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艳 钟运标 李佳茵
本文通过对10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冷暴力问卷调查,运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校园冷暴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主效应上,校园冷暴力在不同性别、年级、教养方式、文理科、人际关系、手机支配上差异显著;独生与否、生活区域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影响校园冷暴力发生的个体因素有:人际关系、手机支配、教养方式、性别、文理分科等。
大学生;冷暴力;影响因素
冷暴力就是一种精神虐待,法国医学博士玛丽-佛朗斯·伊里戈扬在其著作《冷暴力》中首次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一概念。在伊里戈扬看来,精神虐待危害极大,“通过精神虐待,一个人真的可能毁掉另外一个人,将之称为‘精神谋杀’也不为过”。伊里戈扬通过大量的生活案例的展现,让我们看到冷暴力的发生无需通过现实中的肢体暴力,而是靠日复一日地对某一特定对象贬低、羞辱、嘲讽、排挤,而造成心理创伤。心理创伤是难以用标准去衡量的无形伤害,往往无法完全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亲子关系、配偶关系,还是职场或学校都有可能发生冷暴力的行为。校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冷暴力的发生率以及校园冷暴力危害都不容小觑。相对于大学生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而言,冷暴力作为一种精神虐待,具有隐蔽性、延迟性的特点,这在校园暴力犯罪及其他校园暴力事件的形成中存在一定联系,所造成的心灵创伤甚至伴随学生一生,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校园冷暴力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研究无论对高校还是对社会各界都非常必要。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部分采用传统统计、计量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研究工具:本次调查工具为研究者自编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冷暴力发生现状调查问卷。以“您身上校园冷暴力的发生情况”(即校园冷静暴力的发生频度)为效标变量,从“从未发生”到“总是发生”分为5个等级。
本次问卷在抽样框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调查面向某高校采用随机抽样网上调查的方法,共收回问卷1044份,有效问卷1044份,样本学生男生331人,女生713人;一年级431人,二年级265人,三年级187人,四年级161人。数据统计用spss18.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
(一)不同背景学生冷暴力发生的差异分析
以校园冷暴力的发生频度作为因变量,将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来自地区、教养方式、文理科、人际关系、情绪控制、手机支配等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效应上,校园冷暴力在不同性别、年级、教养方式、文理科、人际关系、手机支配、有差异且显著,独生与否、生活区域、情绪控制等差异不显著,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1.校园冷暴力的发生,性别差异显著
F=8.667,P<0.01,男生(`X=3.319)显著高于女生(`X=3.137)不同年级差异显著,F=2.953,P<0.05,冷暴力的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二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四年级,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主要是二年级与一年级、四年级之间差异显著。
2.在家庭教养方式上,校园冷暴力的发生频度有显著差异
F=3.104,P<0.05,发生冷暴力的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分歧、溺爱、冷漠、民主、专制;其中分歧和溺爱教养方式冷暴力发生的较多,专制和民主的家庭频度较低,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分歧、溺爱分别与民主、专制的教养方式差异显著。
3.不同文理科的学生,校园冷暴力的发生频度亦有显著差异
F=8.826,P<0.001,文科(`X=3.312),理科(`X=3.144);自我感知人际关系不同的学生在冷暴力发生的频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F=6.237,P<0.001;同时,手机支配程度不同的学生,校园冷暴力的发生上差异显著,F=3.617,p<0.05。
(二)學生背景特征与冷暴力发生频度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学生背景特征与冷暴力发生频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就个人特征而言,学生性别与冷暴力发生频度存在显著相关。从相关系数来看,男生发生冷暴力频度要高于女生,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上述差异分析的结果;就学生就读特征而言,学生高中文理、所在年级与冷暴力的发生没有相关关系。这与差异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出入,有待进一步回归分析检验。
就家庭背景而言,生源地、是否独生与冷暴力发生没有相关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就个体行为、心理特征而言,教养方式、情绪控制、人际关系、手机支配与冷暴力发生频度存在显著相关。相比于就读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个体的行为心理特征更多的与冷暴力的发生相关。
(三)学生冷暴力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差异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用性别、年级、教养方式、文理科、交往能力、独生与否、生活区域、手机支配、情绪控制等作为预测变量,冷暴力发生频度作为效标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到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5个,依次为:人际关系、手机支配、教养方式、性别、文理分科。
如表3所示,多元相关系数累积为0.231,其联合解释变异为0.054,亦即表中五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冷暴力发生5.4%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人际关系”层面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2.1%,其余四个变量的联合预测力达3.3%。
本研究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冷暴力发生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发现冷暴力的发生在性别、年级、教养方式、文理科、人际关系等因素上有差异,进入到回归方程的有人际关系、手机支配、教养方式、性别、文理分科等。
就个人性别差异而言,男生发生冷暴力的频度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人们的一贯看法,生活中人们更多的认为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发生冷暴力,认为男生在解决人际冲突时较女生更容易采取“面红耳赤,拳脚相向”的肢体暴力行为。而该调查表明,男生较女生身上更多的发生冷暴力。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理性、并且具有较高法律意识的群体,在理性程度上,男生较女生更加突出,在解决冲突的时候,男生也会尽可能的规避显性的肢体暴力行为,更愿意采取一种看似更加“文明”的冷暴力的处理矛盾。另一个可能的原因,这可能跟语言沟通能力有关,因为冷暴力的发生一般没有明显公开的冲突,很难被周围人察觉,其伤害和痛苦只有受害人本身可以感知,受虐者虽然知道自己煎熬,却很难描述自己所遭受的暴力。在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上,男生与女生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不善于用语言准确的表达与沟通,但更多的感受到了冷暴力。该研究结果提醒我们,男生群体在校园冷暴力问题上应被得到重视。