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纸媒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对策

2021-09-10 07:22黄月波
新闻潮 2021年5期
关键词:对策和建议深度报道转型

黄月波

【摘 要】作为新闻金字塔顶端的产品,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传统纸媒最具核心价值的内容呈现。文章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传统纸媒受到强烈的冲击,纸媒深度报道转型面临四重障碍。文章通过分析案例,提出深度报道转型的四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深度报道;转型;对策和建议

纸媒深度报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如何在融合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变革途径,以获得新的价值,值得业界认真探讨。

一、纸媒深度报道转型的四重障碍

深度报道是通过客观、理性地调查事实、分析材料、解释现象、论证事理,全面深刻地揭示新闻内涵、展现事件真相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采编过程的复杂性、视角的独特性和内容的厚重性,使其一直以来都处于新闻的金字塔顶端,并长期作为传统纸媒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对那些具有理性认知需求的读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一些优势在逐步转变为劣势,面临重重困境。

(一)读者群体萎缩

事实证明,在与组织结构高效、技术占据优势的互联网媒体抢时间的竞赛上,即使是“短而快”的硬新闻,传统纸媒也处于劣势,更别提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深度报道了。

极致追求快速高效的社会节奏和互联网铺天盖地而来的海量信息,让“浅阅读”“快阅读”成为新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浅尝辄止、不求全解的碎片化阅读,也就是在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甚至是阅读思想上都追求碎片化的一种新阅读方式。相比之下,篇幅较长、线索繁多、内容复杂、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阅读、付出一定心神去理解的深度报道,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受欢迎。

《桂林晚报》于2010年抽调精兵强将创办了一个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宗旨的《新闻调查》栏目,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将其打造成了一个获得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在桂林本地影响力较大的品牌栏目,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

但从2015年后,這个栏目就逐渐显现出难以为继的颓势,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丰富资讯,使深度报道的传统优势和吸引力下降,以报纸为呈现载体的深度报道,需要读者去主动寻找,而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则是主动去接触读者,这就使得深度报道与读者的黏性逐步减弱。

而与“浅阅读”伴生的新闻“娱乐化”,又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猎奇式阅读和非理性误读,让读者失去了读深度报道的“注意力”和耐心,这也在加速深度报道读者群体基数的缩减。

一方面,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相比深沉的理性逻辑剖析,那些新奇浮夸的表象和细节呈现更能吸引读者眼球,也更具备谈资。另一方面,“浅阅读”削弱了年轻一代读者对社会的深刻认知和理解能力,让需要有一定认知理解能力为基础的深度报道阅读变得愈加晦涩乏味。当人们更习惯于浮于表面的猎奇和碎片化消费时,肩负守望社会责任的深度报道就逐渐被边缘化了。

(二)生产成本太高

传统纸媒特别是都市类报纸都必须直面市场,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就无法避免。

《新闻调查》栏目创立之初,对调查记者的绩效考核就采取了特殊的优待政策,要求每个记者每个月只需要完成采写3篇深度报道的基本任务,即可获得报社平均绩效系数的得分,超额另计。

但是,即便是一篇普通品质的深度报道,从寻找选题、确定选题、选择视角、深度挖掘、调查采访、撰写初稿、编辑修改等一整套基本流程走下来,一般也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投入至少10天的时间。折算下来,报社为一篇深度报道付出的稿酬成本也是常规报道的几倍。而在目标读者群体日益萎缩的背景下,深度报道直接转换为读者数量和影响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当前新闻版权保护不完善,网络上非法转载、剽窃现象普遍,这也使得原创深度报道的成本收益严重失衡。

在现实利益的权衡下,越来越多的纸媒尤其是地市级纸媒面对重大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无法继续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从而导致深度报道经常反应迟缓甚至失声。

(三)技术渠道滞后

当社会资本大举进入传媒领域,技术和渠道成为占领读者市场的关键因素。最初不生产内容,却依靠大数据筛选技术轻松占领新闻资讯高地的“今日头条”就是最直接的例证。

抛开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那些头部平台不谈,即使是曾让传统优势纸媒颇为不屑的自媒体,也开始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挑战。

