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家长都看到了高中课程中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在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下,给予学生身体上的放松,心灵上的慰藉。但还是存在田径教学模式单一,时间不足等缺陷,激励教学法的出现,让高中体育田径在有限的时间内迸发无限的可能,这就需要学校体育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激励手段,比如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竞赛激励等等,高中体育田径的路才会平坦且顺利。
塞涅卡曾说:“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技能。”田径就是一项需要长久坚持的运动项目,田径是一场拉力赛,运动员一开始信心满满的出发,但毕竟终点漫长,不是每个人都会坚持到最后。激励教学,激励学生心中刚刚沉下的热情,激励学生对田径还未燃起的火苗。
1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信息浪潮的冲擊下,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新鲜事物,了解新型体育模式。但反观我国当下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模式,还是延续的陈旧单一的传统方法,学生反而会觉得落后没有意思,看惯了新鲜事物的高中学生就会拒绝参与到田径运动中去,甚至讨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是高考,是学生时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是一个学生精神压力最大,课业内容最重的阶段,家长和教师也会时刻提醒他们高考的重要,处在一个时间紧迫的环境中,自己也会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就导致多数高中学生不愿意抽出时间分给体育田径的学习和锻炼。这就需要激励策略的实施,改变当下尴尬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现状。
2 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 情感激励
田径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体育运动,如果这时学生能够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支持与鼓励,学生将会在个人情感方面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之后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田径活动中。在情感激励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教师要做到真正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沟通在田径项目上的成就和困惑,答疑解惑之后,使学生突破对田径在情感上的障碍。比如,高二年级某学生因在之前学校运动会4×100接力赛中失误,导致原本遥遥领先的队伍成了最后一名,这件事在学生心里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以至于在高二年级的体育田径课中逃避参与其中。教师在基本了解事件后,可以以朋友或平等的师生关系融入学生,对其进行情感上的激励,比如讲述自己曾经失败过的例子,在情感上达到共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敢于突破自我,挑战自我,把田径运动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田径运动。
2.2 榜样激励
现在高中学生大都有自己追随的偶像,朝着自己偶像的目标努力。榜样激励的原理也是如此,找出能让学生信服的代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态度。榜样的树立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教师方面,教师作为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引导者,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范本,如果教师在运动中是散漫,慵懒,不认真,那么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态度去参与田径活动。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其次是学生,高中学生处于几近成人的阶段,自尊心强。如果教师能在学生中找出一个有权威的田径代表,标为榜样,其他学生就会出现竞争的心理,也开始认真的参与活动,努力向前进步。如此一来,不仅肯定了榜样学生的努力,而且激励了其他学生的士气,整个课堂氛围也会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前进。
2.3 竞赛激励
高中时期的学生对成绩有着独特的敏感,好胜心强,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竞赛的形式,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获得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去,感受激烈的比赛带来的紧张感和喜悦感,体会到田径项目的乐趣。比如每年春天,学校可以组织高中学生参加“春季田径运动会”,在各项比赛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实践,班级或团队之间的团结意识,集体荣誉感得到体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但是要注意,运动会中的项目要符合学生的生长需求和教学大纲规定;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每一位运动员的权益;对成功的学生表示认同与赞美,对一时失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打气,帮助找出不足。输赢不是目的,目的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灌输,教学价值的升华,高中体育田径的进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田径教学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必经之路,学生和教师要改变自身逃避田径,教学理念落后的不足,恰到好处的把激励教学法融入田径教学中,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竞赛激励,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为国家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太和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