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021-09-10 07:22龚靖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信息技术培养

龚靖雅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其中的Scratch编程是一种新型的模塊编程工具,旨在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小学阶段,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逻辑思维能力也在快速成熟,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编程训练,借助Scratch编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计算思维;培养

前言:

计算思维就是指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求解实际问题、设计搭建系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编程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处在思维开发的初期,教师开展有效的编程训练可以有效的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传统的编程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去“敲”代码,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而Scratch编程则大大降低了编程难度,学生只需要把成型的模块进行拼接即可完成设计,操作简单、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编程的乐趣,逐步地养成计算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自制力和专注力较差,加上计算机软件具有抽象、虚拟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刚接触时会感到困难。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搭建学习场景,让学生建立起对软件地基本认知,就容易让学生失去耐心,丧失学习Scratch编程的兴趣。一旦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大削弱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开展Scratch编程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初识Scratch编程的时候就做好铺垫,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全面认识软件。在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顺利的开展Scratch编程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

例如,在“初识Scratch”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前引导,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cratch编程软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实现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的结合,学生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锻炼思维,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始学习前,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喊醒路灯”、“小猫吃鱼”等。在“喊醒路灯”游戏中,教师事先准备好麦克风等设备,并连接妥当。在课堂开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体验这个小游戏。“同学们,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很神奇的游戏。为什么说它神奇呢,一会就揭晓谜底。现在我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对着麦克风说‘开灯’,大家看大屏幕有什么变化。”路灯在学生发出声音后亮起,学生们纷纷感叹。教师可以多找几个学生上台体验,让他们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巧设问题,训练学生思维逻辑

计算思维的养成需要大量的思维训练。Scratch编程软件的优点除了可操作性强、界面简单、学生容易上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主设计的空间大。在同一个场景下,不同的学生可以借助该软件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给与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又要利用巧妙地问题引导学生实现更丰富的功能,在不过分干预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指导,让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软件,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

例如,在Scratch编程软件应用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实现系统设计。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下达“小动物找妈妈”设计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确定一种小动物、一个迷路地点、家园、几个回家的路径。学生在接收到问题后,就会在自己的软件上进行设计,不同思考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结果。在这些简单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想法,可以适当的给与指导,但不要过分干涉。学生完成基础的设计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丰富个人设计,比如在路径中设置障碍、考虑到天气因素、时间长短等。这样一来,设计系统的难度就会增大,学生不仅要分析路线的选择,还要考虑路线的时间,如何寻找最优路径等。这些设计需要学生具有清晰的逻辑,不仅需要统筹规划路线,还要在其中加入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思维训练。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完成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训练强度,还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中找到编程的乐趣,加深个人对编程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个人的编程运用能力。

三、总结反思,提升学生编程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世界万物有着自己的想法。正因为他们的这些大胆创意,才能让Scratch编程更加丰富多彩。在编程设计中,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着,创作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对完成系统设计的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在学生设计时给与指导,还要带领学生们进行“复盘”,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总结反思,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设计系统。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路更加清晰,软件的熟练度也越来越高,编程能力就会随之提升。

例如,在“小动物找妈妈”这一课题的设计中,很多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系统设计,并且规划好了路线等内容。在对这一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入一些故事情节,比如小动物是如何迷路的,它在迷路时状态是怎样的,回家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小伙伴等。添加这些情节,可以让整个设计更加完善,趣味性也会大大增强,在设计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相当于完成了一个“作文”构思,增强了个人逻辑思维训练。

总结:

总之,教师利用Scratch编程软件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编程学习难度,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利用创建情景、巧设问题、总结反思等过程,让学生熟练的掌握Scratch编程软件。教师在引导学生用Scratch编程解决问题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编程的魅力,为学习计算机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刘志.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J].才智,2019(36):104.

[2]胡蒙娜,汪文彬,朱格格.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49-150.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小学信息技术培养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