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贵亮
[摘要]文章以《化學分析计量》2020年部分论文及作者原稿为样本,以GB/T 7714—2015为依据,对参考文献著录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主要责任者著录不规范,标识符号使用错误,期刊的年、卷、期、页码缺失,出版地、出版者缺失和错误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编辑实践,通过典型案例,文章探讨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明确正确的著录方式。只有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标准化意识,才能提高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关键词]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正确地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不仅是作者严谨、科学治学态度的体现,而且反映了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是学术期刊规范化程度及整体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为其他学者追溯相关文献提供了完整、有效的查找路径。GB/T 7714—2015[1]对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著录格式等均做了详细规定,虽然相关专家及编辑同仁对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进行了探讨,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参考文献著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以《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部分论文及作者原稿为样本,以GB/T 7714—2015为依据,对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标识符号,期刊文献年、卷、期、页码及出版项著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供作者及编辑同仁参考借鉴,以期进一步提高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化水平。
一、主要责任者
主要责任者是必备的著录项目,包括著者、编者、专利申请者或专利所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一)主要责任者姓名顺序错误
例1:Maxim M. Trubyanov,Georgy M.Mochalov,Ilya V.Vorotyntsev,et al.An improved back-flush-to-vent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permanent gases and carbon dioxide in ultra-high purity ammonia[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6(1447):129-134.
例2:Yikai Shou, Yilu Huang, Xiaozheng Zhu,et al.A review of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s between ambient PM2.5 expos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19(174):344-352.
例3:唐倩,谭韬,刘应杰,等.毛细管电泳对水体中多类抗生素的同时分离检测[J].重庆医学,2018(35):4 530-4 533.
GB/T 7714—2015规定,在参考文献表中,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姓全部大写,但名可以缩写,其后省略缩写点,名与名间间隔一个字符。由于欧美习惯的姓名顺序为名前姓后,且部分作者甚至编辑不了解参考文献表中应采用“姓前名后”的规则,所以常常把主要责任者姓与名顺序颠倒,即把名当作姓、姓当作名进行著录。例1即为典型错例,其中著者的姓分别为“Trubyanov”“Mochalov”“Vorotyntsev”。例1中著者在中文期刊中的规范著录方式应为 “TRUBYANOV M M, MOCHALOV G M,VOROTYNTSEV I V,et al.”。
例2为中国学者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多数国外期刊对中国人姓名也采用与欧美人名一致的著录规则,即名在前、姓在后的著录方式。当中文期刊引用中国学者发表在国外期刊的论文时,应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可缩写且取每个字拼音的首字母。例2中著者在中文期刊的规范著录方式应为 “SHOU Y K,HUANG Y L,ZHU X Z,et al.”。
例3的各项信息齐全,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经笔者核实发现,该文共有5位主要责任者,第一责任者是谭韬,按标准规定著录前3位作者,应为“谭韬,刘应杰,唐倩,等.”,例3的主要责任者著录显然是错误的,有失对主要责任者的尊重,影响该著录的作者及期刊的学术声誉。
(二)主要责任者姓名字母书写不规范
例4:Xie Y Q,Zhang X,Tian Z Y,et al.Preexposure to PM2.5 exacerbates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associated with Th17 cel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4):3 837-3 845.
例5:XIONG C,WU H,WEI P,et al.Potent angiogenic inhibition effects of deacetylated chitohexaose separated from chitooligosaccharides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vitro[J].Carbohydrate Research,2009(15):1 975-1 983.
例6:Rong-Chang Zeng,Yan Hu,Shao-Kang Guan,et al.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 AZ31:The influence of bicarbonate,sulphate,hydrogen phosphate and dihydrogen phosphate ions in saline solution[J].Corrosion Science,2014(86):171-182.
为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又便于读者快捷、正确地分辨著者的姓和名,GB/T 7714—2015要求,采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姓全部大写,名可以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然而笔者在处理稿件时,经常发现姓的字母没采用全部大写的不规范现象。例4中主要责任者规范的著录方式应为“XIE Y Q,ZHANG X,TIAN Z Y,et al.”。
例5主要责任者是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缩写,著录要素齐全,著录方式也没有问题。但笔者建议最好核实一下原始文献,多数是引用者在著录文献时省掉了名的后半部分。经查询,例5中主要责任者是“Xiong Chuannan, Wu Haige,Wei Peng”,其规范著录方式应为“XIONG C N,WU H G,WEI P, et al.”。
目前,不少作者在著录中国双名著者时加“-”,如例6中“Rong-Chang Zeng,Yan Hu,Shao-Kang Guan,et al.”,也有的作者将双名分开写,如Zeng Rong chang。从GB/T 7714—2005给出的示例来看,提倡将姓氏和名分开写,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的开头均用大写字母,则例6中著者的规范著录方式应为“ZENG Rongchang,HU Yan,GUAN Shaokang,et al.”或“ZENG R C,HU Y,GUAN S K, et al.”。
(三)主要责任者人数著录错误
部分作者对主要责任者的著录不甚了解,有的文章只著第一位作者,有的文章无论有多少作者都全部著录。GB/T 7714—2015规定,主要责任者少于或等于3人的,人名全部原样著录,人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主要责任者超过3人的,前3人原样著录,在最后一个人名后加“,等”。
二、标识符号
GB/T 7714—2005规定了参考文献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其中“.”“:”“,”“;”“//”是作为前置符号的项目标识符;“()”“[]”“/”“-”为内容识别符。笔者在编辑稿件时发现,“:”“()”“[]”“-”“//”“,”错误使用频次较高。
(一)未采用或误用“:”
例7:尹明,李家熙.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M].4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624-625.
