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森
摘 要: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办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但在实用性、职业性极强的应用型高校,多数仍停留在“填鸭式”阶段,教学缺乏“美育”“德育”的融入,学生没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本文通过简述《蒹葭》实际教学案例,解读了“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探讨了在“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指出高校语文教学能够通过“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教学模式,促成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达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课程思政;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136-04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办法多种多样,但在实用性、职业性极强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如职业院校、设计类院校等,“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并没有得到重视,不少高校语文教学仍停留在“填鸭式”教学阶段,照搬“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对文章的讲解主要集中在“字、词、句、段、篇、章”的分析、理解上,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强化语文的“工具性”,缺乏“美育”“德育”的融入。
课堂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主阵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要契合“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开展各种以融合“美育”“德育”为目的的思政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会其中的人文内涵,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一、问题简述
传统语文课堂主要采用的是“主客对立”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形成主客对立的关系,课堂教学以教师理论灌输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任务就是听课、记笔记 [1]。这仍是应试教育的主要授课模式。想要改变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形成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思考能力。一个人的知识、学历、才华等都是外化,真正具有竞争性的资本是他的学习能力。高校语文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课堂教学中呼声最高的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大学语文知识相对来说复杂、深奥,涉及范围广,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任课教师更应重视做好指引工作,提炼隐性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充分融入“美育”“德育”的思想内容,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导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觉地思考问题、交换观点,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练习,形成“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氛围浓郁的语文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课文《蒹葭》的教学实例,简述了“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课文摘选自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徐中玉、齊森华、谭帆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
二、课前准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是国人必备的知识基础。学习《诗经》中的歌谣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传承国学经典。以《蒹葭》教学为例,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对教学效果作出有效预判。
(一)确定教学目的
《诗经》距离现在时间久远,美则美矣,但学生在理解上并不容易。任课教师应根据《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课教学目的。《大学语文》中《蒹葭》的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背诵文学常识,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十分重要。《蒹葭》一课教学目的可设定如下:其一,熟知《诗经》文学常识;其二,《蒹葭》中不同中心意旨的分析;其三,探索《蒹葭》意境空间的巧妙转换;其四,《诗经》中的“朦胧”与“写实”。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
《蒹葭》是“诗经·国风·秦风”中的一首歌谣。教师在教学中一向注重主题的分析及一唱三叹、循环往复的表现手法。此诗具有明显的画面感,伴随时空流转,诗歌意境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是《蒹葭》理解的难点之一。《蒹葭》的另外一个教学重难点是从诗歌中分析不同的中心意旨:思慕怀人、求贤、企慕情境等。
(三)学生课前自学安排
学生“自学”,重点体现在课前预习,教师需提前安排学生自学课文内容,为课堂提问打好互动基础。《蒹葭》一文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四项预习内容:一是自主查阅《诗经》文学常识,整理读书笔记;二是标注生字词,熟读歌谣;三是通过思考预设问题,理解文意;四是阅读“作品评析”,鉴赏评价。
学生自主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应提前创设情景,列出思考题,做好预习引导。思考题的设定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关键。高考前的语文学习在应试的要求下,思考和练习多偏向客观题目,即“死记硬背”。大学语文更加注重对学生自思能力的锻炼,思考与练习的题目应倾向于主观题目,以课文内容为依托从某一角度切入,然后从不同角度提问,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文章赏析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查阅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归纳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课堂主要教学环节
(一)教师引导
教师在备课期间整合《诗经》和《蒹葭》等教学资源,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课堂前30分钟帮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进行整理归纳,完善读书笔记;二是在讲解中创设情境列出思考题,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进行深层探索。
《蒹葭》一课,需要学生提前梳理两部分文学知识:一是《诗经》中“风、雅、颂”“赋、比、兴”的理解;二是熟悉《蒹葭》字、词、句、译文,熟读诗歌初步体会歌谣意境的美,形成自己的赏析。课堂导入阶段,教师首先要创设课堂氛围,一曲《在水一方》,几页美妙的风景图“夕阳中河畔芦苇荡漾”,配上抑扬顿挫的情景解读,很容易将学生代入“美”的氛围。任课教师只需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以提问背景常识的互动方式考察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和学生一起梳理《诗经》和《蒹葭》的文学常识,即可了解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熟知程度。
(二)自思
梳理文学常识,归纳读书笔记。教师需要自然过渡到学生自读、思考的学习环节。课前预习期间,教师要创设情景、设定思考题,学生在搜集材料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及课后解析,总结每道题目的答案,组织学生讨论。
《蒹葭》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针对这种创作手法,可以设定思考题,整首歌谣如何循环往复、一唱三叹,且要求学生能够描述三个章节分别展现了怎样的意境。
由意境描述引申到思考诗歌蕴意,“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蒹葭》的典型特点,“伊人”形象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扑朔迷离、可望而不可即之感,引人遐想。由此设定思考题,“伊人”到底指代谁,归納《蒹葭》的中心意旨,了解学生是否能够从诗歌意境中得到共鸣。
