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代明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应用题在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学生思考,说出数量关系,并且一一列式解答,但是这样层次分明的教学并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学生有种畏惧感。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思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数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94
一、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
在应用题一般以这样两种方式呈现:纯粹的文字形式,这种一般以中高年级为主;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很容易看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只要循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了。于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带领学生分析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道路中不能旁逸斜出,学生对这样的故事知道开始,就能猜出结局,反正顺着老师就没错。长期如此,便对应用题逐渐失去了兴趣,自己的思维也慢慢地变得僵化。
数学书本中的文字都是高度凝练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什么、这个知识点侧重发展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我是不是可以根据地区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应用题中条件出现的顺序及方式作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运用应用题组
在教材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色是运用题组来辨析各种类型题目的异同点,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题组不但能巩固新学的知识点,而且能复习,同时在新旧之间建立起桥梁。
如有这样一组题:
1.一桶油,用去25%,正好用去7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25%,还剩21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这两道题都是把一桶油的重量看做单位1,而且单位1都是未知的,第一题中7千克对应的百分率正好是25%,而第二题中21千克对应的百分率不是25%,这就导致了它们在解法上的不同。其实,学生新学了第二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时,还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再次做第一题这种已经学过的题型时反而无所适从,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对数量关系搞得也不是很清楚。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不急于讲解,也许我此时的讲解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上课的时间。但急于讲解后学生的理解、掌握是短暂的,在同学们的提示下我在黑板上画了这两道题的线段图,然后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这样两种类型题目的理解,虽然在课堂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避免了以后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进行巩固。
三、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到具体、形象、直观图形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而且社会经历又少,给理解题意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具体。线段图不但使学生解答应用题不再困难,而且借助线段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如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根据线段图来编应用题,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直接根据线段图进行列式计算。线段图画的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艺术能力的训练。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消除小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的心理障碍,就要把数学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小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在教学“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这一课内容时,让小学生说说图上的意思,“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是图上直观的图意。这时我就让小学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有的小学生这样说:“妈妈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這时小学生发言就勇跃了,有的说“弟弟拿了3个苹果,哥哥拿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等。这样,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又让小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利用想、摆、画、说等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两数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操作,丰富小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了解。画一画,摆一摆,让小学生体会到“同样多”的部分,体会到较大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较小数一样多,另一部分是比较小数多出来的,这样就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作了铺垫,为解答思路打下基础。
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的方法各式各样,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秉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设计高效的教学策略,小学生普遍好奇性强、好玩,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特点展开教学工作,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教学计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元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0)。
[2]连航娥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