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继珍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汽车专业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进程,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有必要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加强微课等教学手段的渗透,从而打造现代化的汽车专业教学新体系,让教学效果更上层楼并且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信息化教育背景,以中职汽车专业微课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阐述微课内涵特点的同时,就汽车专业微课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应用策略做了详细探讨,仅供相关教师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ctively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automobile major teaching. In this background,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actively carry ou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elated documents, auto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is necessary, which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strengthen the small class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penetration, so as to create modern car new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make the teaching effect more upper floor and escort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student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micro class teaching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mobile major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clas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cro class teaching for automobile major do a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teachers.
關键词:中职汽车专业;信息化;微课教学;实践意义;应用策略
0 引言
如今,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高精尖类的汽车技术型人才需求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为了更好发挥人才供应效能,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有必要摒弃以往“黑板+粉笔”或“言语填灌式”的教学模式,要立足于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背景,加强微课等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渗透,并积极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打造多元化、趣味化以及实效化特点兼备汽车专业讲堂,以此来提高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匹配性,提升专业育人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能型、技能型以及高精尖型汽车人才。
1 微课的内涵与特点阐述
1.1 微课内涵分析
微课作为信息化手段的代表性技术,指的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通过视频技术在十几分钟内容就某个或某章节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述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微课所呈现出的内容是碎片化、点状化的,这些知识点不但可以是一些概念解读,而且也可以是题型讲解、考点归纳或者学习方法等内容。
1.2 微课特点解读
从客观角度而言,微课教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疑问、思考问题、积极探究以及主动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微课有着操作灵活、内容精炼、主题突出、资源多样、易于补充、情境真实以及短小精悍等多种特点。具体来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形式多样,能够围绕多媒体软件、视频等设计内容充实、类型繁多的教学视频。其二,内容精简,整个时长约为10分钟左右,是一种类似于微电影或者微小说的视频化教辅工具,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其三,针对性强,可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某一知识点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其四,辐射广泛,不但能够运用与课堂之上,而且还能运用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专业考核等多个教育环节,同时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应用起来也极为方面,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
2 中职汽车专业微课教学的实践意义
2.1 形象展现,促进认知
在汽车专业教学中,蕴含着诸多知识难点,尤其是关于机械结构原理方面的内容。在讲述该部分知识点时,如果教师依然秉承言语式或说教式教学模式的话,学生不但难以获得好的认知体会,而且还可能出现兴趣丧失等情况,为后续教学埋下负面隐患。而在微课技术支持下,教师可展示三维动画,让学生能够对零部件结构以及零部件联系等知识点形成正确认知,使他们能够在脑海中快速构建起机械结构认知框架。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依据微课技术之便,展示复杂汽车电路原理,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掌握电路连接的内涵要义,深化其专业认知。
2.2 灵活运用,提升实效
如今,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脑、手机等职能工具已经在中职生群体中普及开来。尤其是在微课技术支持下,职业教育也不再仅仅拘泥于现实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智能手机等进行不限时地学习或者灵活地安排自己学习计划,这不管是对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是对专业能力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与此同时,微课有着内容精炼以及短小精悍等特点,将其与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联系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实现提升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双向教育目标。
2.3 助力实训,发展能力
我们都知道,汽车专业教学有着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这也凸显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以往的实训教学大多是教师讲述和引导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这其中由于部分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他们很难把握实践技能要领,加上教师不可能兼顾每一位学生,也不可能反复讲述某一技术要领,久而久之便造成部分学生知识脱节,实训学习效果不佳。而在微课技术支持下,教师可针对某一实训知识点展开针对性教学,通过其慢放、快放、暂停等功能,结合言语讲述和实践演示,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掌握实训要点。同时,在课后教师还可将微课分享给学生,使他们能够进行巩固学习,从而为他们专业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助力。
