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婷婷
向幼儿渗透德育,需要教师找寻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找到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地建立幼儿的良好认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体现德育的积极功效。教师应总结德育的实施现状,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让德育的渗透效果更理想,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充分发挥德育的价值。
教师应将德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个别教师在针对幼儿展开德育时会产生一些认知误区,有的教师甚至会觉得,不断给幼儿强调一些行为规范和行为标准,或者对于幼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就能让德育很好地落实。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并不是真正合理的方法,教师的说教不仅难以被幼儿接受,还会引发幼儿的一些负面情绪,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教师不妨将德育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透过在各类教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给大家呈现好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向幼儿传递正面价值观,这种德育渗透方法会更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并且起到的教育培养效果也更为理想。
教师可以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挖掘一些好的教学契机。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合作分享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归属感,并让幼儿从小建立分享意识,感受分享的快乐。平时教师也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及时进行鼓励、赞许或奖励等。这些都可以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并逐渐让幼儿形成这种行为习惯。这是将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培养与塑造幼儿性格的教学渗透方法。
教师应通过构建榜样推动德育渗透。个别教师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竞争元素,这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方法,可能让部分幼儿感受较大的挫败感。教师不妨调整教学思维,通过构建榜样给幼儿积极引导、鼓励和激励。这能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让德育在教学中有更好的融入效果,是更值得采取的教育方法。
构建榜样有很多不同的层面。首先,教师要积极成为幼儿的榜样,在日常和幼儿的接触中给大家展示良好的行为方式,发挥自身行为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行为会被幼儿看在眼里,他们也会积极去效仿,懂得要关心他人、关爱弱小,彼此之间互相帮助。这就是榜样能够带来的积极成效。
教师应利用活动让幼儿建立积极正面的道德观念。当前有些幼儿园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展开中有明显的小学教学倾向,个别教师会给幼儿讲很多学科知识,幼儿的学业负担很重。这是一种教育误区,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背离。教师应转变这种观念,幼教时期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教师应关注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发展幼儿的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通过各类实践探究活动实现对幼儿正面道德观念的构建。这不仅是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也是幼教时期更值得关注的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有很多户外实践活动可以在幼教时期展开,并且可以进行积极正面的道德观念的传递。例如,植树节时,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同种植树木,让幼儿建立保护树木花草、爱护环境等道德观念。母亲或父亲生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亲手制作祝福卡片、简易手办等小礼物,渗透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等道德观念。劳动節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全幼儿园的幼儿一同参与大扫除,让幼儿体会劳动的艰辛,使其懂得日常行为中应爱护公共卫生。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向幼儿传递了正面价值,建立了幼儿良好的道德观念,是德育内在功效的彰显。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