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021-09-10 15:40郭嘉
客联 2021年4期
关键词:董事薪酬监督

郭嘉

【摘 要】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对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文章基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推行的现状提出选任机制不合理、薪酬激励不健全以及信息获取不对称等主要问题,并从独立董事选任到履职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保障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法人治理结构

一、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

之所以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是因为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上公司监事会的缺失,导致董事会兼具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职能,随之而来的是自己监督自己管理,无法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实际管理者的侵害,基于此,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可解决自己监督自己管理的矛盾。我国在公司治理上通常采用分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监督和管理分离,即“二元制”结构。虽然解决了“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矛盾,但是面临着新的问题,即在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的乱像,导致中小股东无法触及公司管理的真实情况。基于此,为保护企业健康发展,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以期实现其对于公司管理的战略参与与公正监督,从而实现对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

独立董事在履职的过程中要保持其独立性,力图通过激励或者监督的手段限制对其利益的偏离行为,避免公司沦为少数人的工具,对公司集中的权力进行稀释和监督,从而形成一种动态制衡的局面。独立董事的设立使得公司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为稳固,法人治理结构也更为完善高效,因而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独立董事制度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选任机制不合理

我国部分股份制公司股权分布比较悬殊,通常大股东的权利相对集中,对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甚至独立董事的提名范围也受其影响。但是从实际层面来看,很多股东属于投机型投资者,不够重视公司具体事务的管理,而是通过聘请专业管理人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票交易从中获利,导致部分能够提名独立董事候选人主体的参与意愿实质上并不强烈,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沿袭的是“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自己监督自己管理的情况,这样的选任机制容易造成独立董事提名主体的单一性以及增加了其不作为的可能性。

除了提名主体以外,决定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另一决定性因素是独立董事的席位比例。《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对公司议案进行表决时,采取一人一票表决方法,通过需要经半数同意。因此,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决定了其能否有效制止大股东对违规议案结果控制的可能。国内学者通过对上市公司调查发现独立董事席位比例越高,公司业绩越好,违规次数降低,能有效规避公司短视行为,保护公众股东利益。当前的选任机制虽然充分考虑到了其社会名誉和专业知识,但对于选任数量比例较为僵化,缺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的动态调整,导致独立董事席位所占比例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稳健运行。

(二)薪酬激励不健全

我国独立董事薪酬多是以履职津贴的形式实现,由董事会提前确认好预案,再交由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的薪酬将在公司年报中予以披露。可见董事会是确定独立董事薪酬的重要环节,但是受制于股权集中现状,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就可能是公司股东会议案的推动者,间接左右股东会全体的意志,导致相关环节名存实亡,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基于利己主义,大股东通常会谋求以不同形式对独立董事的控制,一个“无法控制”的独立董事其薪酬激励必然大打折扣,可能会导致其消极履职,最终导致独立董事制度的名存实亡,造成公司合规运营和追逐利益的矛盾无法调和。从企业本身的发展与管理层面来看,独立董事对于公司稳健运营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薪酬将更有利于激发独立董事发挥积极作用,而不合理的薪酬则会阻碍其履行勤勉职责。依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独立董事薪酬中并不包含与其工作相关的绩效构成,整体是比较简单模糊的规定。而且每个公司按照自身情况确定的薪酬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并没有统一衡量工作产出的标准,难以激发独立董事认真履职的主观能动性。

(三)信息获取不对称

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大股东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对独立董事隐瞒重要信息。例如,某企业因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情况和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予以行政处罚,独立董事在申辩材料中提出,公司故意隐瞒了信息披露方面的违法行为,作为法律专业背景的当事人无法推断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虚假记载情况。由此可见,信息的及时获取能力对于独立董事的监督以及投资者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的信息获取能力有助于独立董事掌握准确真实的公司经营信息以作出正确决策,也有助于投资者对其经营状况和行业前景进行判断。如果大股东存在故意隐瞒公司真实经营情况,导致独立董事信息获取不对称,可能导致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不真实,对市场经济以及企业本身都造成巨大危害。

三、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任机制

面对公司大股东股权集中,对独立董事的提名权有重大影響的现状,可从多个方面去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任机制。一方面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独立董事候选人进行评估及提名,将独立董事提名权交于第三方更利于保证独立董事选任的公平公正性。另一方面可通过独立董事数据库进行人才配置,筛选适合作为公司发展的人选并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专业培训,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提高选任效率和人员的专业性。除此之外,可适当提升独立董事席位占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证监会的建议做动态调整,让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不再流于只是需要合规的表面,有利于公司经营信息更加公平透明、决策更加理性正确。

(二)健全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制度

过于泛化的独立董事薪酬的规定导致无法建立与工作业绩相对应的长期激励体制。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一旦脱钩,必然打击其积极性。应将其是否勤勉尽责以及对公司的重要决策有没有进行审慎的审查和判断等多项指标纳入独立董事获取薪酬的制度标准衡量体系,以可信赖的第三方对其工作效果进行年度评估,形成有效的独立董事职业性的衡量标准。可采取浮动报酬制度,打破履职津贴形式,使其构成多元化:津贴、履职费用和股票薪酬。通过将独立董事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绑定激发独立董事管理公司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公司运营态势的良好发展。

(三)强化独立董事的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建立重要部门定期汇报制度来强化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获取能力。公司财务部门和法务部门应就公司近期发生的重大事项单独对独立董事进行汇报,并形成会议纪要留存。对于同时在多家公司任职的独立董事,如果获得信息来源的渠道和真实性难以保障,就很容易造成公司独立董事被动的“不独立”,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通过建立重要部门定期汇报制度可以突出公司的经营重点和难点,并且给独立董事预留充分的时间深入了解公司董事会议召开的目的和内容,从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违法经营的可能性,有利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和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运作。

【参考文献】

[1]王月甜.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20(23):40-41.

[2]黄静如,朱圆.论我国独立董事任期制度的完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1):53-60.

[3]孙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错位[J].产业创新研究,2020(21):56-59.

猜你喜欢
董事薪酬监督
认真对待“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
董事平权:消除独董履职障碍
什么是四个监督?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
70%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