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蓉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时政热点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和实效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133
引言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在时政和将时政新闻与政治相关论点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时政有基础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社会发展形势的能力。对于此种情况,初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了解学生的政治学习情况,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展时政教学。
一、正确处理时政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地点还是在课堂上,所以应该将时政材料与政治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针对教学内容做出筛选,给学生传递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那么,对于时政材料的选择也要与价值和意义相关,并且是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正确的政治思维。教师的选择尤为重要,比如,在讲授“公民的义务”这一小节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宪法材料扩展学生的政治思维。针对宪法里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来进行辅导,让学生了解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教师可以有侧重性地进行资料选择,选择正面、积极的事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一些积极履行社会义务的感人事迹、一些捍卫自己权利的典型事迹等,都可以让理论活泛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反面教材进行教育,如一些逃避履行义务的人士、侵害他人权利的社会新闻等,让学生从反面了解到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这样的正反面对比教育,更具有价值性,对于政治教学中的时政教学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提高时政热点教学的占比
目前看来,我国初中教师对政治学科不够重视,还是以传统的思想觉得三大主科才是最重要的,政治学科只能作为副科。这样的观念在农村初中是特别明显的,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初中教师的专业程度不够,其教学设备也缺失。初中的政治教师基本上都是由语文老师或班主任代课,这样出现老师占课的情况,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体现更为突出,使得政治课的时长减少。如此,使得时政热点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占比较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对政治教师的培养,需要配备具有专业性的政治教师。此外,学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监督和管理,要保证政治教学课堂的时长。最后,初中通知教师要把握机会,要提高执政热点在政治课堂上的比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也可以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视频,使得学生在重温历史时,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讓他们明白和平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了解身边的时事政治,让他们能够理解时事后面所表达的含义。
三、情景导学焕发活力,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发展
随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受学科特点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大多数不喜欢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但对身边发生的社会热点却又充满好奇,热衷于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重大的时政新闻视频、展示焦点访谈的社会热点,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开展今日播报等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引入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九年级《踏上强国之路》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时政热点材料:运用我国新“四大发明”图文信息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分析、探究交流,既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也看到目前存在的差距,从而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明白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师生互动在对时政热点材料和问题的分析探究中获取教材知识理论,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深刻蕴含,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认知情感,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四、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当前的教学意义来说,政治教学和时政教育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它们是具有统一性的。初中的政治教学内容,是能够充分体现出当今时代的时事政治。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很好的加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此外,时事政治在传统政治教学中是不可缺失的。教师要加强对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当时事政治融入到教学中去。加强对学生的时政教育,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让原本令人乏味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因此,政治教学和实证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时政热点的讨论,这样就使得中学的德育教育能够更有成效。
结束语:
总之,时政教学能够恰到好处地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案例相互结合,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彰显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活力。教师将时事新闻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逐渐步入常态化模式,学生通过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能够更容易地接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维科.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求知导刊,2021(07):39-40.
[2]孔春香.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智慧,2020(36):37-38.
[3]刘桂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的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