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玲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教师把握“新法学”的发展方向,积极进行科研,同时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做到以研促教。在授课上要围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综合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
关键词:新文科;法学教学;授课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探索“新法学”的发展,法学学科要注重方法的创新特别是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方法,法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其他社会学科甚至自然学科融合,形成良性的互动甚至互补关系。我们要契合法学学科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为法学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推陈出新”
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学工作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教学内容上要更为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专业的同时,更多的去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找到学科之间的切合点,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创新,理论教学要结合实践案例,实践教学要利用各种资源设备,与社会科技接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发掘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共通或者互补之处的能力。
以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为例,该专业依托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法律等几大主干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素质与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在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实践培养上都契合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托大数据学院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的培养优势,进一步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使用课上课下,线下线上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第一课堂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更好的结合起来。根据第一课堂的教学情况,合理安排设计第二课堂活动,针对法律类课程,设计知识竞赛、普法宣传、辩论赛、模拟法庭等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和活动的相辅相成。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细节把控,教师都要体现自己的创新和思考,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选择的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法律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具备基本法律素养、辨证思维的新时代法律学习者。需要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联动推进,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做好实践教学的引领和示范,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应用型授课能力,就需要教师能够专业过硬,授课要精,方法要新。作为一名法学教师而言,具备丰富准确的法律知识和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的自身的全面建设和全方位的育人。
二、关注学科前沿力求以研促教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在科研方面要不断的关注学科的前沿问题,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不断的钻研,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上,能够更好的分析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分析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法学与大数据的交叉研究一直是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人工智能著作权的探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人脸识别技术涉及的法律问题等都可以作为教师科研的方向,同时根据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还应进一步研究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问题,充分的将大数据与法律、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问题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法学”探索与研究,要求我们在努力在完成科研目标的同时,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做到以研促教。关注科研热点问题,结合专业的交叉性、复合性,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引导教育,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方向,针对性的将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授课能力
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才培养能力,这背后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十分耐心不断深入探索。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堂中通过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热点问题和案例的选取,要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该热点问题或热点案例要与授课内容的合理衔接,作为课堂知识的导入,或者相关知识的扩展。在法律课程中,很多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已达到深化理解、强化记忆的目的,因此在具体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加入案例讲解十分必要。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细节把控,教师都要体现自己的创新和思考,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选择的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课堂设计上,可以引入典型案例的主导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设置典型案例的分组讨论、辩论部分,属于实践教学部分。由教师精选法律相关典型案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对抗辩论,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辩论,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基本价值方向和思考维度。
参考文献:
[1] 吴晓敏. 新文科视域下法学专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究[J]. 教育探索,2021年4月:52-54.
[2] 吕西,萍邱磊. 基于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法学实践教育模式的重构--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21年4月(上):176-178.
[3] 苗群苑. 新文科背景下財经类法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及特色建设之探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21年5月,总第29期:193-194.
[4] 谢文俊. 学科交融:法学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1月,第36卷第1期:116-122.
[5] 黄启兵,田晓明. “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2020年2月: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