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斯·阿布都达别克
【摘 要】数学思想构成了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思维方式,小学生在具备良好数学思想的前提下,对数学课程问题将会主动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思索,有益于小学生的数学实践综合能力获得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数学课上渗透融入数学思想,旨在启迪学生的数学实践思维,帮助小学生形成数学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 渗透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038
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要运用数学课堂媒介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小学生养成缜密与科学的数学逻辑思维意识。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逐步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数学课堂,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数学实践问题,让小学生深刻感受数学思想的重要价值意义。并且,数学教师应当与小学生展开密切的数学课堂沟通,创造愉快融洽的数学课堂环境,激发小学生热爱数学知识的情感。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
数学探索兴趣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占据关键地位,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基础知识内容如果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则有益于小学生自觉配合数学教师来完成数学课堂任务,从而在客观上达到塑造小学生良好数学综合能力素养的目标。由此可见,渗透数学思想的举措将会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热情,帮助小学生形成全新的数学课堂印象[1]。
(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素养
数学思维方式构成了数学实践素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探索意识,才能达到数学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数学教师在锻炼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中,应当能够激活数学独立思考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启发小学生的灵活数学思维。因此,数学综合实践素养的形成需要依靠数学思想的融入渗透措施。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数学思想与小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实现途径就是锻炼小学生养成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思想的同时,小学生的严谨科学精神将会逐步养成,并且对于小学生后续的数学课程探索学习过程也会产生明显的作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具体思路要点
(一)启发小学生独立思考数学实践问题
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应当不断启发小学生独立进行数学问题探索,鼓励小学生突破依靠数学教师获得既定答案的思维模式。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问题在尝试进行独立解答的环节中,数学实践思维就会得到全面的启发与锻炼。
例如,对于轴对称图形的重要数学课程基础内容在进行探索研究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出以下的课前思考问题:“请同学们联想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轴对称物体形象,并且尝试画出上述的轴对称物体形状。”小学生在全面展开数学联想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就会得到培养与提升,有益于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二)师生之间应当展开课堂互动交流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希望能够获得赞赏与认可,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数学课堂进步,及时鼓励小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精神。数学教师在对待小学生时应当保持耐心与温和的语气态度,让小学生感到数学教师真诚地关怀与帮助自己,从而达到小学生数学探索信心增强的效果。
除此以外,数学教师还要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小学生进行微信互动与交流,启发小学生正确思考与解答日常生活问题,培养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微信沟通方式具有快捷简便的优势,能够保证小学生及时获得数学教师的支持帮助,防止小学生偏离思考数学问题的正确方向[2]。
(三)创新数学课的授课思路方法
数学课堂的创新授课方法能够让小学生感到数学探索过程充满乐趣,避免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存在厌倦与乏味的情绪。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融入有趣的数学探索实践场景,鼓励小学生跳出既定的数学思考框架。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小学生更加可以做到主动思考数学基础知识与问题。
例如,对于乘法基本公式的数学课程内容在进行讲解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的趣味性数学应用题:“妈妈带领小明去银行存款,现在已知他们打算存储1万元钱,并且预计银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5%,请算出存款到期后的利息总额是多少。”以上数学应用题包含了有趣生动的生活场景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热情,帮助小学生加深乘法公式的数学学习印象。
三、結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小学数学课不能缺少数学思想的全面贯穿融入。数学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正确方式来融入数学思想,则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层次提升,使小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具体在数学课的实施环节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经常鼓励与启发小学生,引导小学生转变对数学课的学习模式,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数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利用线段图巧解应用题——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0):81-82.
[2]苗芳,杨增利.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以《植树问题》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20(0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