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物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旧的教学理念已经过时,有必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来实施教学。体验式教学具有体验性的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感知和体验,促进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大部分初中物理以形成性知識为主,但在传统的观念和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独立和个人的体验,无法探究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然难以实现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深度参与物理教学。
一、创设情境体验,培养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猜想。但是,由于对原理没有系统深入的理解,学生会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继续思考、讨论和回答课堂经验。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而且使学生能够将他们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现象。比如,学习《汽化与液化》物理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化液化的现象、原理和本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自由想象和思考。物理学习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你们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开水后水蒸气的出现?原因是什么?”很明显,水烧开后,水变成了水蒸气,但是当盖子打开时,盖子里面会有很多水滴,这又是为什么呢?”老师提问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这样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问题。将生活情境例题融入物理课堂,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学生更渴望理解物理原理,既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展示实验经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演示实验体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或学生配合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与记忆物理中的检查原则相比,实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愿意探索和深入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演示,学生可以直接观察、思考和记忆。比如,《压强》物理内容。教师利用现实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注意,老师先拿出两打鸡蛋,带领学生想象:“同学们,现在我手里有一个鸡蛋。我先问你,你觉得这个鸡蛋易碎吗?如果我用脚踩上去,鸡蛋会怎么样?”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会认为鸡蛋是易碎的,踩上去会被压碎。之后,老师把二十几个鸡蛋放在地上,让其中一个学生做示范。在学生踩到鸡蛋之前,所有的学生都会盯着看,认为鸡蛋会被压碎。然而,当学生们站在鸡蛋上时,其余的学生发出了惊讶的声音,这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学生说鸡蛋为什么不压碎。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更愿意接受知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对加入课堂学习有更高的热情。
三、开展在互动学习,加深学生体验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来加深学生的体验。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理论说教的模式,让学生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不断的讨论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符合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对加深学生的知识体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物体的下沉和漂浮”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参与。如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为什么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有不同的悬浮状态。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探究,可以更有效地加深学生的体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学习《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组织学生亲自观察成像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进行互动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介绍教材,收集相关实验数据,亲自操作。在互动合作中,学生全面掌握这一段知识,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四、动手生产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动手制作体验是教师在教学中学习相应的物理知识和原理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小发明和小物件的一种方式。对于教学目标来说,就是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了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例如,老师可以通过从网上搜集和查阅资料,找出一些适合初中生的制作内容。以学习《光的折射-透镜》的教学为例。为了保证动手制作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比如自制潜望镜,老师给学生分发纸盒、镜子、刀具、尺子等道具制作潜望镜。然后,老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自愿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结束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体验理念,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演示实验体验、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物理体验中学习物理,培养物理综合能力。这样,学生既摆脱了低效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能够生动地记忆和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在不断的应用中保持物理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胜硕,袁枫,王继红.体验式教学的发展及其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05)
[2]俞卫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
[3]汤建娣.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