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明
摘 要:历史是高考文综的基本考试科目,近几年,其考试形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知识过渡到能力,再到素养,这表明纯理论灌输时代已渐行渐远,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提升核心素养,方能巧妙运用历史知识,进而有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依托高中历史复习内容展开探讨,主要研究常见弊端和具体的矫正方法。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弊端;矫正;方法
高中历史包含多个知识点,基于新课改,高考历史命题也发生较大变化,高分值题目以材料题为主,学生实际解答过程,既要掌握历史朝代和事件,也应明确起因、经过等相关知识点,以此提升准确性。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可知,其难度在逐步回温,如何在日益多样、复杂的历史问题中找到答案,已成为复习备考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之上,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研究历史复习过程常见弊端与对应方法十分必要。
一、常见弊端
基于新课标,对高考历史复习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史料解读、新情境构建、多层面剖析问题已成为授课的主要基准,并融入到了复习活动中。然而,大部份教师基于复杂、多样的知识和紧张、激烈的高考复习的作用,通常利用以讲代教进行教授,经由焊接完成知识吸收,并深化知识记忆。此种纯讲解式复习,一味凸显教师在历史知识层面的机械重复,强调历史知识讲解和历史线索归整,彻底忽略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和重难点的攻克,仅仅依托课文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述,无视新材料的引入和新情境的构建,制约了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此种复习既削弱了新材料和情境的教学价值,还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进一步创造的机会,降低了学习自主性,具体弊端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复习内容较为重复,仅仅把相关知识简单罗列
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内容复习上,部分教师仅仅是逐一研究课本知识,没有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具体表现与关联事件,也未从通史层面进行概括,学生的知识架构不完整。另外,以其中一年的高考真题为例,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主要走向,下面能表现上述走向的序列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若不开展系统性与综合性概括,则学生无法轻易选出正确答案,更不能深入理解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现代化首先是在经济层面工业化,而打开近代工业化的钥匙是洋务运动,对于政治层面的民主化则主要变现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近代化表现于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中,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简单来说,高考试题要求学生打好基础,并构建系统化体系。
(二)注重理论讲解,忽略综合能力提升
课程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以课本资料为主,基本没有什么其它的补充材料,仅仅依托教师凌乱繁琐的板书便可完成一堂课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师生的互动交流较少,教师硬性灌输,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致使教学活动出现剥离。
二、矫正方法
(一)端正复习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
在复习备考环节,学生持有的态度与习惯关乎着考试的成败。文科班班级的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外加班级成立较晚,以女生为主,学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为此,当学生步入高三,应率先调整其复习态度,具体可从下述层面着手:首先,让学生从思想层面认清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文史和政史本是一家,历史如果能学的好,则可促进语文、英语和政治学科的学习。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母,其作用会愈发凸显,某些人文学科专业还将历史成绩划入高考总成绩中,为此,学生应从思想层面重视历史。其次,指导学生正确设立学习目标。只有设立目标,方能具备动力,也只有设立目标,才能逐步迈向成功。对于学习目标,主要包含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其中近期目标是阶段性目标,一节课的目标或者一学期的目标等。而长期目标则是理想的大学和专业。随着目标的不断建立和达成,逐步取得成功。再次,在精神层面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于文科学生,其历史基础大多较为薄弱,且学困生偏多,广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自信心情况,多多鼓励。最后,依托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开展复习,进而增强自信心。对于历史复习,在专题史复习中,保证全面讲解,强调基础知识,巩固学生的基础,增强基本能力。在通史复习中,应深化一轮复习,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文综考试,增强学科运用能力。在综合复习中,查漏补缺,激发潜能,鼓励学生乐观应对高考。
对于习惯的养成,则应从预习着手。通过预习对所学知识形成大体来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上课过程,则应留心观察学生,鼓励学生认真听讲,自主思考,踊跃发言,发散思维,加强师生互动。对于课后复习,应预留固定的时间和具体的复习数量。无论对于哪一轮的复习,都应具备侧重点和明确性,达成自主复习的针对性。
(二)研读考试大纲,紧密参照新课标
