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O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0 07:22隆海荣
关键词:设计说明听力环节

隆海荣

摘    要:以语言输入为驱动的传统英语教学IO(Input-Output)模式(输入—输出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或者出现“哑巴英语”现象。借鉴母语学习模式,初中英语教学可采用OIO(Output-Input-Output)模式(输出—输入—输出模式),还原语言学习原生态,以实现“学生学习主动、课堂教学生动、知识自动生成”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英语听说教学;OIO教学模式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说摆在首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中,听说教学都放在每个单元的首位。这充分说明听说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需要,也是有效完成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

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受非母语等多因素的制约,往往以语言输入为驱动,采用的是单纯的IO(Input—Output)模式(即输入—输出模式):学生接受外界大量的先期输入,然后通过其自身学习转化,再进行语言应用输出。这一模式确保了外来语言学习的快捷性、准确性、有效性,但容易导致出现两方面的不良倾向:一是由于外在需求动力不足,前期大量的输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二是自身转化能力不足,使得语言输出不畅,最为典型的就是出现“哑巴英语”现象。

反观我们的母语学习,一个婴儿学习语言,不仅依靠外界大量的语言输入刺激,还依赖大量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输出需求,正是这一需求驱使他去学习。小孩子不认识汉字,也不会拼音,但这不会阻碍他与别人沟通交流。由此看来,原生态的语言学习,不仅需要大量语言输入的刺激,还需要大量语言输出(如“语言使用”等)的驱动。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尝试引入OIO教学模式。

一、OIO教学模式及其操作路径

OIO教学模式,是以语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即常说的“以说促学、以写促学”。它以先期语言输出(Output)驱动或者牵引语言输入(Input),经过生成转化再进行语言输出(Output),简称“OIO教学模式”[1]。OIO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语言输出既是驱动和牵引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的手段,又是学生课堂学习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它既作为“任务”有效驱使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作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英语使用和交际的能力,杜绝“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

OIO教学模式下的语言输出主要是指听、说、读、写活动,它是动态的过程,不仅仅指学习者产出的语言,也包括学习者产生的语言活动。该模式下的语言输入通常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学习文本,包括文本词汇、语法,文本结构等。具体如图1所示。

二、OIO教学模式下的听说课设计

以下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中的Section A 1a-2d听说课教学为例,阐述OIO教学模式的运用。这一单元是初中学生学习一般过去时的开启单元,Section A 的话题是围绕school trip的活动内容,以听说的方式展开。

第一步:Output(语言输出)

1.呈现一张学生班级秋游的集体照,让学生以free talk的形式,描述一下这张照片的内容。接着,在照片下逐一呈现下列问题:

(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2)Did you see any plants?

(3)Did you ride a bike in the park?

(4)Did you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 with your classmates?

(5)Were the foods delicious?

[设计说明]照片来自学生的生活,且内容与单元话题紧密相关。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意愿。同时,学生从开放式表达过渡到在老师提供语言表达支架情况下的半开放式表达,学习活动自然地落实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这能够使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实现第一次口头语言的输出。

第二步:Input(语言输入)

【任务1】呈现教科书上的1a的插图, 根据图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对应图片的语言表达(图1对应的英文表达内容),然后创设如下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操练中,运用这些目标词汇:

Carol(图片中的人物名字) enjoys spending weekends on the farm. What can she do there?

【任務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完成图2中相关动词过去式的学习,然后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进行pair work:

Carol had a school trip on the farm yesterday.

A: Did she ride a horse there?

B: Yes, she did. She rode a horse. (或:No, she didn’t. But she milked the cow.)

