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究

2021-09-10 07:22赵岳王喆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产教融合市场经济

赵岳 王喆

摘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表示,职业教育应积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虽然目前产教融合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高职院校与企业仍应积极打破传统合作模式,根据行业和经济发展需要,构建适合学生的产教融合模式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市场经济背景下,积极了解高职产教融合必要性,明确产教融合育人原则,能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一系列建议,推动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助力素质教育改革。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引言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这也使高职院校开始积极加强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视,并根据相关职业标准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产教融合道路,是高职院校需要切实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产业与教育合作过程中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才能构建创新型社会,助力行业发展与企业进步。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必要性

首先,产教融合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积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促进人才提升职业核心素养时必须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还要有相应的职业环境能提升实训和实习几率,才能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产教融合能使学生有更多实训和实习的机会,这也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其次,可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企业在优化和转型过程中需要较多人才支持,员工素质会影响企业发展,通过产教融合使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也能为企业节省较多人员培训经费。例如,很多人才在实训和实习阶段就已经到企业进行实践,这使企业可以节省新员工的培训费用,降低用人成本,也能通过产教融合吸引更多人才就业,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原则

(一)坚守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这一概念提出时间较早,我国也认为教书与育人积极结合,才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人才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思想观,才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产教融合过程中也必须具备教育性原则,充分将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除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外,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思政能力和思政素养,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增强。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多元化思潮,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提升教育的育人功能,能提升学生的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有能力辨别接触的信息,从而避免受一些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学校也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引导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能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时,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教育性”。

(二)注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适当提升教育质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用,推动人才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提升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能培养更多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虽然不能单纯用人才培养质量判定教学质量和效率,但人才培养质量是评判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引导教师积极进行针对性提升,避免影响产教融合质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逐渐增多,企业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能与学校进行合作。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这也导致终身学习型社会难以构建。产教融合能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并帮助学生感知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确保产教融合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和价值。

(三)遵循市场规律

高职教育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优化,其培养的人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故此,产教融合过程中也应积极遵守市场规律,才能确保人才全面了解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创新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会积极与政府进行接触,适当了解行业发展需求,能提升产教融合和高职教育的前瞻性,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提升产教融合质量。目前很多行业和企业存在很多技术瓶颈,高职院校应积极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培养人才,打破相关技术瓶颈,才能减少影响人才就业的客观因素,提升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可否认的是,产业与教育融合需要较多资金支持,仅靠财政资金支持无法促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故此,产业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加强资源互补,互惠互利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策略

(一)强化政策指导,推动校企合作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产教融合的充分了解和认知,积极推动产业与教育联合互动。高职院校本身与企业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产教融合,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教育,能有效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助力其拓展就业面。随着我国将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多,人才就业竞争也愈发激烈,政府积极加强政策指导,推动校企合作,能助力产业教育共同发展,通过双方共赢实现经济快速转型。例如,地方政府可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相关的校企合作指导规章和制度。相关规章制度能为产教融合保驾护航,也能促进其规范发展。产教融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和实习机会,政府可加强对相关实训和实习的适当补贴,减少在实训实习过程中造成的企業耗损。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为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相关税收减免,以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提升产教融合质量与效率。由政府引导产教融合,助力校企合作,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对相关紧缺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应为产教融合适当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地方政府可构建产教融合信息化平台,助力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二者可定期在信息平台中发布人才就业情况、企业人才需求等,构建信息化平台能打破信息孤岛,更能使学生理性挑选相关专业,选择相关行业。但政府也要加强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监督和关注,积极加强产教融合考核,以此确保及时发现二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助力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发展。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和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可借此机会积极与行业组织进行互联互动。行业组织参与教育,强化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和关注,能带动企业提升校企合作积极性,助力产教融合长效发展。

(二)体现地方特色,服务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会培养较多应用型人才,积极体现地方特色,助力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能凸显高职教育的社会效应,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能使企业积极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关注,高职院校应主动出击,寻找产教融合的新路径。高职院校主动走出去,通过政府部门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能通过相关行业和企业了解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此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合理性。高职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强化对人才的全方位服务,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相关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积极实践,与企业优秀员工进行沟通和互动,这有利于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就业规划。走出去了解时代发展变化时,也要积极邀请行业和企业走进校园,共同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并邀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教学指导,监督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学校和企业必须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促进产教融合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提升。故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完善毕业生追踪制度,与相关用人企业进行长期沟通和交流,能了解人才就业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意见与建议。相关建议能帮助企业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助力教学方向和教学理念拓展,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我国推动产教融合已有多年,但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才能使高职院校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才进行服务。虽然高职院校在过去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但随着区域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其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变化,根据相关需求助力产教融合,能凸显高职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且,高职院校可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奠定良好基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积极融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长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完善评价机制,创新融合模式

产教融合过程中,行业组织积极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引领产教融合,吸纳高职院校教职人员参与行业组织活动,能完善教师的信息来源,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行业相关动态,从而为校企合作奠定扎实基础。行业组织可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加强对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评价,并将相关评价作为重点工作,切实推进学校和企业深入合作。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更倾向于选择大规模企业,行业组织可积极将中小企业进行联合。联合中小企业共同与学校进行深入合作,能对订单式培养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也能使人才有更多选择,并以此推动行业积极发展。例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获取资格证书,能有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也能使学生加强对行业变化的深刻认知与了解。通过行业组织引领,校企合作能迈上新的台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革新,企业也应认清形势,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能招聘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会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的高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法》,接纳相关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到企业中实训与实践。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用工需求,强化人才培养,均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产教融合主体包括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等多个方面,必须积极理清其中存在的复杂关系,保障不同主体的利益,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供求关系不平衡状态,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能优化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也能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中的话语权。例如,高职院校应积极根据企业建议优化课程内容、教育目标、考核标准等,以此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率。

(四)创新培养目标,完善监督体系

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构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才能为企业提供稀缺人才。因此,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积极更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招聘要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提升人才培养目标革新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例如,学校和企业应积极加强沟通和互动,由企业引导学校了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因此也要对其展开针对性培养,确保学生在熟悉领域中进行深耕,能有效提升教育的灵活性和系统性,也能助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不断增强。虽然素质教育的发展使高职院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但高职院校的实际师资力量有限,可适当聘请企业专家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对学生展开不同层次的培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优化培养目标后,各方也要积极加强对产教融合的监督和管理。进行监督管理,能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与义务,细化产教融合管理条例,确保产教融合质量和效率提升。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共同加强对产业与行业的深入研究,积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优化和转型。政府需要对企业和学校进行全方位评估,了解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特色,才能科学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政策倾斜,提升产教融合的关注度。例如,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状态的全方位动态跟踪,通过动态跟踪,能总结相关经验,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疑惑点,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方位掌握。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关乎行业发展,积极加强对产教融合的重视,能助力学生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了解,更能通过实训和实习提升高职教育实践比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与行业进行互动,能切实了解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能力。高职院校通过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联合互动,能了解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相关人才。产教融合不断深入,能助力地方经济更好发展,也能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难问题。虽然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相关合作模式已经开始得到优化和创新,仍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才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1):1-9.

[2]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術教育,2019(07):86-92.

[3]郝天聪,石伟平.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教育研究,2019,40(07):102-110.

[4]李玉倩,陈万明.产教融合的集体主义困境:交易成本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9(09):67-73.

[5]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5):81-87.

[6]祁占勇,王羽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变迁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05):40-45+76.

作者简介:

赵岳,1986年12月,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教育管理,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王喆,1987年10月,女,汉,山东省青岛市,硕士研究生,讲师,国际商务,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产教融合市场经济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