感觉结构优势,生理学研究表明,女性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充分发挥女性的感觉优势,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女性具有观察力和注意力方面的优势,女性与男性相比感知事物更加细致,这种优势能够促使女性准确、快捷地把握事物的细节,能在一般知识和众多问题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女性具有注意力方面的优势,女性多以注意具体人和事见长,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更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再次,女性具有记忆力方面的优势,女性擅长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切记忆量、记忆面比男性广,短时记忆好;最后,女性具有思维力方面的优势,女性思维力的特点表现为鲜明性、生动性、直接性,因此,其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优于男性,并乐于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以实践活动中。以上特质,为女性自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内容因受教育对象的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保护区自身的价值、野生动植物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科普知识等,具体内容包罗万象。特别是在现代科学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月新日异的时代,要求环境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跟上环境教育的新形势,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女性既有强烈的事业心,又有不甘示弱的好胜心,希望自己的个性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更善于与时俱进,上进心强,危机意识强,有不断学习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在感知、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方面优于男性。另外,为了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使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在活动中必须利用佤族传统文化和知识,这些文化和知识大部分需要从佤族公众中获得,女性工作者善于沟通、为人谦和、善于学习和感知的有点,能够很快获得公众的信任并获得自己所想得到的东西。
3.结语
在任何社会文化中,“男强女弱”似乎是一个恒常的观念和现象。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许多领域中,女性善于运用性别优势,发挥自身的潜能,克服自身的劣势,就能取得惊人的成绩。在如今男女平等的时代,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里有很多女性职工,体能的差异是男女之间无法克服的差异,是两性间不可逾越的障碍,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能像男同事一样长时间在野外开展巡护和科研活动,保护区管理部门的领导应该充分发挥女性职工的优势,安排适合女性的工作。在保护区环境教育工作中,女性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禀赋优势,扬性别之所长,用先天之所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栾晓峰主编.自然保护区管理教程 [M].北京:林业出版社,2011.
[2]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教育[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2.
[3]禹燕.女性人类学 [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4]桑希君.女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探析[J].探索.2008(3):144-146.
[5]李永杰.影响南滚言可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的因素[J]. 社会与林业.1999(4):12-13.
[6] 赵永梅. 沧源社区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西部林业科学.2015(增刊):98-108.
[7]罗慧兰. 女性性别优势与管理风格[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47):40-43.
[8] 杨飏,肖鹂. 论图书馆女性优势及潜能的发掘[J]. 湖北科技学院院报.2013,33(3):164-165.
[9] 李洁.社会变迁中佤族妇女地位作用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2(2):60-65.
[10]赵富荣. 佤族教育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05,16(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