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花
摘要:随着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培养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统编教材的使用,在教学方面的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于死板的教学模式要及时创新,提高有效教学的运用效率。用发展的、动态变化的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与入门课程,对于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培养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势不可挡。本文对灵活运用统编教材,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的运用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灵活运用;统编教材;培养;小学生;基礎素养
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于统编教材,教师开展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当下的教学模式,对统编教材教学模式的研究有限,学生的素质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本文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将其与基础素养进行结合,期望有效地弥补统编教材教学中教学研究的缺陷,并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将培养的目标着力于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学习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当今我国在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基本处于领先的地位,我国各行各业对于学习科学技术的运用已经较为成熟了,将信息科学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技术的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将信息科学技术与语文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将基础素养直接体现出来。把信息科学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教学辅助作用,在促进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进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父亲、树林和鸟》的教学中,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此有关的影片、音频、短视频、或者图片,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如同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轻松愉悦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有情感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在最大程度上可以达到共情的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提高课文的掌握效率,在经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后,学生对感恩也有了认识,这对于学生基础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中,使得学生手写文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种类繁多的输入法逐渐地代替了手写。虽然学生在电子产品中文字输入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学生在书写方面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处于逐渐退化的状态[2]。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相应的做出一些创新与改变,结合生字的特点和特征,在教学中利用分散记忆的方法,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字进行有效记忆的能力。在进行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猜谜语、图片教学法等等进行高效的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基础素养。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不懂就问》一课的课堂教学时,学生通过对象形文字的学习,逐渐地感受到汉字所要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对于生字教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对汉字演化的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猜字的游戏,或者举办“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生字的学习,进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让生字学习的课堂变得活跃、轻松,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当结合实践教学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作为语言课程的基础学科,教材内容的学习是很重要,但是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只将目光落在教材内容上。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进而提升学生的基础素养。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环境因素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对自然中花草树木等的实际观察,切实地感受大自然所孕育的生命,深切的感受在春天里万物复苏的氛围,在经过实际的感受与体验之后,对于作者要表达的含义也就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与记忆了。
四、增加学生阅读的积累量
阅读是小学生扩展思维与扩展眼界的最好方法,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更好地熟悉与理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围绕主题进行阅读拓展,也可以紧紧围绕已有的阅读素材进行基础的阅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引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第六课《泊船瓜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诗词展开学习时,要进行逐字逐句的学习,对于文中的每个字都要进行仔细的品读,所以对于文中的每个字的细节都可以进行品味[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首诗的教学时,可以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拓展教学,与这首诗在情感上具有类似的诗还有《春望》、《静夜思》等。拓展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泊船瓜洲》这首诗的主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改推动的发展要求下,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被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越来越多的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树立自主學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对课文能够进行阅读,并分析和理解课文的含义,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基于小学生特有的设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能力进行有效教学,进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能进行遏制,鼓励学生积极成为一名知识的探索者。
六、实现课本教学灵活化
基于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第一步。统编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对于主体的一致性和内容的灵活性把握的比较好,因此,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课后的练习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点语句和段落进行解析与品读,进而在教学中实现课本教学的灵活化。统编教材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究锻炼也是较为重视的,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通过不同的思考思路、不同的思考角度以完成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珍珠鸟》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在文章的结尾处,可以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总结与提炼。对于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直言对珍珠鸟的爱意,但是在对文章阅读的过程中,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可以发现作者对珍珠鸟的疼爱与怜惜之情。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细腻的表达手法与直抒胸臆相比更加值得学习与借鉴。在自主探究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蕴含表达对珍珠鸟情感的语句,进而找到作者进行写作的顺序与思路,在对语句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情感进行了深刻的体会,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融入基础素养的课堂才是具备了人文素养的好课堂,在教学中同时教会学生做人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基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基础素养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
备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活”用统编教材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基础素养的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8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念.探究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10-11.
[2]夏秀蕊.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124-125.
[3]张炜.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新价值与新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