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芳
摘要:数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特征的课程,特别是学生们在解答应用习题的过程中,需要将较为抽象的数量关系在问题的描述之中抽取出,还需要学习好理解与分析习题的含义。数学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们应用习题的审题阅读技巧,协助学生们弄清应用习题的题意,理解应用习题的题意,清晰应用习题之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分别是什么,学生才可以真正学会解答应用习题。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小学数学应用习题教学如何强化审题训练,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审题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67
一、阅读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应用习题之中的应用
学生们在进行审题阅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习题之中所呈现出的词汇含义,特别是应用习题,应用习题之中的题材内容比较广泛,而且文字描述得十分精炼,运用数学学科的名词与术语来表达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年级较低的小学生而言,阅读一个数学习题或许会比阅读一章语文文章还要难一些。但是若是连习题题目都不能清晰的理解,就更不能谈起解答习题了。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先教授学生们高度重视数学学科的词汇表达,清晰其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涵义。
(一)名词术语的教学
在数学应用习题的题目之中,数学的名词与术语对习题题目有着决定性的应用。例如,反映农业生产这一方面的专业术语主要有:日产量、亩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等;表示数量关系这一方面的专业术语主要有:一共、还剩、原本具有、和…同样多的等。这部分专业术语对应用习题的分析与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认识与理解专业名词与术语的实际涵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运用名词与术语展开造句,准确理解应用习题题目之中专业名词术语的实际意义。
(二)代词、副词的教学
学生们如果想要读懂习题的意义,就需要清晰代词与副词的实际涵义。在应用习题之中出现的代词,需要清晰它代表的真实含义,如此不止需要学生们具有深刻理解词汇的能力,还需要学生们学好分析题目的上下文。此外,在应用习题之中常常会出现副词,这表示着事情发展的程度、发生的实际范围、具体的时间等,这对学生们深层次理解应用习题的题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属性概念的教学
最后,数学教师还需要延伸学生们的词汇量,由于在应用习题题目制作常常会设计一些属性概念的词汇。例如火龙果、香蕉属于水果;黑米、高粱属于粮食;西蓝花、黄瓜属于蔬菜;钢笔、水彩笔属于文具等。若是学生们在解答应用习题的过程中,不能够清楚这部分名词所代表的属性,就很难解答出应用习题。
二、小学生数学应用习题身体能力的培育
(一)读一读
读题是解答习题的第一个步骤,同时也是培育学生们审题能力的前提。通过阅读,首先学生们需要理解应用习题的题意,对习题题目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清楚习题题目所描述的是什么事情,同时还需要清晰习题题目之中所蕴藏的事理与关系。
审题阅读,首先需要学生们对应用习题之中所表达的数学名词术语具有一定的认知,像上述文章所阐述的,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每一种单位符号,都需要对其进行特别的注意。例如,在倍数关系的应用习题之中“倍”的涵义,是…的两倍,比…多两倍,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数量关系表达。同时在计算行程的习题之中,例如:“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等,若是学生们不能够正确的理解这些专业术语,也就没有办法正确的分析应用习题的题意。
(二)想一想
数学教师在展开阅读题目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对其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们重复的对题目展开思考,边读题边想解题的步骤,对应用習题的题目展开重复的理解。首先,需要思考应用习题题目之中所呈现出来的已知条件,哪一些和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哪一些已知条件有着间接的关系,而又有哪一些条件是起到干扰作用的。其次,学生们需要善于找出应用习题题目之中所蕴藏的隐藏条件。特别是倍数关系、数量关系,通常运用极少的字眼来体现在应用习题题目之中,学生们常常容易将其忽视。除此之外,学生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好条件和条件之间的直接关系,例如,A与B之间存有的一定关系,而B与C之间存有的一定关系。特别是复合类型的应用习题,这类型的习题的问题常常不能够通过习题中已经知道的条件来计算出来,而是需要学生们对已知的条件展开加工,求得出中间的问题,最终列出解答应用习题的步骤。
(三)设一设
数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特征的课程,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自身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较为薄弱,若是数学应用习题题目的描述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差别,而学生们并没有相同的生活经验,那么就很难对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应用习题题目的内容,来创设学生们比较熟悉的问题情境,或者是在不改变应用习题题目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将题目所叙述的事情,转变成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事件。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直接的运用实物来向学生们进行展示,让学生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应用习题之中所表述的数量关系。在一些已知问题条件较为模糊,或者隐藏的题目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绘画图形,或者是实物演示的形式,来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与清晰应用习题之中的问题。
三、结束语
结合本文各项重点,我们可以得知,在小学数学应用习题的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着重加强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读一读,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读一读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学生们准确的抓住应用习题之中问题所表述的关键词汇。由于数学应用习题的题目,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其中的关键变量,学生们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对应用习题之中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分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为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镜湖.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莫尚礼. 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康士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20-21.
紫金县城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