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芬
摘要:学校教育的最关键点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小學的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有“以生为本”的宏观管理理念,率先垂范以求“亲其师信其道”,并且能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真正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因材施教,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达成“教书育人”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以生为本;工作实践;创新策略
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最基本的单元,班主任则是管理班级内数十名学生的最主要管理者。因而,对班主任来说,如何管理好学生才能够最终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使其身心得到陶冶和锻炼,就成为一道现实的问题。对此,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了解学生、明确差异、服务个性,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学生管理,是个很好的选择。
一、何谓“以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就是以生为本。“生”指学生,“本”是根本,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根本。其中,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的基础和前提,而关注学生的后继“发展”则成为其归宿和目的。两者合二为一,最终促进的是满足学生对作为人的最终发展的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如生存、安全、健康等,也包括社会需要,如民主权利、公平公正、价值实现、精神文化等。由是出发,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中,至少应有以下两方面认知:(1)一切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为其服务的。班主任管理学生,应从学生的本性出发,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诸如具体管理措施的采取。所有的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宽容、引导等,都不应仅停留于口头的说辞,而应体现在具体的管理措施、方法中,为学生感受到和理解到。进而,班主任也应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实现自我角色的多样化,满足学生对教师身份之外的如朋友角色的需求。(2)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管理措施采取,都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创设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同时加强对学生需求的指导,引导他们主动求知、生活、审美、创造、做人。总之,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必要关注学生的根本需要,并成为这一需要最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1、率先垂范以求“亲师信道”
《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学生管理中,班主任怎样让学生“亲”“尊”“敬”自己,进而达成“信”“奉”“效”的效果,用《论语》中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回答正好。即是说,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本质就是育人,而要育好人,班主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如此,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管理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就要让自己时时处处都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要求和规范,以此来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如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爱,自己首先就要关爱学生;要求学生诚信守诺,自己就不能说了不做、“放空炮”。如此等等,凡事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前面,学生才会亲近、信任自己,才会有样学样、如影随行。
2、换位思考以求了解学生
坚持“以生为本”理念要求班主任必要使自己的管理措施是基于学生的本性角度做出的,是人性化的。但班主任是成年人,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需求和言行,就需要班主任好好思考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例如,对于部分留守儿童,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对于陪伴的需求等的近乎“顽固”的“执着”,如若管理者缺少类似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往往很难真切理解学生因此而作出的某些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真切地“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倾听学生心灵的表达,做出情感的回应。如随时关注这些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给予适时适度的关爱和引导、在节日到来之际的班级活动中营造家庭氛围来缓解学生的思亲情绪等。这样,就会化解师生间的代沟,使学生亲近老师,使老师了解学生,后续的管理工作也就会因选点准确而更加有效。
3、关注差异以求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有数十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脾气秉性、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家庭教育等又多有不同。故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管理学生,就应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分类采取不同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为此,需要班主任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方法去了解学生的既往经历和当下家庭与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如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待特定事件的情感和态度、日常品行表现等关乎学生当下学习和未来发展的每一个需要教师有所了解的因素。以此为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才会更加有针对性、才能够因材施教。如对学生犯错的管理,就应帮助学生深挖根源,家庭教育的、社会影响的、个人思想的等,然后所采取的帮助学生改过自新的方法才会有效且高效;而非仅仅关注学生错误本身,批评惩罚完了事。
4、持之以恒以求习惯养成
多年做班主任使我深刻认同一句话,“有经验的苦三个月,没经验的苦三年”。这句话在肯定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累的同时,也以对比的方式说明了另外一个事实,即要注意经验总结。我的经验之一则是一句名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语)。即对日常班级管理,如对纪律的强调、对卫生的督查、、对班级公物的管理等,从接手新班级开始即建章立制并严格执行,持之以恒以养成习惯。以班风学风建设为例,我即结合班级实际和学生要求,以师生合作、民主集中的方式,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了一套“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兼顾执行与监督层面的、具体可行的班规;进而,以此为指导,在班级各小组间掀起“我为争先创优献力量”的活动。此一役贯穿整个学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就会逐渐形成习惯,自觉去做而无需班主任再劳心费力。
总之,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服务好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为此,班主任积极学习、深化认知、合理站位,确保自身角色的正确性和管理方式的科学性、艺术性等,都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谭延庆.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1):152-153.
[2]赵娟,夏海峰.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49-50.
[3]李丽娟.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