进入门槛低的自媒体遍地开花,首先对传统媒体展开群狼攻击的态势。其次自媒体在技术层面省略了传统媒体内容审核、流程把控等重要环节,对信息的传播来得更直接、更迅速,在时效上传统媒体无法跟上。或许纸媒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去批评自媒体呈现的内容只是片段和偏见而已,但无法否认,自媒体在传播上比传统媒体内容更凸显、速度更迅捷。相比之下,当纸媒按照习惯的操作流程在对一个重大社会事件进行全面把握、客观调查之后再去深刻分析时,纸媒面临的却是舆情风暴已经过去、公众注意力已经转移的尴尬,传统深度报道一贯形成的舆论主阵地优势在快速生成和急速传播的自媒体挑战下处境不佳。

再看传统纸媒的管理层,大多来自行政体系或新闻采编队伍,他们对内容有足够的重视,却经常忽视技术和渠道升级,或者不足以承担新媒体技术和渠道的革新重任。而实践中,传统媒体创建新媒体后,高投入低产出的经营现状也难以吸引优秀技术人才的加入,导致延伸推送、阅读习惯测算等基本后台服务能力缺失,最终只能在与互联网巨头和自媒体群狼的角力中败下阵来,不断让出市场份额。

宣发渠道层面,在互联网寡头和自媒体的双向夹击下,传统纸媒逐渐失去权威优势,读者注意力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稀缺资源。

一些地市级纸媒,早就建立一网一端,但缺乏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思维和雄厚资金、技术的支撑,这些渠道拓展的探索结果并不理想,甚至是形式大于实质。

即便是在纸媒最具优势的内容层面,因为深度报道本身具有的调查性、深刻性、干预性、预测性等特性,无形中抬高了阅读的门槛。在纸媒现有的平面图文呈现方式之外,如果不能辅以新的呈现手段,则很难再吸引阅读习惯已经改变了的年轻一代读者。

(四)采编队伍“断层”

随着纸媒影响力减弱和薪酬走低,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共性问题,这对深度报道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增补进来的年轻记者往往由于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不足,对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逻辑认识不到位,采写的深度报道时常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浅表。

《桂林晚报》的新闻调查部在成立之初,集中了全晚报最优秀的8名记者,在短时间内就依靠优质深度报道内容的生产打开了局面、创立了品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调查记者纷纷离开,有的转到了报社内其他部门,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则直接离开了报社,一个也没留在原处。

后来陆续充实进来的都是新记者,在这个岗位上培养了一两年刚刚上道,又出现新的流失,又再换一茬新记者。周而复始,到2017年,这个《新闻调查》的品牌栏目就不再存在,新闻调查部也改成了专题部,开始侧重于市民经济生活内容的生产,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挖掘与关注逐渐减弱。

这里面,除了薪酬持续减低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深度报道需要有经验、有阅历、有能力的优秀记者,但正是這样的记者,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追求、期待更好的发展空间。在纸媒衰退特别是地市级纸媒生存环境日益艰难的当下,越是优秀的记者,就越是不满足于地方媒体这样的小舞台,或者不满于当下略显僵化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为谋求个人更好的发展、实现更高的抱负,他们更愿意转向更高一级的媒体单位,或者跳槽到党政机关和收入待遇更好的大型国有企业。

内因和外因夹击之下,优秀人才的流失,造成纸媒深度报道陷入越来越弱的恶性循环。

二、深度报道转型的几点思考

诚然,信息技术革命必然导致报纸这种阅读介质的式微,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并不会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有句话说得好,报纸或许会死,但新闻不死。可以预见的是,在经历了自媒体无序发展和规范之后,客观事实呈现和舆论引导的现实需求,会让深度报道的价值重新凸显。新媒体语境下,深度报道面临重重困境的同时,也孕育着新一轮的机遇,但前提是深度报道需要一场彻底的自我变革。

(一)开门合作,巩固影响

缺乏市场运作的灵活性,组织架构优化和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瓶颈,新闻客户端市场占有率不高,这些短板导致传统纸媒特别是地市级纸媒难以与互联网资讯巨头在渠道上进行正面对抗。

短时期内,最有效的渠道拓展方式应该是扬长避短,集中本就不多的人力、财力资源做好内容,尤其是做好自己的拳头产品——深度报道,以及这个拳头产品的上线工作。

曾经很多人质疑过“澎湃新闻”的上线,认为“浅阅读”时代,还如此大费周章地去打造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媒体,有前途吗?

