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98例临床探究分析资料为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依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9例患者,实验组49例患者。对照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实验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探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影响。结果:经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对照组患者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更高于实验组患者,组间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从近年来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早期检出率来看,与常规心电图仪相比,动态射频心电图仪具有更好的心脏病临床早期治疗效果,且具有早期检出率高、检测分析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这对促进心脏病患者健康治疗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这种检查和治疗方法在医学临床研究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研究价值。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探究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7;R540.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28
冠心病(CHD),俗称急性心肌性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侧心脏内胆固醇和各种必需脂肪酸过度蓄积,导致患侧心脏周围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1]。冠心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其主要临床疾病包括早期临床症状,以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为主,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直接导致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甚至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是急性冠心病患者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目前临床检测主要是通过心电图。本文就早期常规影像心电图和早期动态影像心电图对急性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的重要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的98例临床探究分析资料为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依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49例患者,对照组49例患者。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1.2方法
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患者联系起来,为探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如何接受心电图影像诊断检查的具体治疗方法。检查前三天,两组患者停止服用各种药物,并尽量避免在检查过程中进入磁场强的环境。
对照组49例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应取仰卧位。在临床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始终注意保持稳定和适度放松。在检查过程中,通过应用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对患者进行连续扫描,控制器的增益速度为10mm/mv,纸张的扫描速度控制在25mm/s,为了有效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患者只有在心电图基本连线稳定运动时,才能进行同步随访检查和诊断。
实验组49例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该采取坐位。在进行检查前,医务人员应该先用适量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活动电极的放置部位,并将活动电极紧贴患者肋骨或左胸骨;然后同时使用一线制系列动态微波心电电磁检测仪进行电极检测,要保证活动电极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活动电极带来的电磁干扰,影响正常检测结果。闪存卡使用记录盒应直接放在每位患者的背部。同时,为了尽量减少各段高度差对ST段的不利影响,需要对多段位置差的心电图同时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记录,对于患者的监测应持续24小时。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患者监测的数据进行整合、总结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主要指标为:室性早搏单发、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速、房性早搏单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对照组患者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更高于实验组患者,组间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终身慢性病之一,该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受阻所致。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异常升高是其典型的临床特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延缓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3]。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准确率较高。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创伤,操作复杂,检查费用高,所以大多数患者不愿意选择,其应用也相应受到限制。心电图是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选择的检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无创等优点。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有相应的差异。为了进一步确认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本文开展了此次查询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新增冠心病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主要与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快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关。本文分析主要采用主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常规心电图综合检测早期冠心病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从近年来早期冠心病患者慢性心律失常的早期检出率来看,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更好的临床早期治疗效果,具有早期检出率高、检测分析结果准确、操作更简单三大优势,对心脏病患者健康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检查和治疗方法在医学临床研究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万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3):P.74-75.
[2]柴祺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第20期:2787-2788.
[3]张丽霞,潘双花,何英平.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0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