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教育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农艺类专业一直是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但面对社会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农艺类专业进行分类分层人才培养又是极为必要的,需要通过这种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帮助提升农艺类专业人才的质量,使得相关人才所具备的技能是更被社会认可接受的。基于此,文中对高职农艺类专业分类分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艺类专业;高职教育;分类分层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来讲是要更加复杂一些,有统招的,有自主招生的,也有单招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基础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对其进行统一教学比较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分类分层教学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将不同偏好,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进行分类,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这对于高职农艺类专业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种极为必要,也极为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农艺类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所遵循的原则
(一)要遵循对接社会的原则
在进行农艺类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要遵循对接社会的原则。對学生进行相关技能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从社会中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最终依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那么学生就必须在学校学习期间尽可能地掌握社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对接来达成,只有时刻注意社会行业动态,农艺类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才能根据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学生的就业率才能更高。
(二)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高职院校在进行农艺类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导学生的这项根本任务上,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有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未知的探索,其才能够在相关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投注进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1]。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遵循学生自己的喜好与优势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身的特点,制定最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最终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成长为更优秀的农艺类人才。
二、农艺类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的落实
(一)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构建农艺类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们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去进行不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是对高职院校中农艺类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可以在学生中做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并根据教师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了解,进而将这些学生按照就业,创业,学习的类型进行分类,充考虑到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的在校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类之后,要按照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来进行不同课程的设置,比如说学习型的可能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不断累积研究,创业型的学生则需要加设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教育,而就业型的也要帮助学生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进一步地锻炼提升。
(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分层
在对高职农艺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分层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有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的,要根据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分层次地进行相应教学目标的设定[2]。当然所有层次学生的基本学习内容还是一致的,区别的地方则主要是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要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学得懂,再帮助有能力的学生学得好。学生在实际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测试活动来对学生的基础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测,了解学生当前所处的学习层次,再按照其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进行基础的加强教育,一把的则是帮助其进行基础巩固的同时再提升一定的知识丰富性。
(三)要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多元化评价
针对高职院校农艺类专业的学生,在对其进行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构建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多元化评价。这种模式下不同层次学生本身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就是不一致的,如果还采取相同的评价模式,就会显得不那么公正,最终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当前掌握技能进行更全面细致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以及教师的用心,其在学习中就会受到更多的鼓舞,进而愿意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努力一些。再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自身在当前学习阶段的困境以及一些可能忽略的学习问题,对于学生的针对性提升也是一种有力保障。
三、结束语
高职农艺类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与尊重,并且能够在进行分类分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当前对于农艺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更科学的分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对自身最有利的职业技能,才能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志转,杨川,张尚君,等.我国农作物和农学(农艺学)类专业期刊分类的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9(06):2+499.
[2]王万平.高职测绘类专业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文库,2019,000(013):P.153-153.
作者简介:杨澍雨,性别:男,民族:苗族,出生年月:1992年5月,籍贯:贵州,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初级职称,研究方向: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