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2021-09-10 18:13吴小露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吴小露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落实德育教育,这是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教育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道德观念,班主任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将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阶段,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尊重学生,建设和谐班级

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将学生放在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教师才可以平等的与学生交流,从而提升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对于学生做的好的地方,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疑惑的地方,班主任要及时帮助解答。让学生信任自己的班主任,感受班主任带来的温暖。而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很好的唤起了学生的自尊心,鼓舞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养成努力学习,勇敢坚强的性格。从而拥有强大的内在精神,成长为社会主义好少年。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会延伸到整个班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尊重,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班级氛围。小学生在校期间与班主任接触最多,面对班主任常常处于防备的状态,难以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教育教学的效果就难以达到保证。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对整个班级环境的营造,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从而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

二、言传身教,提高自身修养

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向师性,所以,班主任想要在教学管理上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有必要做到及时总结,做好对自我的反思和审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指路人和引领者,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校期间难免会犯错误,这个时候有的教师可能会采用较为激进的处理方式,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向上、富有趣味性的平台,培养学生更开阔的心胸。对于小学生来说,师生之间良性的沟通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敞开心扉,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这对教师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要有耐心,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朋友,从点滴小事入手,成为学生可以学习、参考的榜样。

例如,面对班级的卫生问题,教师如果看到地面的纸屑就捡起来,班级大扫除的时候,与学生一起进行卫生的打扫,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德育活动

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工作,可以依托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这样能够增强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举例来说,班主任可以设定一个主题,在班级内开展主题活动,比如,消防演习、交通指挥表演、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等等。学生通过表演和演讲的形式,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示了自己,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满足小学生爱表现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小学生具有好胜的特点,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像红歌比赛、大好河山绘画比赛、黑板报比赛、拔河比赛等等,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丰富他们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潜能。班主任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道理。最后,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德育知识,三月可以带领学生去植树,五月可以带领学生去福利院做义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这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进行家校共育

父母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小学阶段的学生经历较少,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因此,教師有必要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保障。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如何教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面对不同阶段的儿童,他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往往都有着很高的期许,但是不一定有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家长实质性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其次,有的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并不能够完全认同,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耐心细致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解释学校教育的理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家校之间才能实现有效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例如,班级的小米同学,最近上课时常瞌睡,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小米给自己定了一个较高的期末目标,这本来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没有正确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晚上在家学习,白天上课瞌睡。因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并且与家长一起针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了培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天真烂漫,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班主任良好的管理对优秀班级的建设有着决定性的联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成为班级学生成长、学习的引路人。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养成较高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国华. 回归初心 以德育人——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10):51-51.

【2】黄丽. 探究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的有效建设[J]. 名师在线, 2020, 000(013):P.36-37.

【3】汤茂容.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有效开展[J]. 人文之友, 2020, 000(003):221.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排头校区 36400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