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筠 余婷婷 廖丹璐 刘光玫
摘要:“融媒体”概念是一种新兴概念,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链接点多、互动加深等诸多特点,高校思政共建共享平台研究显得尤为紧迫,由于教育思想的落后、改革力度不够、缺乏专业团队管理、缺乏平台搭建经验等一系列问题,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在价值灌输、行为研究、运行机制、内容涵盖等诸多环节面临困境。在融媒体这把“双刃剑”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路径研究,将通过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完善融媒体平台的顶层设计,借鉴平台搭建经验,解决新旧媒体兼容问题,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血液”,加强对融媒体高校网络思政平台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内容的正确性和实效性,创建共建共享机制,从过程中让大学生积极共建、充分共享,从而更容易接受、深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融媒体”作为一种新兴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早在2014年中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提到了要全面加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而高校网络思政平台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用全局的观念和系统的思维谋划改革,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的代表之一,作为兼具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媒体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毋庸置疑要全面、深入地加强改革,创新媒体发展传播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路径,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融媒体视域下的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平台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同时网络讯息的开放性和虚假等不良属性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融媒体”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对传播内容进行更深程度的筛选,从源头上提高了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质量;共建共享机制从过程中让大学生积极共建、充分共享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融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面临的困境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受到区位经济条件发展制约,呈现出明显的区位差异、真虚差异。
(一)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存在区域条件差异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9.8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7%。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了21%,这体现了建设高效的高校网络思政平台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
重要性:线上思政平台是对线下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迫切性:学生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建设网络思政平台的迫切压力;必要性:建设网络思政平台是规范网络道德标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手段。
(二)城乡差异:城市和农村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存在发展程度差异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还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79.8%。随着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也在快速缩小,但这个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平的。
广西区内同样存在着城乡之间发展程度的差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共77所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发展较为完善的还是处于南宁和桂林的高校。其他城市高校虽然都有网络思政平台起步建设,有些高校甚至发挥地方特色,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但整体而言,南宁和桂林等经济更发达地区高校发展水平仍然领先。
(三)真虚差异:线上高校网络思政平台的指标效能与线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的作用的实际效能存在差距
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基本囊括了网络思政平台的任务和功能。但在网络思政队伍培养、创作和丰富网络文化产品、师生接触和接受平台过程中,线上思政平台预期成果指标过高,线下实际效能往往达不到预期。归结其原因,网络思政平台没有完全考虑到师生对网络的接受度不同,不能因材施教、内容形式单一,导致线上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
纵观网络思政平台建设优秀高校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网络思政平台建设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平台内容和队伍建设经验共享,共同形成了一套建设模式,达到互利共赢。总结其三点经验:
(一)融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的主体构成来源:学校党委;基层分党委、分党支;各级学生会及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个人等。
(二)融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的主体角色边界:学校党委宏观领导下的、各基层党委、党支部中观把握、各级学生会及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及学生个人微观参与的制度化非均衡型运作。
(三)融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的主体职能分工:学校党委;基层分党委、分党支;各级学生会及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个人在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的职能配置原则性清单,以达到平台运行过程的“可视化”。
通过构建从上到下的一核多元管理体系和从下到上的意愿清单传递机制,真正发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比如让学生在网络上票选喜欢的内容、发表评论、留言、转发等,让好的内容在平台快速传播;内容上则可以选用经典红色电影、电视剧、红色动漫等二次创作的形式。
组成高校网络思政联盟,并积极进行市际、省际平台建设经验交流和人才流动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融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SZ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