教师逐一呈现图片中a到f的各个部分,学生两人一组,一个问,一个答,来操练“Did she…?”这一问句。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巩固图2中相关动词过去式形式以及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

[设计说明]OIO教学模式下的语言输入,通常指教师以讲授形式解决课堂上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点的问题,该环节教师的主导性比较明显。

任务1是为了呈现这节课的生词。教师通过录音音频领读或自己示范领读,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生词的读音;借助图片,引导学生领会生词的含义;借助问题,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运用新学单词,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重点词汇。

任务2是为了呈现相关动词的过去式,引导学生关注动词过去式的形式,并结合目标语句(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以pair work的方式操练这些动词过去式的表达。

第三步:Output(语言输出)

利用听力1b的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听力对话的情境。然后呈现如下听力教学的任务:

1.听力训练。呈现表1内容,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完成相应内容的填写。

2.让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进行答案核对。

A: How was Carol’s school trip?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id she ...?(同时呈现1a插图的内容)

B: Yes, she did. She… / No, she didn’t. She didn’t ...

3.根據表1内容,以Carol’s school trip yesterday为题做一个30字左右的口头report。(给出主题句)

Carol had a ________ school trip on the farm with her friends yesterday.

[设计说明]在该语言输出环节,听是为了说,说是检验听的效果。因此,在听力教学环节,表1任务的设置,是为学生后面顺利地说做准备。接下来的听力答案核对环节,进一步呈现这节课的语言教学重点——一般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让学生在pair work口头交际过程中,反复运用这个知识结构,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对这个知识的掌握。口头report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梳理听力环节的语言内容,同时全面地理解一般过去时的表达。OIO教学模式下,语言输出中的“说”,往往不是简单的单个词或一个句子地“说”,这里的语言输出,是指实现有语境、有语言连贯性和逻辑性地说。而听力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实现了语言输出的有效性。

第四步:Input (语言输入)

1.课件呈现教科书上的两张图片(如图3、图4)口头提问:

(1)What is Carol doing in the pictures?

(2)What do farmers usually do on the farm?

[设计说明]两张图片和两个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2a-2b的下列生词:talk with the farmers、grow strawberries / apples、pick strawberries。

2.创设听力情境:Carol is talking about her trip on the farm with Tony. 让学生听对话并完成教材上2a和2b的任务。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有目的地实施听力、重点词汇或句式的教学。有效的语言输入教学(即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为后续的听力教学扫除语言障碍,确保听力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第五步:Output (语言输出)

1.学生听录音,补充表2中画横线处的三个问题,并简单写出答案。

2.根据表1内容和表2中问题的答案,以“Carol’s school trip on the farm”为题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给出开头句:

Carol had a ________ school trip on the farm with her friends yester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这个单元,1b、2a、2b的听力内容是连贯的。表格形式的任务单,有助于听力教学环节的有效语言输出。写作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两则听力对话形成一个整体认知。由听到说,再到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增加。两个听力环节设计的表格,为学生顺利地写提供了足够的语言支架;把支架串起来,让学生系统感受这节课的语言重点知识——一般过去时的表达,包括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在写的体验中感悟语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六步:语言输出(Output)

1.结合同学写的短文,开展小组讨论:“When we talk about a trip, what questions do we usually talk about?”以疑问句的形式呈现每个组讨论的结果。(At least four questions each group should represent after their discussion.)

2.通过西沃软件,现场扫描两篇学生写的短文,请全体学生边读边想:短文中,回答了以上讨论问题中的几个?

3.结合学生讨论,课件呈现如下问题:

When talking about a trip, we usually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ere and when did we go?

(2)Who did we go with?

(3)How was the trip?

(4)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then?

(5)What did we do there? How did you like it?