《诗经》中多数诗歌通过“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展现中国诗歌的“朦胧美”。中国人对爱情的追求,受文化的影响含蓄且内敛,《蒹葭》当中就体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情感。由此可设定思考题,《蒹葭》的“朦胧美”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这道思考题主观性很强,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分析解读,比如:创作手法、意境阐释、哲理分析、文化解读等。学生当堂阅读思考,是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在自我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师的指引自主挖掘更深刻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三)自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几项基本技能。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中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经过高考的历练,大都具备“听、说、读”的能力。所以大学语文课堂最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带动学生“听、说、读”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汉语运用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训练主要是作文练习,在大学更应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思维论辩能力。在课文赏析的基础上,打破模板写作的束缚,进行富于个性的自由创作。
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在课堂“自练”环节。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有积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自觉写作的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的速度效率意识;可以真正挖掘学生写作潜力。就《蒹葭》一课来讲,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师引导、自读自思的学习过程,对《诗经》和《蒹葭》已有深刻的理解,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可总结出独到的赏析观点。布置当堂写作任务时,教师除了给予正确的思想指导外,尽量不限制体裁和主题,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这样学生可以对《蒹葭》意旨进行更自由的探索,也可以改写情节生动的叙事故事,或者进行诗歌评论等。整个学习过程因突出了写作训练,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个人思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四)合作交流
分小组合作交流是开展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体现在语文教学的任何教学环节中。“合作交流”重在分组分工协作。就个人而言,可以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求知欲;就团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反思——可挖掘的隐性思政内容
在“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授课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占到整堂课的四分之三,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除了梳理课文背景常识外,可以随时针对学生的不足和疑问进行点拨、总结、补充,整节课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参与面广、思考问题深刻且有意义,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培养者。
在倡导“翻转课堂”的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语文教学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阵地之一,要充分挖掘隐性思政内容 [4]。从内容看,语文教学包含了中国近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民族精神,具备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从形式看,文学从属于艺术,并且推动艺术的发展,语文学习涉及各个领域,语文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专业领域的需要更加灵活自由。所以大学生不但要在语文课堂上学会积累学习活动的经验和语言阅读的素材,更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将语文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建立系统的、有机的联系,融合本专业,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中国的诗歌历史渗透华夏民族最古典、最传统、最优秀的历史文化。就《蒹葭》一课而言,教师很容易挖掘出隐性思政内容。其一,就诗歌《蒹葭》本身而言,诗中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形象就是很好的思想切入点,可以理解为青年对美好理想信念的追求,尽管遇到挫折和阻碍,但他矢志不渝。其二,关于《诗经》很多人都做过注解、赏析,甚至在各个艺术领域做出过引申演绎。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完成知识的融合。例如,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蒹葭》编排古典舞蹈,绘画专业的学生可以以《蒹葭》为本进行情景绘画;动画专业学生可以以《蒹葭》为故事背景制作微动画或微电影等。学生从语文课堂的所学所思出发,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在全校掀起传统文化热潮,主动拥抱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破圈效应”。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对课文知识的整合、重组、拓展,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充分融合,感受“我们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并不远”。这样不但丰富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实现了跨学科教育的育人目标,更注重了对学生的“美育”和“德育”,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衷。
五、小结
“铁打的文化内核,百变的个性追求”,传统文化蕴含高雅趣味和深厚内涵满足年轻人百变的个性追求。高校语文教学通过“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可促成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达成。
大学生敢于表达所思所想,但也处于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的阶段 [5]。高校语文“经典”教育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改革中,可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好习惯;在深度挖掘隐性思政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感受“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
参考文献:
[1] 梁冬华. 打破主客对立,走向主体间性——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新探[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4):80-84.
[2] 郑正平. 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影响与创新[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1):101-105.
[3] 王向辉.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03):123-125.
[4] 施静,张闽敏. 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3):100-102.
[5] 王艳黎. 大学语文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条件及路径探究[J]. 大学语文建设,2019(12):246.
(荐稿人:黄南津,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