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彦
【摘要】目的:探究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使用的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进行回顾分析,调查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分析关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安全用药。结果:本次研究观察的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一共有60例,占7.50%,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耳鸣、惊厥)、消化系统反应(恶心、腹痛、消化道出血)、变态反应(丘疹、心动过速)等等;在喹诺酮类抗菌药联合用药中,能够产生协同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氨基苷类、磷霉素、环孢菌素等类药物,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增效作用;而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有利福平、万古霉素、黄嘌呤类药物、华法令、氯霉素、红霉素等,会对导致药物的毒性增加,并影响药效。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联合用药的不用,也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应当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合理制定用药计划,提升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菌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常见,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常见的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等,及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但临床数据显示,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并且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中,也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药物来进行合并用药,避免产生拮抗作用,影响疗效。此次研究即对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使用的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使用的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观察,抽取的每张处方单对应一位患者,其中,患者男性403例,女性397例,患者年龄最大和最小者分别是65岁、28岁,平均为(47.5±2.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患者签署之情同意书后配合此次研究调查内容,无严重疾病、智力障碍等患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方法
(1)调查记录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观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情况,记录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并用药原则。
1.3观察指标
调查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来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统计学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当P值单位在0.05以下时,即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观察的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一共有60例,占7.50%,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耳鸣、惊厥)、消化系统反应(恶心、腹痛、消化道出血)、变态反应(丘疹、心动过速)等等,见表1.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
在喹诺酮类抗菌药联合用药中,能够产生协同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氨基苷类、磷霉素、环孢菌素等类药物,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增效作用;而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有利福平、万古霉素、黄嘌呤类药物、华法令、氯霉素、红霉素等,会对导致药物的毒性增加,并影响药效,不利于患者病情,详见表2.
3.讨论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临床常见的人工合成類抗菌药,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此次研究中,对我院使用的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结合最终的调查结果来看,8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单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一共有60例,占7.50%,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耳鸣、惊厥、恶心、腹痛、消化道出血、丘疹、心动过速等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患者减轻不适。同时观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用药情况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与氨基苷类、磷霉素、环孢菌素等药物之间可以产生较好的互补效果,提升抗菌作用;而与利福平、万古霉素、黄嘌呤类药物等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药效变差,并导致患者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对此,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斟酌用药。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联合用药的不用,也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应当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合理制定用药计划,提升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武金标.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04):139-141.
[2] 吴俊珍, 刘笑芬. 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限制喹诺酮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 v.19;No.110(0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