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梅
摘 要:早读承接着昨日课堂的延伸和今日课堂的铺垫,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然而高中英语早读课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为确保早读课的效果,教师必须打破以往常规、随意的安排,设计如下创新举措:设定明确目标,布置早读任务;整合课外资源,丰富早读内容;融合多项活动,拓宽早读形式;建立管理机制,评价早读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早读课
早读为英语课堂服务,承接着昨日课堂的延伸和今日课堂的铺垫,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抓好早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容小觑的一步。然而,高中英语早读课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请看下面三个镜头:
镜头1:“老师来了!”似乎总有“密探”通风报信,教室里的读书声随之次第响起,并连成一片。教师离开后,读书声慢慢稀落下去,直至偃旗息鼓。
镜头2:书摊在面前已经有几分钟了,学生甲还是眼神涣散、头脑空白。教师走到他身边,良久,他才有所察觉,开始“轻启朱唇”读起来。
镜头3:学生乙一手托腮一手扶臂,眼光在课本里不疾不徐地漫游,双唇始终保持不动;学生丙急急忙忙地在写着什么,不知是不是在补昨晚的家庭作业。
在高中英语早读课中,以上情景普遍存在,非常典型。早读课成了“早休课”“早自习课”,究其原因,大致如下: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早读课对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缺乏指导或指导肤浅,对早读课的目标任务、内容布置、形式安排没有用心思考过,呈现出一种随意的态势。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无法提高朗读能力、语言能力,而且还有可能滋长英语学习的不良习惯。
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大声诵读,并取得最佳效果?英语早读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正确指导。对此,笔者进行了创新实践。
一、设定明确目标,布置早读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铺垫或巩固,英语早读课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根据具体的要求去完成任务。
【案例1】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第一单元的话题是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第一课时的授课内容主要涉及Welcome to the unit 和Reading两个板块。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由5幅图片和3个问题构成,主要测试学生对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了解程度;Reading板块是一本加拿大的旅游宣传册,旨在鼓励人们去加拿大旅游,并发现关于加拿大国家的更多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铺垫,笔者设定的早读课目标为:
在30分钟的早读结束后,学生要能够:(1)会读课本第1~3页的生词;(2)了解并熟悉Reading部分关于加拿大国家的相关介绍。
于是早读课之前,学生得到早读课的任务为:(1)自读课本第73页wordlist1(by unit)中unit 1第1~3页的生词(共计31个),标注出不会读和读得没有把握的生词(5分钟);(2)跟着播放的音频朗读31个生词(两遍),特别关注前一步标注出的生词(10分钟);(3)自读课本第2~3页的Reading,初步感知文本内容(7分钟);(4)跟着播放的音频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重读、连读等(8分钟)。
[评析]当学生有了具体明确的诵读内容,就可以避免早读时的盲目性、无序性[1]。与课堂教学一样,早读课也要有方向、有目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也可以确立板块目标、模块目标和整本书目标。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忙于动嘴、动手、动脑,“早休课”“早自习课”的尴尬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二、整合课外资源,丰富早读内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把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界定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2]4-5。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英语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积累过程,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是解决方法之一。
在“语言技能内容要求”之“选择性必修理解性技能”部分,《课标》提出:課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不少于10万词)[2]37。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好早读课这个重要平台,整合资源,为学生补充适切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网络、书报、杂志上的热点时文,或者是所教语篇文本的重要背景介绍。
【案例2】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的话题是science and nature。Reading the perfect copy由一篇关于克隆的报纸选文和两封读者来信构成。报纸选文提供了下列信息:英国、意大利开展克隆研究的方法以及人们对此采取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文章最后一段讲到中国科学家为了用于医学治疗,一直在致力于克隆动物的研究。在完成Reading the perfect copy阅读教学后的次日,笔者发放“早读单”,要求学生至少朗读三遍,并思考选文的体裁、主旨、可能来源以及重要词组的意思。“早读单”由问题和选文(刊发于“China Daily”上的“China says it has cloned a monkey using non-reproductive cells”一文)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问题如下: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then answer questions:
1.What is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and where is it probably taken from?
2.What does it mainly talk about?
3.Can you figure out the meanings of the phrases in bold?
[评析]选文是一篇选自某杂志的新闻,报道了中国在生命科学中所取得的突破——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它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延展。选择这样的材料供学生早读,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早读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扩大其阅读视野和知识面。
值得一提的是,适切的早读课外阅读材料还可以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整本书。例如,在教完《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的阅读文本Appreciating literature后,笔者布置学生用两个月时间完成《远大前程》(简写本)整本书的阅读。时间安排在每天的作业完成之后、周末以及早读课的自由诵读时段。
三、融合多项活动,拓宽早读形式
朗读是早读课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这种单一的朗读形式持续30分钟左右的话,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疲惫,导致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新鲜的体验,并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注意力呢?引入站立姿势、交互多种感官、组合立体形式等是不错的尝试。
(一)引入站立姿势
千百年来,正襟危坐一直被认为是早读该有的姿势。其实,考虑到学生每天要坐听八节课,站立早读是个不错的尝试。首先,站立早读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困乏,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其次,站立读书也有益于健康。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早饭过后,学生原地站立朗读或小范围踱步诵读,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早读效率。
(二)交互多种感官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在《训学斋规》中写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为提高早读效果,笔者要求学生调动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协同合作,即目光专注看仔细,嘴巴张开大声读,竖起耳朵认真听,手写纸上或空中,以确保整个过程思想集中、走心入脑。
(三)组合立体形式
高中英语早读课的形式有:集体齐读、分组赛读、合作品读、男女分读、角色代读、自由研读、配乐赏读……教师要融合多种早读形式,打好保持兴趣、提高效率的“组合拳”。例如,早读课的前5~10分钟,课代表到讲台前主持,其他学生跟读多媒体播放的配套音频,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增强自信和勇气。接下来,学生自由研读,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选择朗读的速度和节奏,在读不通顺或读不懂的地方来回反复研读。在早读课结束前的几分钟,教师可以安排配乐赏读或分组赛读,再掀一个尾声前的高潮,给早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建立管理机制,评价早读效果
要提高早读课的效率,教师还须重视对学生早读表现和效果的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综评。
【案例3】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第二单元Project Imperial Tombs是围绕“历史遗迹”话题介绍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皇家陵寝以及对其保护的样本文章,学生在学完该篇后被要求能够撰写一篇保护当地古建筑的提案。考虑到文章最后一部分“保护古墓”的3个段落对仿写和发展思維很有帮助,笔者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进行背诵并完成自评和小组互评,并设计了“早读课评价表”(如表1)。评价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情绪状态、过程管理和目标达成情况。其中,情绪状态、过程管理采用A、B、C、D等级制,目标达成情况采用赋分法(圆满完成:80~100分;基本合格:60~79分;60以下为尚未完成)。
[评析]这种评价标准比较客观,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早读课的最终学习成果。早读评价内容既包括结果评定,也包括对早读态度、计划执行、调控情况等的过程性评价。同样地,评价方式可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量化。
早读课是一天学习的起点,其重要性毋庸赘述。高中英语教师要注重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和兴趣激发,并运用恰当的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早读效率,让琅琅书声成为早晨最美妙动听的音符,为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薛永娟.高中语文晨读课的创新设计[J].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1):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