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健娜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能够使得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中建设性的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必须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借助各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性的数学思维,进而达成数学教学的目标。本文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着手,提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部分措施,旨在推进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实现更高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在数学学习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思维意识与能力,代表着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充分地掌握数学这门学科的框架和脉络,是学生重要的学习保障,而小学时期作为培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黄金阶段,需要数学教师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学生顺利地开展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会比那些缺乏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更加的出色,这也是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小学阶段有的学生可以快速地消化、掌握数学知识点及基础概念,并可以对其灵活地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然而有的学生就需要额外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才可以真正的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点,这也是造成学生具备不同数学思维能力的原因,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认知。不仅如此,数学思维还关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学习的敏感度,会对学生的思考以及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直接地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格外的关注与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提问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是保持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长久灵活性。根据目前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进行有效的提问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数学问题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以此起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提问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数学教师借助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数学教师也应当留给学生更多自主研究和思考的时间,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动脑思考,最后得到数学答案。
例如,数学教师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堂教学时,在讲解完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基础理论知识时,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生活中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的应用?其作用又分别是什么呢?”学生在听到数学教师的提问后,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之后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发现、归纳相关的数学知识。有的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总结出:“生活中的长方体有:数学课本、手机、集装箱、牙膏盒等;生活中的正方体有:墨水盒、魔方、骰子、礼品盒等。”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合理的数学问题开展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以此提升自身数学思维的灵敏度及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形成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体验式数学教学
若是想要全面地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充分的尊重和了解学生,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兴趣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其中,体验式数学教学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体验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知识的欢乐,以此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负数”的授课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温度计,之后在课上询问学生:“大家知道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吗?”之后为学生提供温水和冰水,让学生分别的测量温水的温度以及冰水的温度,有的学生测出温水为3度,冰水为-3度,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以冰水的温度为指引,带领学生总结出负数与正数的差异与关系。这种以学生探究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全面地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学生好动活泼的特性提升课堂效果,这改变了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应当灵活地运用体验式数学教学的方式,着重引导学生利用实际的行动感悟和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式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行为和思维,让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快速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
传统数学教学的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学生会经常出现走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效果。数学教师如果想要改善这些问题,需要设计出能够长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之后在将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场景中,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和参与到教学情境的欲望,起到对学生数学思维有效锻炼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分数乘法”中会涉及整数与分数的乘法,该部分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并且会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此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三只小猪一起盖房子,他们在每个小时可以盖好房子三分之一,那么六个小时过去后,这三只小猪总共可以盖几座房子呢?”学生在该动态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内涵,通过积极的思考能很快的得出:“六个小时后,小猪们可以盖两座房子。”数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以此简化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逐步地培养学生完善的数学思维。
(四)合作式学习
小学阶段不同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基础水平都不相同。针对此种不同的差异,数学教师应当因材施教,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然而若是想要在一节课中实施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出适用于所有学生的科学方法,此时合作式学习就可以很好地很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可以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成果整合起来,一同完成数学教师安排的数学学习任务。合作式学习的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间共同进步、相互学习,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区分圆锥和圆柱的相关概念,让班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每组举出几个在生活中运用圆锥和圆柱的例子。教师在将这个学习任务布置下之后,学生便表现出思维侧重点的不同。像组内有的学生会侧重在公共设施找寻应用圆锥和圆柱的例子:“塑料水桶为圆柱体,路障为圆锥体。”有的学生会侧重在家庭内设施中找相关的例子:“生日帽为圆锥体,水杯为圆柱体。”这能很好地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借鉴与学习,以此帮助学生逐步成长为全面型人才。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数学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同时还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数学教师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主动、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探索、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切实的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毅江.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1(39):65-66.
[2]赵君霞.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18):39-40.
[3]苏家飞.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1(18):89-90.
[4]邱小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家长,2021(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