中学历史所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为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依據,它是高考复习的主要指导物,为此,实际复习过程,应全面探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指导思想与考试目标的具体变化,掌握学科能力标准变化,清楚课标和教材的具体变化,同时,全面剖析高考命题意图与应对策略,紧密留心高考信息,探索高考试题,合理诊断,保证指导适宜、训练全面、方向精准。
(三)分层复习,巩固基础
对于文科班的学生,其学习方向具有多样化,为提升复习的有效性,可采用分层复习法,借此增强学生的整体自信心。对于复习检测,主要应用两种方法:其一,让学生口头叙述历史史实和问题,且问题也是分层设计;其二,让学生到前面黑板默写相关知识点和问题。以“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内容为例,该单元包含内容较多,且不便理解,可把该单元整合一起进行复习 ,主要设计下述四个问题: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具有各种意义、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的具体内容、罗列三次科技革命关键性发明、在互联网中的认知。对于上述四题,第三题相对容易些,可找基础薄弱学生解答。前两道题难度适中,可找基础扎实的学生解答。第四题相对灵活,属于能力题,应对课本知识完全掌握才能编写出总结性、精准性答案。
(四)改进复习方法,创新复习手段
基于新课改,创新是实现教学突破的有效手段,为此,历史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全面汲取往期的复习经验,与时俱进,自主学习现代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历史复习品质。为增强学生的阐述问题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引入案例分析法,参照往年真题选取代表性案例,构建和谐 、自在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自主思考,把历史知识和学生思想紧密整合在一起。例如,在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依照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推动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其中周代雅言最早出自现代的( )。A陕西B河北C河南D山东。当分析问题确立以后,为学生预留8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经由生生互动和深入的探究,明确历史事物的内部关联,借助时空观念在局部和整体之间建立联系,对历史事件进行透彻分析,从而得出本题答案是A。为发散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核心素养,则应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在优化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以便深入复习的推进。
(五)整合专题和通史,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以必修内容为主,还会涉猎古今历史和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为此,对专题史和通史进行复习时应兼顾和全面,让学生切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内部关联,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方能答出满意试卷。
教师在面向学生展开一轮复习时,保证专题复习和通史紧密结合。其中,在专题史复习模块可结合通史中的关键点和历史环境等内容,并可对通史内容重新复习,以备文综训练和二轮复习。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可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时期,掌握各时期的具体特点。与早期国家政治体系与专制主义中央集团体系所呼应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井田制和小农经济,在思想文化层面与之相呼应的是儒家思想的一般发展过程。另外,在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模块的复习过程,还可和古希腊城邦民主体系进行对比,以此在中外古代史上构建关联。
教师在面向学生开展第二轮复习过程,应保证通史复习和专题紧密结合。广大教师应帮助学生理顺历史概念、时代特性和一般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掌握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进程和规律。同时,教师在围绕通史建立知识架构时,也要强化各时段专题的相互联系,使其有效穿插,紧密整合,明确历史知识从散乱到完整的过程,完成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
结束语
高考历史复习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具体何种方法有效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应明确日常复习过程表现出的弊端,并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方法,开拓进取,改进观念,深入探索,进而交出满意的历史答卷。
参考文献
[1]尉娇文.高考历史复习中的常见弊端和矫正策略[J].考试周刊,2020,(87):4-5.
[2]陈国华.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怎样进行学科重塑? ——以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7):63-65.
[3]杨敏.如何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35):89.
[4]张春季.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备考策略探析——基于高考試卷及学情分析[J].辽宁教育,2020,(3):86-89.
[5]林炎昌.剖析高考真题探讨高三历史复习对策——以近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文综第24题为例[J].考试周刊,2020,(22):143-144.
[6]杜立伟.浅谈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的新常态教学[J].新课程·下旬,2020,(1):7.
[7]伍仲新.高考历史选考题复习策略——以新课标Ⅲ卷为例[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4):156-157.
[8]周永珍.在备考中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以高考历史地图复习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20,(2):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