男生较女生发生冷暴力的频度更高是否普遍存在,男生更多是扮演施暴者还是受暴者,这有待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就个体就读特征而言,不同的年级学生其冷暴力发生频度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冷暴力发生频度最高,其次是三年级,最低的是四年级。较之一年级,二年级冷暴力发生明显增加,随后逐年递减,到四年级最低。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矛盾不突出。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到了二年级,不良的人际关系慢慢凸显,学生更加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冷暴力来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处理经验的丰富,学生能够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取代冷暴力处理好人际冲突,加之四年级大多在外实习,见面机会比较少,矛盾冲突相应减少,造成了从二年级到四年级,冷暴力发生递减的趋势。由此看來一年级是人际关系引导的黄金时间,对于高校而言把握好这个时间做好一系列教育和引导,将大大降低校园冷暴力的发生。另外,文科学生冷暴力的发生情况高于理科生。这可能与文理科的学科性质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关系。徐唯在对文、理科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中,采用多种纬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文科大学生在逃避、压抑、幻想、抱怨、退缩的情况多于理科大学生。学科思维有所不同,多数人认为理科学生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表现得更加理性;而文科生更加倾向用主观感受去评价人物,以意义去评价事件,思维上更加感性。认识协调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行为,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理论,对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加以引导,更好的处理好人际交往的矛盾,减少冷暴力的发生,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就个体家庭背景特征而言,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冷暴力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歧和溺爱的教养方式下培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冷暴力,专制和民主的教养方式,孩子更少冷暴力发生。在分歧和溺爱的教养方式下,分歧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左右为难,溺爱的父母通常是讨好型的低姿态的对待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可以为他做好一切事情,这两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通常会缺乏规则意识,独立性差;加之受到溺爱和保护,往往自尊心比较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比较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所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我们预期的民主家庭培养的孩子较少发生冷暴力,研究发现专制的家庭,孩子冷暴力现象最少。可能是在专制的成长环境下,孩子更多的培养了顺从、依赖的行为方式,更少出现冷暴力的对抗行为,也有可能是因为在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下,家长权威性强,给了孩子较好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亦或是被调查者有更高的民主意识,自评家庭教养专制,而这种情况可能恰恰说明成长环境的民主氛围,因此出现了这一结果。我们倡导民主且具有权威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独立成熟的人格,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就个体行为、心理特征而言,在回归分析结果中,人际关系和手机支配情况都较大程度影响着冷暴力的发生频度。手机支配与人际关系有一定的联系。有研究表明,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在沟通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高手机依赖者在沟通技能、沟通认识、沟通倾向方面均低于手机依赖倾向的人。信息时代社交软件和智能手机造就了一批“低头族”,学生习惯了隔着屏幕的交友方式,忽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网络的频繁使用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以及倾听他人的能力降低。社交能力的降低减少了学生通过沟通解决矛盾冲突的可能性,这很有可能间接促成冷暴力现象的发生。因此,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学者陈木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非暴力沟通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能显著改善学生总体人际关系水平的,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好“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操场”的“三走”活动,使学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通过开展非暴力沟通、沟通能力提升的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尤其是抓住关键时间点将有效措施广泛运用于一年级学生群体中,那么在二年级乃至整个大学期间发生冷暴力的情况或许将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教养方式、情绪控制、人际关系、手机支配与冷暴力发生频度存在显著相关。相比于就读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个体的行为心理特征更多的与冷暴力的发生相关。在预防冷暴力的教育和引导中,遵从关注当下、积极导向、未来导向的教育原则,教育者要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到孩子心理、行为的培养上,调动孩子内在成长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内归因,在自身心理、行为的养成上下功夫。
影响校园冷暴力发生的个体因素有:人际关系、手机支配、教养方式、性别、文理分科等,青少年自身要认识到校园冷暴力的危害,避免施暴或陷入受暴的漩涡;家长注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民主、权威的教养方式,同时引导孩子合理的利用手机,避免对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学校需要针对男女生的不同情况、学科思维的不同特点,利用好大学生大一初探期、二三年级定向期和提升期、毕业冲刺期等不同阶段,做好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引导和培养;社会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青少年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预防校园冷暴力的发生。
[1](法)玛丽-佛朗斯·伊里戈扬.冷暴力[M].顾淑馨,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
[2]白晓玲,贾辉.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对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24(02):33-36.
[3]马方圆,王晓英.大学生“冷暴力”的成因及组织管理措施[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6):453.
[4]徐唯.高师院校文理科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2):1817-1822.
[5]李亚萍,于文霞.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科技资讯,2018,18:207-208.
[6]陈木阳.非暴力沟通心理辅导活动课改善高一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杨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