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燕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德育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德育已成为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家庭也是影响小学生德育的关键因素,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全方面的素质发展,实现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文章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家校联合德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学校联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主要在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中,不要光单靠学校方面教育,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直接管理人、往往偏重于校内或课堂,而忽视与学生生活的聯系,是一种较为封闭的德育教育理念。其中,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因素,由于德育方法不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培养德育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建议
1、转变德育理念
明确德育目标和内容“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转变落后观念,重视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落到实处。除明确德育目标外,班主任还应全面解小学阶段德育内容。具体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自觉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只有明确了这些德育目标以及它的内涵,才能使得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有目的家校沟通
想要有效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家校之间要有个好的沟通。作为家校沟通的渠道和纽带,小学班主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学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方面地了解学生,进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策略,合力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校长要和家长进行沟通,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首先,要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学校的重视。第二,教师在与家长讨论的过程中,要着重谈谈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小学班主任要选择沟通时间和沟通地点。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家访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而在交流中,家长可以谈论自己孩子的现状,班主任可以谈到对孩子的期望,在共同期望下为学生做适当的计划。除做好学生沟通工作外,小学班主任还应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家上学,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形成。可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工作,让不同的家长交流教育心得,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指导和帮助,以此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在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工作,但要保证在指导的过程中,不要过于强势而让家长产生反感,要做好参与协调工作。家教的优质开展无疑使班主任工作更好地开展。因此,现代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以家长参与为主,以合理的沟通方式、合作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塑造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家庭因素,让小学生将德育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家长的监督下,共同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教师也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使学生在家或在学校里接受正确引导,共同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如:教师在小学德育班教学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勤劳的美德,课后教师可与家长沟通,让小学生在家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从而培养他们自立的能力,并在告诉家长要着重于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
4、从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着手
良好的教育理念能给学生带来无穷财富,人生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源于观念的落后。父母的陈腐观念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格格不入,此时的班主任应懂得加强家校合作,利用家长会或家访活动,向家长传输德育的特殊性,帮助每一位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强调“陪伴”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小非常需要对家庭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因其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都离不开父母的亲密情感交流,以及他们在语言模仿、性格塑造等方面的个体教育。「陪伴」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与关爱,让孩子体会依靠父母的爱,减少子女在学习、生活上的焦虑,提升子女的安全感。第二,强调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它的收益无法与任何其它事业、企业的收益相提并论。相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家校合作的第一要务,只有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地成长
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达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榜样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家校合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以上通过对家校合作下小学德育班主任德育课程的构建进行分析,意在为小学生德育课的建设提供参考,并为小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娜.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提升研究——以广州市QG小学为例[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9.
[2]梁写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学周刊,2020(06).
[3]仲琳琳.论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21):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