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敬
摘要: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已经与现代化环境格格不入,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在此背景下,群文阅读模式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师生的最佳选择。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合理采取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以使学生得到更多收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指师生围绕一个议题,搜集并整理相关的文本,然后在某一段时间内展开多文本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这一模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诗词的内容、思想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得到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一、明确议题,合理组文
“群文阅读”的最主要特点是多文本阅读,而这些文本必须围绕同一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探究的方向,所以说选择议题和组合文本是开展群文阅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确定议题时,教师需充分考虑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入的古诗词,使议题紧扣诗词教学的目标;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保证学生在议题的驱动下,能主动展开阅读和探究活动。而在组合文本时,教师需满足以下几点原则:①紧扣议题;②课内外结合,有一定的开放性;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当前的阅读能力。只有做好这两个步骤,才能保证群文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通過对高中语文教材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很多古诗词都与三国有关,有的是三国时期某位诗人的作品,有的提到了三国时期的人和事,因此,教师可以设置议题为“论三国英雄”,借此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围绕这一议题进行组文,课内的诗文可以选择曹操的《短歌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的《蜀相》,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课外的诗文可以选择:杜牧的《赤壁》,刘禹锡的《蜀先主庙》,曹操的《观沧海》等等。而在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进一步阐释议题,比如:诗中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哪件事、哪个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绪和情感?在你看来,这些诗作中提到的哪个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借此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愿意参与。
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群文阅读是一个师生共同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所以加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群文阅读的重要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师本观念过重,且急于求成,导致课堂灌输性较强,侵占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弱化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群文阅读模式下,教师应加强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与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以“走近苏东坡”这一议题为例,在完成组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理分组,尽量保证每组人数相当、语文平均水平相当,这样有助于营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氛围。然后,让各小组围绕中心议题选择一两个小的研究方向,展开阅读活动。其研究方向可以是:苏东坡的精神世界、苏东坡的仕途沉浮、苏东坡与王安石等等。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加强巡视,针对各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和调控。比如,有的小组出现人员参与不均衡的情况,教师可以要求组长合理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有的小组会出现资料不足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拓展资源。在各组探究结束后,教师依次展示各组的研究方向,让学生阐述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与之交流讨论,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3.深度讨论,迁移拓展
群文阅读围绕某一议题而展开,这说明群文阅读有着较强的目的性,所以在最后的环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回归主题,也就是结合阅读内容,围绕最开始设定的议题进行深度的、多元的讨论,解决议题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完成这一步骤,群文阅读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的迁移和拓展,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手段,把学生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向其他方向转移,并为学生拓展不限于古诗词的更多文本,以使学生对议题产生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仍以“走近苏东坡”为例,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苏东坡的生平,将其一生划分为“平静期”、“贬谪期”、“重用期”和“流放期”,让学生根据这四个时期对文本进行分类,然后对这一时期的苏东坡的主要人生境遇和诗词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史料,给学生提供参考。比如,在苏轼的“贬谪期”,学生阅读的相关词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对这两首词的分析,结合对“乌台诗案”事件的了解,学生可以理解苏东坡当时随遇而安、壮志难酬的心境。最后,教师可以拓展苏轼的一些散文作品,以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学生课下阅读,使学生对苏轼产生更多的认识。
总之,在群文阅读模式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群文阅读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优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争取丰富学生阅读、思考、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永君.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9(11):28.
[2]尹龙桂.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高考,2019(32):84.
四川省安岳县石羊中学 四川省 资阳市 6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