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钰
摘要: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对高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增强学生社会交际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等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凸显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实现班级思想建设、班风建设、机制建设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基于学生为主体;高中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95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模式已发生了变化,对教育的空间与时间影响最为重要。为此,班主任应改变教育制度,可通过多种方式查询教育专家的管理制度,以便筛选出适用的方案,创设出新颖的教育方案。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自主管理制度是最适用高中群体的,能够弥补传统的不足,便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创新管理理念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明确教育管理的主体,进行针对性教学。传统的管理理念以教师为主,运用赏罚的方式管理班级。这种情况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其成长,阻碍其发展。教师应创新管理理念,将以德树人的理念落实到班级管理中,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其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有助于加强管理力度。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自控能力差。教师应对学生的成绩、知识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认知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提高自主管理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转变师生角色,让高中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教师发挥引导者、监督者以及管理者的职责,改善班级环境,落实贯彻管理理念。
二、健全自主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级环境的形成离不开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教师在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时,应积极从学生角度思考高中生自主管理班级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可与学生一同探讨完善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办法,使得班级管理制度的水平与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首先,尊重高中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思考全面执行管理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健全奖惩机制,对于自主管理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并从中选出班级榜样,为其他学生提升自主管理能力提供依据,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注重学生在自主管理班级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优化现有的自主管理体系,从而增强相关班级任务的民主性。最后,注重建立能够长效发展的自主管理班级制度,及时纠正执行中出现的偏差,确保管理体系的先进性。此外,还应健全民主监督制度、班务记录制度、班委任职制度等。其中,派专人担任班级管理监督员,并轮流对班级进行管理,以此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务记录制度是指班干部将班级事务管理具体情况记录下来,为日后做好铺垫;高中班级一般会有两名班级委员,由班长每半学期轮流对班级进行管理,并由班长组织班会,了解班级同学对于自主管理班级的看法,在班主任与学生交流中充分发挥出自身桥梁纽带作用,促使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任务落实到位。
三、激活学生参与管理热情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级活动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班级的形成离不开班级内部组织的各种活动,班级活动的创建对班级管理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堂讨论会、节日班会以及各种娱乐性质的活动都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融入其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积极的参加班级活动,感受到自己已经成为班级的一份子,这种形式有利于发展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由学生自主设计班级活动,全体同学自主展开讨论,自主选择班级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们的差异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愿积极的参与班级活动,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其自信心并成功收获快乐。而且丰富的活动内容可以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例如: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可以让爱好唱歌、跳舞的同学施展才华,开展体育运动,可以选择爱好运动、擅长体育的同学参加。提供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让每一名同学都能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还能够增强同学之间的友好情谊,为之后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打下来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
四、结合心理教育和德育
心理健康指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保持稳定的情绪,有健全的人格,能在学习和工作中适应不同的环境,能与人正常地交流、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尤其即将到来的高考压力。高中教师应当加强心理教育,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社会价值观。举例来说,班主任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缺点,要有上进心,知道珍爱生命,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对人生的发展有目标和追逐的动力。同时,班主任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德育。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人生轨迹有显著的影响,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帮助人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周围的環境,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我,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中班级的自主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也会让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所以,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的参与进自主管理当中,使自身所具有的作用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自主管理当中形成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为推动自身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国梁.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43.
[2]冉安心.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8):138-139.
[3]巫斌.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9(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