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兰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语文思想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充分被挖掘出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阅读材料中价值观的熏陶,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利用问题教学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
引言: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因此激发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活动的内在学习动力,可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科学使用问题教学法,将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师机械灌输进行彻底转变,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加强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提問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形成初步的认知,以便于教师更加顺利的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将文章中优美的字词或者优美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为学生营造生动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可以对文中中所描写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不明白的问题标注出来,当学生完成自主阅读之后,讲这些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同探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材中的插图比较感兴趣,而对于一些阅读类的文章表现出不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利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描述的内容在文章中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阅读材料中的插图找到文章中对应的文字,然后根据文字再创造出自己想象的画面,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中描绘的故事和情节,增加对文章人物的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对疑问的内容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解问题
当学生对阅读文章中的内容产生疑问时,教师不能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进度而替学生分析问题,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样不仅将阅读教学过程变得枯燥,还会降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督和引导,当学生发生一定偏离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引导[1]。例如小学语文中《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课,教师提出“如果王二小不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而是带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可以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顺从”等词语,深刻理解到王二小在危急时刻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举动,切实体会到王二小的勇敢、机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将以往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转变,学生对教师和阅读学习的态度也发生的转变,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借助同学的观点激活自己的灵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学习更有动力,自主阅读的兴趣有效提高。
三、总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与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语文阅读可以说一种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学生拥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之后,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就会越高。例如小学语文中《少年闰土》这一课,由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于整个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我”和闰土的友谊,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词语填空检查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例如闰土在“我”心中是一位( ),“我”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位( ),初次相识时闰土给“我”的印象是(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有效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步提升,在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文章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四、提出新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当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本节课的阅读内容进行最后的整理和总结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总结的东西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可以积极的提问,并且在发现问题、和同学分析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出新的想法和思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锻炼,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固定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扩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出问题时,教师要以正面的态度进行回应,当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要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以便于学生可以进行更好的语文阅读。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新时期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对于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合理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提高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主旨和情感,将语文阅读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教师利用问题教学法时,要对阅读的主题进行明确的把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学生产生疑问的内容,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科学使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与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海凤.关于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000(008):197.
[2]梁暖暖.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5):196.
(托克托县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