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逊古·热合曼
【摘要】科技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发展科技,科技的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产业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重视科技和创新,能够让科技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将科学技术变成社会进步的抓手。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主;创新
引言
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很多的生产上的阻碍都需要新的科技突破点,只有大力发展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才能解决这些现有的问题,将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一、科技创新对人民生活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在刚刚建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还是在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从来没有放弃过科技创新,永远都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将科技创新当做发展生产力的好方法。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要继续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第一位。回顾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科技和创新是人民生活进步的引路灯,在过去艰苦的年代,人民生活仅仅靠自己的双手难以生存,很多农民依靠双手养活整个家庭,但是一旦遭遇天灾,就会难以支撑,在科技发展进步之后,人民的双手得以稍微解放。过去的工厂生产线上最受瞩目的不是现代玩具或者是化妆品,而是一辆又一辆的拖拉机和收割机。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有一辆拖拉机是天大的财富,有了拖拉机之后人民不用再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腿运送粮食,不用再用自己的双手双脚耕地翻土,也不用在农忙的时候起早贪黑还不能保证收成。自从农用科技发展起来之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另外一份工作,在土地上解放了自己的双手,不用再让身体劳累不堪,用更少的時间换取了更多的收入。还有农林科技的发展,解决了以往农民种地的时候病虫害和练=粮食产量低的问题,使用了新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采用了全新的种植方式和耕作方式,让农民的种植工作变得更为科学和简单。还有一大批农林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研究信念品种,通过嫁接和品种优选,淘汰掉产量低、质量差的品种,将产量高和质量好的品种逐渐推广开来,让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能够优先选择优良品种,在种植的时候事半功倍。还有的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将农民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和粮食减产的原因都找出来,给农民提供合适的防治措施和研发一些有效防治病虫害的药物,让农民在种植的时候使用,从而减少病虫害和减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技和创新所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科技,没有创新,现在的农作物种植还是采用老方法,人民辛辛苦苦一整年,可能得到的收入还不够一家人生活,更不要说教育和医疗,只有将科技和创新摆在第一位,才能继续研发出省时省力的农用机械,才能继续制造出有效防治病虫害的药物,才能将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农作物品种投入种植,由此可见科技和创新对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用科技带动生产,用创新改变生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加快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龙头位置,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深入推进。加强创新和科技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产权,让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业者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给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在学校的各个阶段都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各种活动之中,在各种科技创新大赛中展现自己的风采。要努力实施科技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给善于创新和真正制造出新产品的人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人民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无论在那个行业或者是专业,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开展创新,特别是在一些社会和民生领域,开展科技和创新工作真的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向前发展,改变落后的或者是不合时宜的生产方式,代之以效率更好、质量更好的生产方式,用科技带动生产,用创新改变生活。就算是在人文社科领域,专业人员也可以利用现在的手段发掘一些新的资料和文献,考查整个社会的新变化,提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方案,让社会人文发展的更为合理,更能让人们所接受,更能陶冶大众的情感,引导人民的思想拧成一股绳,具有更高的凝聚力。
结束语
科技与创新是时代发展和进步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千百年前的古人生活时期,人民依靠着自己的劳动智慧不断改进自己的住房条件和耕作技术,从一开始的幕天席地、人力耕田,到后来的遮风挡雨、铁犁牛耕,再到现在的智能住宅、绿色农田,人民一直都处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够一直进步,历史永远在前进,如果故步自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2020年的新冠疫情,整个世界只有中国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先考虑的出发点,在疫情爆发之后迅速投入大量资金展开疫苗研究,这才使得国内疫情得到平稳控制,使得国内疫情反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纵观整个世界,只有中国敢有底气对新冠疫情说不,只有中国人民有免费的有保障新冠疫苗,足以见国家重视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在以后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中,科技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也不能停止。
参考文献:
[1]龙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发展[J].中国石化,2008(000)00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