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蓉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是对幼儿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开发培养的起步阶段,其中德居于首位,是对儿童“素质教育”展开的重中之重,也是儿童成长的根本。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重视并加强开展品德教育工作,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人民薪火传承的智慧结晶与精神理论,依据其开展幼儿园品德教育可以有效保障德育教育的成效。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为背景,以品德教育为线索,以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美德为目标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品德教育;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主观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精华与精髓使儿童能够学习传承到国家、社会、人民所提倡的正能量文化,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美德,促使儿童自觉传承中华文明,埋下一颗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种子。新的教育改革中提到,幼儿园重在教育儿童的内在,而不是教学儿童的外在,过早的知识教学会让儿童迷失自己的本心与初衷,因此幼儿园应重视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规划、有针对、有系统的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带领儿童树立众多的良好意识,提高儿童的思想觉悟,为儿童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美德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儿童的劳动意识
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教育形式,也是符合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特点的有效教育方式。教师在依据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儿童提供安全无隐患的实践机会,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卓越,体会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明白劳动是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的重要因素,进而树立儿童的劳动意识。
(二)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
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不竭动力,可以为儿童的自主探索、活动参与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有效的保障。反观中华传统文化,其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凝结了众多历史事物,蕴含了丰富的娱乐元素与知识经验,具有强烈的趣味性,正好符合儿童个性化发展的趋势[1]。因此,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幼儿园品德教育对儿童来说是新鲜的,可以快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与参与兴趣,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
(三)丰富儿童的礼仪知识
幼儿园教育活动多为集体式、游戏式,是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开展、进行、完成的活动,这也为儿童与人交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传统文化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儿童遵守规则、友好合作、互帮互助等礼仪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趁此机会让儿童学会大量的礼貌用语,促进儿童之间的友好交往与有效交际。
二、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在环境创设中融入传统文化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融入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静态布置与动态创设。蕴含中华文化的环境创设可以有效树立儿童的观察意识,吸引儿童自发观察身处的园区环境,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展开思考,锻炼其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
例如,我在幼儿园教室走廊里画上一个个内容丰富、情节相连、象征中华文明的古代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孟母择邻等,其色彩多变、情节起伏、内容有趣,我不需要刻意引导,儿童就会自觉前去阅读、讨论、领会,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所感悟;又如,今年正值我党100岁诞辰之际,很多单位和团体都组织举办了庆党百年活动,我也可以学习借鉴这一精神,将本班活动室布置成庆党生日的主题,在阳台、走廊、门口柱子等场所张贴党的红色故事,弘扬党的红色精神,向儿童讲述长征故事、红船故事,尽管此时的儿童并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历史、精神,但在这一氛围感染下,儿童已产生爱党、信党、护党的思想萌芽,进而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二)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
集体教育泛指教师在幼儿园中针对儿童主体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依据教学目标、儿童的特点所设计的有针对性、有规划的特色教育活动,兼具活动性、游戏性、启蒙性等多种特点,可以让儿童主动、乐观、积极参与其中。《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分为五大领域,分别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所指代的中华文化与文明是不同的,起到的品德教育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依据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对儿童进行引导,支持儿童的自我思考与探究,组织儿童展开互助合作[2]。教师应注意,不同的领域所引用的教育方法与技巧也是各具特色的。
在健康领域中,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儿童强身健体,提高其身体素质,然后引导儿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在运动中具有协调安全的动作,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一方面,我将传统民间游戏引入到品德教育中,比如小马过河、跳格子、翻花绳等,以此培养儿童对传统游戏的兴趣,体会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协调发展自身的跳、跑、动等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树立儿童的集体意识,懂得分工合作、良性竞争,形成谦让、友爱等传统美德。
在语言领域中,教师应致力于锻炼儿童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科学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引导儿童在语言活动中说传统文化、悟传统文化、乐传统文化,体会语言的魅力。在这一方面,我带领儿童朗读儿童诗歌,在简短又富有趣味的诗歌中感受语言的押韵与节奏,让儿童学会如何用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确保儿童掌握一些日常的礼貌用语,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儿童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使儿童形成一定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在这一方面,我从音乐、美术等角度展开教育,让儿童听民谣、看国画,感受地方民间特色,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步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在区角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
区角活动是指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依据不同区角设置的教育活动,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等双重特点,在实际活动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展开自主活动或合作活动[3]。比如,我在本班设计了益智区、表演区、美工区等区角。孩子们可以在益智区玩自己喜欢的七巧板,在传统游戏氛围中随机拼成动物、人物、景物等,以此锻炼儿童的想象能力与组织能力;儿童还可以在美工区玩自己的喜欢的黏土、剪纸、折纸等活动,以此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传承的根本。每一个中华儿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注重学习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迁移内化,形成自己的品质道德。儿童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作为幼教的我们更应加强开展品德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美德,有效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佳琳.以人为本以德立学——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3.
[2]吳慧丽,环荣仙.扣好幼儿德育的第一粒扣子——浅谈幼儿园德育工作实践[J].好家长,2021(11):76-77.
[3]练荣娇.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1(1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