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一框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紧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推动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治》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这一单元的主体内容,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能力目标:懂得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责任的来源。
2、难点:学会感恩,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五、教学方式
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教学内容
认清目标,预习教材并完成“学乐云”平台上自主预习部分的内容。
2、学生活动
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课前预习,完成自主预习部分,以平板竞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师活动
在“学乐云”平台上了解学生的学情,查看学生“错题集”,指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二)课堂探究
1、导入环节:视频《中国人的二十四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国人的二十四小时》导入,说明各行各业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这就是责任与担当,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有效扩展课程含量,直观展示,激发兴趣。
交流与分享:学乐云“预习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学乐云”平台“作业反馈”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通过“错题集”了解学生易错题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展示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学乐云”数据分析,高效掌握学生思考状态。
活动:快速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让学生说明各行各业的责任,理清责任的来源,同时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热情。
探究与分享:抗震救灾救援现场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生活中你我他的角色和責任,需要大家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培养学生全面理性看待问题的思维,提升合作意识与能力。
5、分析与归纳:图中人物努力工作为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提炼、归纳知识,了解我们应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6、引申与拓展:向英雄致敬、寻找身边最美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抗击疫情“最美逆行者”的临危逆行、精诚抗疫,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布置课后拓展作业:号召学生“寻找身边最美的人”,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小结与归纳:关键词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关键词,让学生梳理,总结、归纳本节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未来寄语:习近平对青年的寄语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认识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积极担当责任。
(三)巩固练习
1、教学内容
完成学乐云平台上“堂堂清”部分的训练提升题。
2、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3、教师活动
教师点评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在习题训练中,特别要注意限时训练,通过限时提高学习效率。
七、学习反馈
1、学生活动
平板上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教师活动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展示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加深对 “温故而知新”的体会。
惠水县第二中学 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