4.学生大声朗读2d的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两遍,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标出自己不会读或不理解的词句,想一想对话中谈到了课件中的哪些问题,并圈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语言输出,一方面以口头形式检验了之前写的内容,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运用;同时,结合同学们自己写的文本,讨论如何谈论一次旅行或郊游,梳理谈论这个话题的问题思路,为后面2d 的学习理清了思路。学生在朗读2d的对话中,初步感受对话的内容以及语言的重、难点,同时又能验证上面讨论的结论。语言输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七步:语言输入(Input)

(1)学生呈现在朗读中圈出的不会读或不理解的词句。

(2)播放对话录音,学生跟着录音朗读,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教师就学生圈出的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以朗读、造句等形式反复操练这些重、难点知识。

(3)两个学生一起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设计说明]对话中的生词和特定表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评。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會读或不理解的词句,是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语音语调和语义;跟着录音读,是引导学生模仿;对学生圈出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评,能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去理解。在讲解语言知识点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找到的疑难点之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拓展相关背景语言知识的讲评,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后,学生通过模仿录音解决语音语调的问题。学生再进行role-play,就能够把对话中需要的情感态度合理地表现出来。

第八步:语言输出(Output)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表3。

2.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内容,跟同桌(或两个同学一组)口头编写一则对话,谈论各自的旅行,再分组展示对话。

3.呈现任务:

你美国的笔友Jim来信询问你五一假期的情况,请你根据表3的内容,给他写一封50字左右的e-mail,向他介绍My trip in Spring Holiday。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Jim,

I am happy to get your last e-mail. From your e-mail, I know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y Spring Holiday. Now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it. It was

Yours

Li Hua

[设计说明]这节听说课,从听力任务开始到2d的对话,都是围绕表格中的问题展开的。有了前面听力相关环节内容的铺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表格,以再次巩固已学知识,而且在语言表达上,学生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拓展。根据表格自编对话,表格的内容为对话的编写提供了足够的语言信息,且2d的对话为学生编写对话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形式范例。对话编写展示后,学生大脑中对my trip 会有充分的信息量,基本就能水到渠成地完成e-mail的书写了。这就是通过写来生成语言,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出。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既能达成教师预期的目标,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语言水平实现更高级的语言表达。

三、关于OIO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通过一个学期在听说课中引入OIO教学模式的尝试,笔者发现,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听、说、写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给笔者带来了如下思考:

(一)围绕让学生主动“充分听、大胆说”来设计听说课

让学生实现“充分听、大胆说”,这是听说课的主要方式,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传统灌输式教学中的被动“听、说”转向以任务驱动为主体的主动“听、说”,是OIO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虽然在前期的听、说过程中,学生可能由于知识储备的缺乏而不敢说,或者说得不够准确,但正是这种“不足”,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勇气,也可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从不知到知的学习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语言输出是OIO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驱动力

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中,输入是教学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在OIO教学模式中,输出同样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有多次语言输出,但每次输出的侧重点不同,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课开始时的语言输出,主要起到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作用,为新的知识输入做铺垫;结束时的语言输出,主要起巩固所学新知识、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变通能力的作用,为新一轮的输出打基础。因此,不同环节的语言输出,需要学生用不同的思维能力去完成。但无论何种形式的语言输出,都需要有意义、能解决交际问题且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有相似性。

(三)在OIO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OIO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的“输出、输入、输出”都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实现的,尽管有传统教学手段的影子,但语言输入对完成最后的语言输出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主导性的。因此,听说课的语言输入,要注意如下几点:(1)可理解性,即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重、难点语言知识时,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展开,通过学生可理解的语言示范或是肢体语言来帮助他们理解新的或难的语言知识;(2)有足够的输入量,即对于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不是简单地讲一遍就可以了,而是要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具体的语言表达情境中去感悟体验。

(四)OIO教学模式的语言输出、输入必须有内在逻辑关联性

语言学习是一个富有内在逻辑关联性的整体行为,而不是一个由听、说、读、写随意堆砌的行为。因此,为了实现语言输出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我们必要时可能需要对教材上的任务进行重新设置、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同时,尽管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听、有效说”,但听说是否有效,最终是通过写来检验的。因此,在OIO教学模式的听说课中,特别是在语言生成环节,写显得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春燕.语言输出在英语学习中效果最优化的课程设计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4):5.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听力环节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