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溪
摘要:教育属于带有目的性的社会活动,它可以促进知识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培养,所有教育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在进行着。美术教学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学习美术,是可以对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可以促使情操的陶冶,对培养出学生们健全的人格有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培养,任何的教育都是以培养为基础开展。其中,初中美术在对学生培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初中美术教学过程,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对美的感受、创造美的技能。同样,它在培养情操、发展智力、培养健康人格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新美术课程的标准实施,我国对美术在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挑战。因此,初中美术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灵活地采用花样式的方法教学和不一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兑现美术教学的目标,提升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开展贴近生活的教学,缩短与美术的距离
艺术来自生活,成功的艺术都来自于生活中的实际影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老师们应该开展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而不是和实际生活脱离。老师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来选择切入点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开展,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学生不喜欢动脑筋,以模仿别人的绘画为主,因此才会产生很多的相似的绘画作品。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突出自我、敢于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绘画作品中,让作品有创新的同时富有自己的灵感。举两个例子来说,第一,在“素描静物”教学里,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身边事物进行筛选,作为素描对象。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引入到新课题里,让学生互相对老师这幅作品展开评价和讨论,在此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素描写作技巧和要点。在美术教学中,由于素描知识这课题相对枯燥些,为了使学生对学习素描产生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物体形态和认识阴影变化,老师应该把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主动结合生活来学习素描,也好实际掌握了形体和光线的变化。贴近生活,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来了,又能缩短学生与美术创作之间的距离,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亮点,使生活与美术的结合度更高,进而使学生在美术的熏陶下,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第二,在学习第四节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老师并不是一上来就教画国画的技巧和方式。而是给学生先讲解有关于国画方面的基础知识点、以及一些历史背景和著名作家。学生都仰着头像是在听故事。老师讲解这些,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国粹。所以,具备好的教学环境还是远远不够,优秀的美术创作,著名知名作家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需要搭建起学生和美术学习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运用电子白板技术,突出教学的人性化
各式各样的美术类作品都是由人们创作的,所以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尤其是国内外古今美术的杰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和意志力等特征,需要学生的深入挖掘。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使用的书籍或挂图来呈现美术作品,这是比较单调的,而且作品的空间存在形式不能表现出来,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见,这种表现形式是欠缺美感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对审美观的渴望,更不能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寓意。随着美术教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老师应让电子白板这个软件得到更有效的应用,从互联网上精心挑选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章创建所需的素材资源文件夹,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挑选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为了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深的了解,老师可以使用3D、4D的空间技巧,让美术作品全方位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观察到每一处细节,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进而欣赏到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教授古代的书画时,老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这个软件对花鸟图和花鸟画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来分析画中的不同点,然后向学生展示云霧景观和绿水青山,并对绘画的发展历史进行讲解,再去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索、欣赏,从而讲出自己收获到的心得体会。通过使用多媒体方式演示,学生可以在细致的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美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来表现不同的视觉冲击。进而激发出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促进合作意识,优化教学方法,对创新作品进行鼓励性评价
以小组教学和小组活动作为主体,促使学生在互动和合作的教学过程中能共同进步。在美术教学中,首先需确定共同目标,把集体教学精简化,留出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小组活动,体现出组长的领导作用。老师要根据学习的情况给每个小组提出建议并给予帮助,并在小组中详细的演示出来,为促进各小组学习目标的落实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代笔。也有利于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把美术学习方法牢记在心。另外,掌握实践中的技巧和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提升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和肯定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创造力的强烈渴望。同样,评价之前,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思考的过程讲解出来。因为美术属于智力活动的一种,它有思维能力,也有表达能力。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之外,也要鼓励学生要多展示出表达思维的过程。学生把作品完成后,老师不妨再鼓励学生说说一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因此,可以把美术创新看做是一种更自觉、更自我肯定的体验。教师不应根据学生的形象来评判学生,而应尊重他们的创新寓意,一幅让你感兴趣的创作就是好作品。
四、结语
总之,想要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美术老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不断研究和创新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还要在教学期间及时关注初中生们的兴趣点,让美术教学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萍. 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C]// 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7.
[2]党咏琪. 如何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J]. 中外交流, 2017, 000(046):283.
重庆市云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重庆市云阳县 4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