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2021-09-10 02:42:25陆全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初中历史教学分析

陆全忠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无论从包含的知识内容看,还是从学科的情感融入优势看,都能在德育中发挥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土壤条件。下面笔者就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探索。基于此,以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6-088

引言

初中歷史是人文学科,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具有先天优势,以史为鉴强调的就是历史学科的借鉴和警示作用,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历史教育核心素养之一,特别是现今的历史学科教育更是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科学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确保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丰富,进而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因此,在具体实施德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历史事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大量史料实证使学生和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进而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意义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保障德育效果。例如,在完成“文艺复兴运动”的课程教学时,教育人员可以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我的太阳》,进行课堂导入,随后对学生展示“拉奥孔雕像”的图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与核心思想,然后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学成就向学生一一展示,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文艺复兴运动对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探究是社会参与下历史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

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而言,跨度大、时间长、涉及面多,学生个体学习占用大量的时间,一些理解类或情感教育类内容更是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有效解决历史课堂中教师满堂灌的问题,将学习主体回归于学生,更能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将学习任务细化到个人,合力解决历史学习中疑难问题。在小组分工合作的配合,减轻每个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让学生在合作中认识到每个人价值的所在,集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完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通过分工的方式将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基础细化到个人,通过团队和班级的合作方式将整课内容整合,让每个学生都在其中能找到自己的任务。对于鸦片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内容,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的报国之心、对中国的危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理由更是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群策群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情感教育目标,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科学开展德育活动

在初中阶段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时,“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是其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具体开展德育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例如在国家公祭日,五四青年节和国庆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参观活动和知识竞赛,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表达对革命先烈和祖国的情感;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国庆节组织学生开展歌唱比赛板报评比等活动,对学生爱国情感进行有效激发;在国家公祭日,组织学生以爱国人士为话题开展故事会,确保学生对我国革命伟人具有更深刻的印象。以此为基础,能够对学生民族自豪感进行有效激发,确保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对个人言行进行合理约束,使其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应用德育知识。

四、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课外培养

学生终究是生活的主体,故课程的实施有时候要脱离书本知识。把历史书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教师与学生都陷入僵局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开展课外活动。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需力图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

五、教学延伸上强化德育启示

完整的课堂教学少不了教学延伸与回顾,只有拓展知识,才能让教学的思维和学科的体系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初中历史教材中对历史事件的教学内容安排,由于篇幅受限,部分内容不够详细,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延伸,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延伸上下功夫,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强化历史对学生的启示作用。例如,在教学“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延伸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趋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政策取得的成就,以民族团结、多民族融合为主线的德育启示,能进一步强化学生求同存异、共同繁荣的意识形态。在教学抵御外来侵略的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历史上的正义战争,证明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战必将取得伟大胜利,启示学生珍惜和平时代,树立责任担当,牢记历史使命。

结束语

德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德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充分发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精心设计课堂,选择有效的德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中学历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德育。

参考文献

[1]吴英美.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西南大学,2020.

[2]陈祥彦.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6.

[3]杨雨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信阳师范学院,2018.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初中历史教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新课程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浅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22:19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09:28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7:43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