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香云
【摘要】识字教学,是基础教学内容,在面对低段小学生在生字词学习的问题上,教师很容易陷入教学成效不足的处境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学习习惯,使学生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方面,还是在語法结构的锻炼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应针对低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着重强调识字教学的课堂节奏,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的识字水平得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识字教学的成效不足,不仅是教学结构层次不分明的体现,更受到了低段小学生识字量不足的影响。低段小学生之所以对文字的敏感度不足,大多数是因为其难于按照文字的书写结构以及用法特征产生明确的理解,这会使得教师规划的教学方案,难于帮助学生理清生字词学习的条理。因此,帮助低段小学生克服识字学习成效不高的关键,应该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运用图形导入法、资源调整法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以便在教学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构建出完整的教学闭环。
一、提高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识字教学效果的要求
识字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运用课前导入的方式,做好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其二是按照识字教学的难易程度做好教学任务的规划,使学生掌握陌生词汇书写方法的同时,依照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练习。导致低段小学生出现生字词学习困难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其自身识字量的不足所致,这种问题增加了低段小学生的生字词学习难度,使其感到学习层面的焦虑,继而难于提升自身的识字水平。可见,识字教学在本质上是较为理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可减少致使学生陷入长期非理性循环的学习过程之中。最后,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师难于控制的,因此,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开始之初,或在小学生完成一件学习任务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绪。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直观导入法,提升识字教学的品质
情绪的调节决定了识字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识字教学的品质,因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握低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继而通过直观导入法引入相关的卡片及图像,利用色彩、形象的刺激调节小学生的情绪,减少低段小学生频发的学习问题。同时,导致小学生识字学习效果不高的问题,不是由于其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因为小学生难于从各个层面理解词汇的用法及与词汇相关的行为与事物,这种问题增加了低段小学生识字学习的挑战性,也易于使得其产生消极、无聊的情绪特点。简而言之,教师不仅需要借由声音和动作演示进行教学导入,还需要在讲解猫、青蛙等动物词汇时,运用声音引入“喵”“呱呱”等词汇,可在生活层面增加识字教学的关联性,继而降低学生对学习陌生词汇的抵抗情绪。可见,拓宽教学层次,在低段小学生的直观感受层面,进行生字词教学的互动,比如引入图片、引入声音等方式,易于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印象,继而扩展自身的生词量。最后,低段小学生写不出生词的原因,也受到了相关的影响,只有在教学任务的划分中简化学生的学习难度,才能更好地提升识字教学的品质。
(二)调动注意法,完成重难点生字词的强化
低段小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会对具有色彩特征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因而,教师在强调重难点词汇的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以便增加生字词教学的效果。同时,运用色彩及翻转课堂的演示,开展重难点的生字词教学任务,可满足低段小学生的学习特征,继而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外,帮助其掌握重难点词汇的运用方法。可见,要解决低段小学生无法灵活掌握重难点词汇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重难点词汇的出现,而是通过注意力调动及视觉强化的方法,避免低段小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这里以踩踏的踩与理睬的睬为实例,两者的结构相似,还具有类似的运用特征,为了减少其对小学生学习状态影响,教师可以运用色彩区分的方式,以及动态模拟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两者的区别与相同之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使学生对偏旁等作用产生一定认识,也能增进学生对陌生词汇的理解。最后,应对小学生识字学习效果较差的问题,教师的首要目标为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克服相似词汇的应用问题,加深学生对偏旁部首的认识外,通过行为等方式引出更多的教学内容。
(三)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阶段复习的方式巩固知识
有效的实践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词汇的运用方法,还能带动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这是构建识字教学闭环的最后一项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词汇量的基础。低段小学生更乐于在游戏中完成实践练习任务,语文教师应把握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继而通过实践练习的方式,提升生字词教学的品质。简而言之,具体的教学方案就是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并结合抢答游戏的特征,通过生字词快速转换或生字词与图片相互连线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掌握陌生词汇运用方法的同时,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此种教学方法可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继而通过图文对应游戏、词汇强大游戏,得到相应的锻炼。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帮助学生摆脱机械化的生字词学习方法,使其适应生字词教学节奏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专注于生字词的可视化记忆和动态化记忆方向,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以及学习问题时,教师应站在低段小学生的角度,给予一定的肯定,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结束语
识字教学的成效不足,不仅增加了低段小学生的生字词学习难度,更使其感到学习层面的焦虑,继而难于提升自身的识字水平。低段小学生之所以对文字的敏感度不足,大多数是因为其难于按照文字的书写结构以及用法特征产生明确的理解,因而教师需要借由声音和动作演示进行教学导入,以此,帮助低段小学生克服识字学习成效不高的问题,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运用图形导入法、资源调整法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何艳莹.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20.
[2]王亚辰.小学语文低年段朗读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20.
[3]陈昭贤.基于教科书资源的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