但结果却证明了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澎湃新闻”正是依靠精心打造的一篇篇深度报道,成了目前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新闻客户端之一。

作为地市级纸媒,在渠道建设上,《桂林日报》虽然没有“澎湃新闻”那样的大手笔,但可以选择在今日头条、微信、抖音等现有互联网头部平台上进行深度孵化,形成优势互补,巩固自身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

同时,在版权方面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提高版权收入。

(二)提升技术,丰富形式

当无法改变读者群体时,改变必须转向自身。主流阅读习惯已经变道,深度报道应放下身段,正视线索复杂、阅读耗时耗神的短板,尽可能地在内容和展示方式上迎合当下受众的需求。不论是否愿意承认,只有提升媒介技术,丰富表现形式,让受众享受阅读的过程,深度报道的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纽约时报》实验性的深度报道《雪崩》至今仍有启示意义。不同于传统深度报道将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呈现手段进行简单叠加,而是直接将呈现技术真正融入叙事逻辑中,根据内容需要去选择最佳呈现手段,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和时长,给人以沉浸式的体验,又能启发读者思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一尝试,甚至被誉为“重新定义新闻报道”。

2021年3月22日—23日,中俄外长在桂林会晤,《桂林日报》就和报社旗下的新媒体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融合联动”尝试。报纸做中俄之间特别是桂林与俄罗斯之间的传统友谊的内容延伸报道,新媒体做现场视频与图文的“短平快”报道,两者联合,以“中俄外长会晤”为时间节点、以桂林为新闻地理标志,极力拓展这个重大新闻事件的时空维度,给读者以丰富的信息接收体验,让桂林再次成为特定时间段内的“网红”。这种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三)重塑流程,提高效率

另一个需要改变的,是时间。在传统的采编流程中,深度报道记者常常是单兵作战,独自处理生产的全环节,导致成品时间较长。这与公众对信息需求的及时性相背离。因此,深度报道要抢占舆论市场,必须在“快”字上下功夫,重塑一个高效的生产流程。

应该采取更灵活的采编流程。例如采用小组作战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工,然后由经验丰富的主笔进行组件安装。

如果把视角囊括生产和宣发,应该借鉴互联网公司流行的项目制。当热点、焦点事件发生时,迅速选派编辑担任“项目经理”,统筹协调记者、美编、运营,快速、高效地生产和传播深度报道。

(四)培养人才,拓展选题

面对着一波又一波的深度报道记者离职潮,地市纸媒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但在培养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深度报道记者上不能趋于保守,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重新设计薪酬制度。

在底薪加稿费的薪酬制度下,记者的收入缺少成长性。有着丰富经验的深度报道记者收入往往比不上经验缺乏但精力旺盛的年轻记者,所以做三五年后,就会考虑转为编辑或其他岗位。

现有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和工龄工资机制无法弥补这一缺失,纸媒只能勇于探索建立多层级、差异化明显但能上下顺畅流动的内部职级体系。这样一套内部职级体系解决的不仅是物质层面薪酬分配的问题,更能在精神层面一定程度满足人对于认可的渴求。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断言:“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同时,面对选题空间受限的难题,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求新求变,尤其是突出自身的定位和特色,重点聚焦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地市级纸媒的深度报道尤其要贴近普通百姓,聚焦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了解身处城市的方方面面,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去生产真正有吸引力的深度报道。

三、结语

在新闻产品层面,深度报道仍是传统纸媒面对互联网寡头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至于这一优势还能维系多久,取决于推动其转型的决心和智慧。

(责任编辑:黄佳君)

猜你喜欢
对策和建议深度报道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山西省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的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关于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探讨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职业学校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