3 中职汽车专业微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3.1 借助微课,提升导入实效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点同样适用于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汽车专业教师如果想要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话,就必须做好教学导入工作。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专业教师经常以浅显性的言语引导来导入新知,这种方式不但生硬而且缺乏趣味性,很容易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使他们产生厌恶或抗拒情绪。对此,教师应当把握趣味教学这一主线,立足信息化教育时代背景,将视角放在微课技术之上,并将其引入到教学中来,提高导入环节实效,让课堂更具趣味性与实效性特征。例如,在讲授“曲柄连杆机构构造”的知识点时,该部分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了保证教学实效,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导入式微课,来助力学生预习并实现高效化的教学导入。首先,教师可在归纳和总结章节知识点的同时,结合网络视听与专业资源,设计章节微课。微课中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其一,学习目标,即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明白其主要部件构成等。其二,实物模型,即展示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的3D图片模型以及机体组部件如油底壳、衬垫、曲轴箱、气缸体等等。其三,功用展示,即通过影像片段来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也就是转化燃气在活塞顶部的力(旋转运动)。然后,将微课引入到导入环节,指引学生依据教学目标来观摩微课内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学习重点,提高其听课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能保证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长久活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3.2 借助微课,实现任务翻转
众所周知,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发现疑问、探究问题、动手实践以及解决问题的契机,能够让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有力提升。但是,以往的任务教学大多都是教师讲述完某知识点之后,直接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实践,这常常令那些学习或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苦不堪言,由于他们还没有理解其中的要义,便要开始任务实践,显然无法获得好的学习收益。对此,教师可依据微课之便,打造翻转化的任务型实践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微课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进行任务实践并获得实践能力的有序化发展。例如,在讲授“气缸体检测”时,教师首先可依据微课之便,展示本章节相关的知识点,如检查问题类型、原因排除以及故障排除等方法与步骤的音频,同时在微课中教师还要设置一个情境化的任务:某一个客户来到汽车4S店,表示自己的车动力降低了,而且还存在油耗大和冒蓝烟的问题,要求店员进行检修。然后,教师可秉承异组同质原则,在班内组建多个4-6人的汽车小组,引导学生思考气缸磨损问题,并提问:“如何测量磨损量”,接着,再通过微课来与学生一同回顾一下气缸圆度、圆柱度、量缸表等知识点,指引各组成员通力合租分析和探究其中原因。期间,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巡视工作,以来维护课堂秩序,二来对学生进行及时性的点拨或指引。最后,教师可指引各组依次在实践分析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演示并讲解气缸磨损测量,并依据相关数据值计算其中误差,明确维修程度和方案,同时与学生一同总结相关要点。通过这种微课任务翻转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实现自身协作、分析、处理问题以及实践等能力的良好培养。
3.3 借助微课,延伸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教师若想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话单纯依靠课堂授课的话是远远不不够的,还需赋予科学有效的课后巩固或练习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内化学生的认知,使他们在脑海中快速构建起认知框架。然而,以往的教学中,汽车专业的课后巩固和练习环节往往是缺失的,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依然是课堂,这显然是不利于他们能力和素养发展的。对此,在新时期,教师可借助微课之便,来延伸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复习与练习实践。例如,在讲授完“空调故障排除”的知识点时,教师一方面可围绕钉钉或者微信群平台,将章节微课上传至其中,指引学生在课后进行观摩复习,从而给他们提供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学习途径,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可运用微课设计一段课后练习题,即:有一辆丰田汽车,由于行驶多年,空调经常出问题,问如何排查问题,从哪些方面出发,可能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等,然后指引学生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抽查提问,以此来巩固课堂教学的实效。除此之外,教师还借助微信等平台,以微课为论点,定期和学生展开知识点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等方式来校正学生的学习方向,同时把握他们所遇到的学习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反馈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讲解,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上层楼。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教师应当重视微课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渗透,将其与汽车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联系融合,使他们的教学促进和教学辅助效能得到有力发挥,创设出一种趣味性和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专业知识点的内涵精髓,为他们专业能力的有序化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参考文献:
[1]袁珺彦.浅谈微课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优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0):84-85.
[2]付智珍.微课在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创新探索[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04):99-100.
[3]李洋.基于微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0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