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1-09-10 17:12:12唐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数学课程教师应

唐涛

摘要:以生为本理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中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广大知识传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大多数教师将自己作为了主体,而造成了学生们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所以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思考,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于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的数学课程学习活动当中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文就基于“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370

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生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开展的主体部分教师围绕着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日后全面发展。鉴于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并且在无形之中强化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要求之一,主要是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知识内容,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方式,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的激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有效的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并且为学生们构建出更加趣味性的课堂学习氛围,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而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在学习活动当中的兴趣,同时有效活跃整体的教学氛围,笔者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首先应用了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圆”,促使学生们通过观看多媒体中的资料。联系起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且构建出了比较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们将多媒体中的资源与课本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内容相结合展开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如此一来,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应用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们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带来了良好的感知,进而实现了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是重点的部分,同时也需要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比较传统化,造成了学生们自身综合能力无法获得有效的提高。鉴于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不能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可以全面为小学阶段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打造建设的基础,并且实现小学阶段教育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进行“分数除法”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仅仅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而是在讲解课本教材知识的过程中,适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活动当中进行了思考,并给予了学生们足够的课堂思考时间。然后,笔者再随机选出几名学生,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并且有效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进而全面提高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活动当中进行自主思考,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强化学生预习

预习是整体交易活动当中的重点部分,同时学生通过预习环节,可以掌握到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对于他们接下来的有效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比较缺乏自主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将学生作为整体的主题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到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当中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笔者为了确保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在无形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引导学生們在课前展开了预习活动,要求学生们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标注出来。然后,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在引导学生们分别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结合学生们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重点讲解,从而使学生们加深了知识印象,并且长此以往下去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将学生们的主体性体现了出来,有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全面转变观念,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素养,进而推动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令军,辛琦媛,陈慧君.“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05):74-77.

[2]耿雅兰.小学数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S1):95-96.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数学课程教师应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5:38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