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福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促使高中生物教育职能发生改变。教师不仅要普及生物知识,还要发展学生能力。从实践角度来看,现行方法无法达成目标。要想打开眼前局面,需要引入新方法。微课是一个好的选择,能在有限时间里发挥最大价值。本文结合自身学习和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应用微课资源。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深化高中生物改革的关键所在。在生物课堂上应用微课,不仅能够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习意识的形成,提升生物综合能力。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要想唤醒学习兴趣,需要有效应用微课。在微课中,视频是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在观看视频时,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观看完毕后,学生会表现的跃跃欲试。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终于解开生物学科的神秘面纱。自此以后,学生必然会一直保持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习意识
生物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要想扫清一切障碍,需要拥有终生学习的意识。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符合要求的学生并不多。微课是一种有效资源,时间不会太长,但主题却很明确,内容也比较精简。在微课的指引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至于剩下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课件,完成查漏补缺。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意识就会形成。
(三)提升综合能力
生物知识繁多,并非任意知识点都能用语言描述到位。这时,微课就有了用武之地。在微课中,不仅详细讲解生物概念,列举相关图片,还可以动态显示实验。在教学中,学生必须仔细观察,确保将内容完全吸收。在实验中,学生要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当遇到阻碍后,可重新观看课件。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力、实践力一定能获得长足发展。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准备
虽然说微课的功能强大,但是如果有效应用,也不能获得预期效果。教师要找到应用对象,并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经综合考量后,明确教学思路和目标。
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开展教学准备工作。在高中第一学年,学生就要学习此内容。仅仅依靠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有一个深层次理解,这时就需要借助实验。把洋葱表皮放入蔗糖溶液中,能够清楚地看到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开来。用清水替换蔗糖溶液,洋葱表皮恢复到最初始狀态。要想看到这一变化,需要拥有两项能力,分别是样本制作、使用显微镜。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过生物实验。虽然了解样本制作过程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功底并不扎实,需要给予正确指导。学生已经学习过《分子与细胞》,对微观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了解不够深入,很难将知识点准确地表述出来。基于这两点考虑,就可确定教学思路和目标。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再详细讲解实验内容。借助实验,让学生准确描述出原生质层的定义及位置,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二)教学过程
上课之初,教师要直奔主题。在大屏幕上呈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学生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就可开展后续工作。
教学分为七步,彼此之间衔接要紧密。第一步,课堂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色彩艳丽的白菜照片,并说道,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在做白菜猪肉水饺时,能够看到有水渗出。水来自哪里?又为何出现?经过激烈讨论,学生认为水来自白菜,至于为何出现就不甚了解。第二步,概念讲解。教师告诉大家,植物的细胞结构大同小异。随即,出示一张细胞图,原生质层各部分的名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第三步,解释原理。教师播放有关视频,动态演示实验。视频播放完毕,教师要用语言描述,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四步,明确目的。利用微课向学生说明,为何要做实验,如何做实验,要获得怎样的结果。第五步,准备材料。先拿出洋葱实物,解释其表皮为何呈现紫色。再告诉学生细胞液、蔗糖水、蒸馏水之间的联系。最后,讲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第六步,做实验。剥离洋葱的外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将装片放于显微镜下,调整好放大倍数,观察细胞质壁的初始状态。滴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并观察变化。教师问:“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学生答:“失水。”教师继续问:“细胞失水后,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利用问题,加深记忆。滴入适量清水,并观察变化。第七步,归纳结论。对比两次实验,学生对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有了深刻认识。
(三)教学反思
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应用微课,效果比较显著。在整堂课上,学生表现很积极。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准确掌握知识点,还对实验内容如数家珍。虽然说在操作不够完美,但足以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教学结束后,需将微课课件上传至平台,以供学生下载学习所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生物教学弊端日渐凸显,不利于高中生的发展。微课是一类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努力。依托生物教材和学生学情,设计微课课件。在教学中,坚持七步走策略,分别是课堂导入、概念讲解、解释原理、明确目的、准备材料、把控过程,归纳结论。教学结束后,要立刻开展反思。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20BJC022)】
参考文献:
[1]朴桂花.探析高中生物微课学习及实践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19.
[2]田树言.运用微课模式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科技资讯,2020(26):135-136.
[3]鲍伟利.巧借微课教学,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