例8:《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委会.《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二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323-324.
例9:王秀文,赵静,董承健,等.木材类Klason法木质素的结构表征及其热解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4):782-786.
GB/T 7714—2015规定,“:”为其他命题信息前的标识符号。其他命题信息包括副题名,说明题名的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等。例7中“第三分册”是专著的册次,例8中“第二卷”是专著的卷次,均属于其他命题信息范畴,所以其前置符号应为“:”,正确著录方式分别为:“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M].”“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二卷[M].”。
例9是把“自然科学版”当作副题名,误用了“:”。在GB/T 7714—2005[2]中,刊名中的“某某版”作为副题名,属于其他命题信息,其前置符号为“:”,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但在GB/T 7714—2015不再把“某某版”视为其他命题信息,而是将其作为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给出了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据此,例9中刊名“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改为:“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二)混淆“()”“[]”
例10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的公告[EB/OL].(2020-07-01).http://www.mee.gov.cn/gkml/hbb/bgg/201712/t20171229_428832.htm.
GB/T 7714—2015規定,“()”用于电子资源的更新或修改日期,“[]”用于电子资源的引用日期。更新或修改日期是有则必备的著录要素,而引用日期是必备著录要素。经查证,例10中的“2020-07-01”是该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用“()”作为内容识别符是错误的,正确著录应为“[2020-07-01]”。
(三)文献序号和起讫页码间未用“-”
GB/T 7714—2015规定,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应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若是连续序号,起讫序号间用半字线或英文连字符连接。笔者在编辑稿件时,发现部分作者在参考文献连续序号之间用“,”而没使用“-”。 如“……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具有累积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1,2]”,这是不规范的,文献序号1和2之间应用“-”连接,即“1-2”。同样,在起讫页码之间使用“~”“—”或减号,也是错误的,应该使用“-”。如页码第5页至第10页,应著录为“5-10”,不能著录为“5-10”或“5~10”。
(四)未使用“//”
前置符号“//”表示从论文汇编或会议文集中析出的有独立著者、独立篇名的文献与源文献的关系。用“//”代替传统的“.见:”(汉语)、“.In:”(英语),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等,具有简明、通用等优点。但笔者发现仍有部分作者未使用“//”。
例11:王全琼,陈志勇.ICP-MS测定地质矿样中的稀散元素镓、锗、镉、铟、铼、铊、碲[C].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526-531.
例12:丁厚强.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体积排阻色谱联用(MALLS-SEC)测定透明质酸分子量及其分布[A].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2008:4.
例11中“ICP-MS测定地质矿样中的稀散元素镓、锗、镉、铟、铼、铊、碲” 是出自“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的文章,是会议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按照标准规定,出处前应使用“//”,使用“.”是错误的;另外该文献的出版者是“江西省地质学会”,而不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例12中不仅未使用“//”,而且还存在缺少出版地、文献类型标识代码错误等问题。该文献的正确著录格式为“丁厚强.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体积排阻色谱联用(MALLS-SEC)测定透明质酸分子量及其分布[C]//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2008:4.”。
(五)错误使用“,”
例13:马康,苏福海,王海峰,等.有机纯度标准物质定值技术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2013,32,(7):901-908.
例14:付燕平.碱熔—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钨精矿中钨量[J].世界有色金属.2017, (14):259-260.
设有年、卷、期的期刊通用的著录格式为“年,卷(期):页码”,如例13,其正确著录方式应为“2013,32(7):901-908.”。根据GB/T7714—2005中的示例,“(期)”前面没有标识符号,因卷前面的“,”为前置符号,当“卷”省略时,其前面的“,”也应省略。不设卷的期刊通用的著录格式为“年(期):页码”。例14正确著录方式应为“2017 (14):259-260.”。
三、期刊文献年、卷、期、页码著录错误
GB/T 7714—2015规定,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章,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卷、期、页码”。笔者在编辑稿件时,发现年、卷、期、页码著录方面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卷号、期号混淆
例15:杜晓爽,胡毅飞,冯英强,等.国外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及其趋势综述[J].宇航计测技术,2018,5(38):24-31.
例16:刘海明,解原,向靖. 容量法测锑矿石中锑的评述[J].广州化工,2014,17(41):283.
例17:乔晴,李辰,何兵兵.全自动石墨消解-ICP-AES 法同时测定葡萄酒中铅、铜、铁、锰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6,266(8):119-120.
