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抗疫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都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素材。高职院校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通过对抗疫斗争“富矿”的充分发掘,在内涵建设、外延拓展、实践应用三大方面着手,聚焦高职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疫情防控;艺术学科;课程思政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的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艺术学科以课程思政为渠道,通过其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对抗疫斗争“富矿”的深入挖掘,必会对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深远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加强内涵建设,凸显价值引领
1.深入挖掘抗疫斗争中蕴含的“真善美”。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善美是艺术的永恒追求,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饱含真善美的元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抗疫斗争“富矿”中汲取营养,用艺术的视角发现、思考、审视、践行和传承真善美。在艺术学科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中,要凸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真善美的融合。要通过融入课程思政的情真、意善、象美的课程教学,在产生审美愉悦感的同时向学生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2.精准解读“真善美”中蕴含的精神价值。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深入挖掘抗疫斗争中真善美元素的同时,对其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精准解读。课程思政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将伟大的抗疫精准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二十个字总结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抗疫斗争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抗疫斗争中的集中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抗疫斗争的阶段性胜利与西方某些所谓自由、民主国家的应对乏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抗疫斗争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进行精准解读,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进行精准阐释。
3.全面发挥艺术学科的美育和德育功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都要把育人摆在首位,实现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艺术理论教学、艺术作品鉴赏、艺术活动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帮助他们助力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发挥其美育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凸显和强化艺术学科的德育功能,用德育与美育的齐头并进促进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全面发挥艺术学科的美育与德育功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拓展外延覆盖,凸显知识传授
1.用抗疫主题作品丰富艺术学科教学资源。抗疫斗争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最美抗疫者,催生了大量的抗疫题材艺术作品,这为艺术学科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不断加强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在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時加大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化自信。将更多的抗疫主题作品引入到艺术学科教学之中,并不是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而是要在抗疫主题作品中发掘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影响力,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在大量的抗疫主题作品中都有深刻体现。将更多的抗疫主题作品引入到艺术学科教学之中,也不是为凸显价值引领而放弃知识传授的权宜之计,而是以优秀抗疫主题作品为知识载体,让艺术学科的教学知识传授作用不缩水,价值引领作用更突出。如:通过将抗疫主题影视作品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情节构思、场景切换、配音配乐等专业知识的教授,不会因作品主题的转换而弱化,反而会因更加多元的艺术作品在教学中的引入而更加凸显。
2.用专业视角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在高职院校的艺术学科教学中,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公共艺术课程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用艺术的视角对抗疫主题作品进行专业审视,要用艺术的视角对艺术创作在抗疫斗争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专业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如在抗疫斗争处在最为艰难的阶段时,美术界的艺术家们通过油画、漫画、沙画、速写等艺术表现形式,描摹最美白衣卫士,致敬最美逆行者。这些艺术作品在抗疫斗争最为艰难的阶段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在抗疫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这些艺术作品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又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与鉴赏的重要素材,发挥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3.用教学方法改革夯实艺术学科育人效果。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夯实艺术学科课程教学的育人效果。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引起学生精神和情感层面的触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如抗疫主题作品中彰显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奉献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如果仅通过传统的讲授法实施,入耳的效果能够实现,入脑入心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将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更多地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要更多地运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主题分享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让学生在对抗疫作品的专业学习中体悟到作品背后的情感和精神价值。
三、强化实践应用,凸显能力提升
1.用校园文化活动涵养学生。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共识的价值体系,是学校办学精神、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融入抗疫精神元素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如:可以依托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社团,在艺术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编排、宣传抗疫精神的主题艺术展演等活动。在组织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按校院班分层次、分类别的方式组织开展。如:在学校层面,重点推进项目化、精品化的活动;在学院层面,重点推进专业化、品牌化的活动;在班级层面,重点推进小型化、体验化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格调高雅、覆盖全面、寓教于乐的系列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涵养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2.用主题作品創作提升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为学生预留抗疫主题作品创作课程作业,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和艺术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艺术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创作抗疫主题的音乐、舞蹈类作品,文科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创作抗疫主题的诗歌、散文类作品,理工科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创作抗疫主题的科普、辟谣类作品。以抗疫为主题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本身就是对这场疫情中感人的人和事的独特纪念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对抗疫斗争进行各自独特视角的审视和思考,再运用艺术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打磨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抗疫主题作品,这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检验,又是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集中呈现。
3.用生涯规划引领发展学生。新冠肺炎疫情不但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在经历疫情的洗礼后,更需要“滴灌式”的精心引导和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知识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两个认知切入,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晰外部职场环境,从而制定适合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可执行、可落地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引领学生职业发展。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毕业生到体制内就业的求稳定的就业选择增多,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千千万万普通岗位劳动者中体现出的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的阐释,引领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疫情催生出的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数字娱乐等新形式、新业态的宣传推介,拓展毕业生的求职视野,激发毕业生的求职动力,引领毕业生变危为机,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婉宜.课程思政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以影视音乐作品赏析为例[J].当代音乐,2020(11):166-168.
[2]谢宝利.“大思政”格局下高等音乐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构建[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05):11-12.
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学科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学科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编号YQ20200807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飞,女,中共党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