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摘要:高校资助主要是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对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而言,要想将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做好心理学准备。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高校资助运有效性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高校资助育人的意义,其次对其低效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建立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体系;培养贫困生的主体认识;重视贫困生的心理诉求;培养贫困生的积极性四条措施,来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157-02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SJB413);2020年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DJSZJY105)。
高校扩招幅度越来越大,高校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贫困学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贫困大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我国高校围绕贫困大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经济资助措施,促使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现阶段,传统的经济资助模式无法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资助育人,从原本的经济资助转变为经济和精神共同资助育人,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心理学角度将学生创造性发挥出来,进而使高校资助育人实现有效性。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意义
(一)帮助困难学生
高校资助育人的任务是不能让经济困难成为学生接受平等教育机会的阻碍。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以国家、学校、社会和学生为主体建立四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继续接受高校教育[1]。
(二)加强思想教育
大学时期对于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十分重要,因此,在这一期间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立德树人基础上,建立物质、道德、能力与精神相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促使贫困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三)培养积极人格
心理健康与外界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人格,利用积极的价值导向进行思想教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注意学生能动性的培养,将学生的心理资本充分挖掘出来[2]。从心理学角度开展高效制度育人工作,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培养积极人格,健康成长。
二、高校资助育人低效现状
(一)人文关怀不到位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内涵比较丰富,但是在实际开展资助工作时,价值定位出现了偏差,过于重视经济,忽视了精神资助,强调资助育人外在的主导价值,对于资助人本身内在主体价值有所忽视,同时忽视了对个体精神需求的满足,资助体系无法体现人文关怀[3]。尽管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会使学生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果被大大削弱。
(二)经济与精神认识不足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助体系,能够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不仅需要经济资助,还需要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大部分高校在资助贫困学生时对这一帮助有所忽视,只为其提供经济资助,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不够尊重,使得资助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无法发挥出来,没有起到资助育人的作用[4]。
(三)学生自我鼓励培养缺乏
我国高校通过外部激励渠道来完成资助工作,外部力量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外部力量并不足以起到资助育人作用。这是由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注意激励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励方式不够科学,无法利用外部力量使学生发生内在改变。
三、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的心理学路径
(一)建立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体系
首先,明确资助社会价值与育人人本价值关系。在对贫困学生资助时要注意其情感和尊严等方面的追求,加强精神沟通,教育者要体现人文关怀,资助育人也需要将其中的道德和人文价值体现出来。对此,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资助育人机制,将人文关怀贯穿其中,同时改进资助中不合理的做法,避免其中出现功利性的资助现象。建立隐性资助模式,在保障贫困学生隐私和尊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和信用制度为学生提供资助[5]。
其次,通过对贫困学生资助偏好调查可知,贫困学生更倾向于奖学金与勤工助学的资助,对于无偿性的资助并不愿意接受。对此,高校可以设置不同的资助方式,尊重学生自立自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竞争、自主选择的机会。
最后,为贫困学生提供精神资助需要充分考慮其心理接受能力,在满足其个性情感需求的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为其提供精神资助。以人为本的资助模式,不仅能够将资助育人社会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进而产生感恩心理。
(二)培养贫困生的主体认识
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需要将贫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出来,激发其主体认识,对贫困学生要有责任心,尊重其自主性。贫困学生需要了解自身价值,将内在能动性激发出来。对此,高校需要改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将自己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指挥性转变为服务性,将权威说教转变为平等沟通,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要强调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两手抓,强化对贫困生的情感关怀,准确把握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常州大学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校要求辅导员每学期与资助对象深入沟通,对其家庭情况和具体困难深入了解,并介绍最新的资助政策和资助措施。学校和学院经常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召开座谈会,鼓励同学们自强自立、努力学习;每年评选自强自立大学生模范标兵,在学生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且建立全面有效的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体系,重点关注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常年坚持对困难学生的走访和送温暖工作,了解其家庭困难情况,帮助解决其生活问题。
(三)重视贫困生的心理诉求
贫困大学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同时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以及情感等方面也都面临着困境,尤其是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大,价值观多样,贫困学生本身的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对此,高校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注意贫困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开展精神教育,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树立健康的心里状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获得更多积极的心理教育。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贫困学生心理需求进行全面的关注,这就需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完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贫困学生而言,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目前的高校心理教育而言,作为重点关注群体,高校对贫困学生的隐私保护不够重视[6]。而且,由于贫困学生本身没有强烈的求助愿望,导致高校对其资助不到位,这就需要高校利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收集相关信息。学校每学年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测试及问卷调查、专题座谈、跟踪反馈等掌握的情况,科学分析家庭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普查筛选贫困学生,了解贫困学生心理状态,在保护学生隐私并维护尊严的基础上,让其感受到资助育人的尊重和关爱,从心理上能够接受这种关爱。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疏导功能,帮助困难学生消除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四)培养贫困生的积极性
高校资助育人不仅需要让贫困学生能够完成学业,同时还需要以长远的目标关注学生成长。将贫困学生成长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实现自我激励。高校需要在保障贫困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重视培养贫困学生内在潜力,发挥其内在成长动力。
当今社会,贫困学生越发渴望成功。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渠道,实现外部激励,并通过提高学生价值感来实现内在激励。首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正面评价学生能力提升行为,帮助贫困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其积极加入社会实践和创业就业活动中。其次,在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基础上,对学生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促使贫困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激励,高校可以通过幸福课程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培养积极人格,促使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贫困大学生可以在高校扩招的基础上改变命运。高校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育人服务,让贫困学生能够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有助于贫困生实现自我价值。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为师生提供了交流平台,教育者从人文关怀角度上关注贫困学生成长情况,为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淑珍,符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03):72-75.
[2]杨英.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07):172-173.
[3]高阳.试论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效性的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32):195-196.
[4]朱颖妮.高校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育人角色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8,151(35):80-81.
[5]孟国忠,农春仕.论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6]于虹.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學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J].求知导刊,2018(22):59.
(荐稿人:周宁,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