例15和例16的作者对卷号、期号概念不清,混淆了卷、期号。中文期刊一般一年为一卷。经与原文献比对发现,例15存在2处错误:①混淆了卷号和期号;②页码著录错误。正确的著录应为“杜晓爽,胡毅飞,冯英强,等. 国外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动态及其趋势综述[J].宇航计测技术,2018,38(5):24-32.”。例16存在3处错误:①卷号和期号应为“41(17)”;②期刊名称应为“广东化工”;③该文献页码为171,下转页码为166,正确的著录应为“171,166”。
此外有些期刊给出了总期号,但没有卷号,作者经常将总期号误著录为卷号,也是不规范的。如例17,该期刊没有卷号,“266”为总期号,正确的著录应为“2016(8):119-120.”。
(二)将出版月份误作为卷或期
例18:JIANG B F, XIE Y L, XIA D H, et al.A potential source for PM(2.5):Analysis of fine particle generation mechanism in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by modeling drying and breakage of slurry droplet[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8,246(3):249-256.
例19:张国翠.食品中氯霉素标准检测方法的研究综述[J].食品工程,2017,3(9):13-14,44.
單从著录格式上看,例18、例19均是标准的文献著录,但经与原始文献比对,发现例18并没有期号,其中的“3”为出版月份,作者误将其作为期号引用,正确的著录方式应为“2018(246):249-256.”。例19则没有卷号,其中的“3”为期号,“9”为出版月份,正确的著录方式为“2017(3):13-14,44.”。对于此类问题,编辑要求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此外论文集作为文献引用时,一旦出现有卷号或者期号,也一定要进行仔细核对。
(三)合期期刊的连接符号著录错误
根据GB/T 7714—2015中给出的示例,合期出版的期刊合期号之间用“/”连接。如第1期与第2期合期出版,正确著录应为1/2,著录成“1-2”或“1~2”都是错误的。
(四)年、卷、期、页码缺失或错误
例20:冯丽丽,胡晓芳,于晓娟,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常见问题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5(3):47-50.
例21:郭波,张森,林振强,等.全自动红外测油仪的研制[J].化学分析计量,2019(3):111-114.
例22:曹攽,胡祖国,郑存江,等.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烃 [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8,54:275-279.
例23:田小利,郑洋.电热板-石墨消解-ICP 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铜[J].广东化工,2017,44(347):256-258.
以上示例中,例20中标出了卷、期、页码,没有标明年份,应为“2013,25(3):47-50.”;例21标明了年、期、页码,没有标明卷号,应为“2019,28(3):111-114.”;例22标明了年、卷、页码,没有标明期号,应为“2018, 54(3):275-279.”;例23虽然年、卷、期、页码全部标出,但经检索,发现这个期号是错误的,“347”为该刊的总期号,实际为第9期,正确著录应为“2017,44(9):256-258.”。可见,不规范的著录方式,不利于读者快速查、准确核所引用的信息,达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出版项著录错误
出版项包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报纸的版次等著录要素。GB/T 7714-2015规定,出版项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顺序著录。笔者在编辑稿件过程中发现,这类错误主要集中在专著、会议文集和学位论文的著录中。
例24:冯萍.胜利油田原油有机氯含量及影响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07.
例25:何禹潼.地质分析数据库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8.
例26:赵琦,刘翠玲,孙晓荣,等.基于SERS 法的苹果中农药残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C]//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2015.
例27:ZHU F,HE Y. Study on mid-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 for fast measurement of crude fat content in fish feeds based on BPNN and LS-SVM[C].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China:Trans Tech Publications Ltd.,2011:816-820.
GB/T 7714—2015规定,出版地应著录为出版者所在的城市名称。例24引用的是一篇学位论文,出版者应为学位论文的授予单位,即论文的保存单位,出版地为保存单位所在的城市。应将“山东”改为“济南”。例25中缺失出版地,吉林大学所在地的城市名为“长春”。例26缺失出版地和出版者,其正确著录应为“赵琦,刘翠玲,孙晓荣,等. 基于SERS 法的苹果中农药残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C]// 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北京: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2015:68-69.”。例27是会议文集中的析出文献,不仅未使用“//”,而且将出版地、出版者、主要责任者姓名字母书写弄错,经核实正确著录方式如下:
ZHU F L,HE Y. Study on mid-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 for fast measurement of crude fat content in fish feeds based on BPNN and LS-SVM[C]// ICCPMT 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ngzhou:College of Biosystems 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2011:816-820.
五、结语
参考文献是作者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正确地著录参考文献,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写作的严谨性及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延伸性;另一方面也为读者阅读、检索提供了方便。GB/T 7714-2015发布迄今已5年多,但在参考文献著录方面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作者對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编辑责任心不强。因此,要提高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需要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查阅,规范著录。编辑应将参考文献的编校放在与正文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树立强烈的标准化意识,对有疑义的参考文献,要逐项核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化程度,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参考文献]
[1]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