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门学科在教学组织中都开始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和探究欲望,并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整合与汇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大,因此,教师更需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6-0027-02
引 言
学贵有疑,有疑才能够有兴趣去探究,才能够对知识有更多的渴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感知意识,加上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发现问题后无法探究相应解决方式,只能采用机械的学习方式,导致在数学学习中难以有效表达自身观点,这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在首位,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厚积薄发。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这一教育理念适用于所有教育人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让学生产生疑问,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受到限制。
(一)课堂提问缺乏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将问题设置在情境中,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将课本内容单纯地向学生进行灌输,无法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不利于课堂提问,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二)课堂提问缺乏灵活性,学生自主提问信心弱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培养工作更加关注。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和枯燥。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往往不敢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信心降低,无法形成问题意识。
(三)课堂提问环节不系统,课堂提问效果不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各个提问环节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教师必须探究数学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学知识导入、探究及测评等方面知识无法有效融入,使得学生知识整合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一)加强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自主探究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两种能力,分别为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探究能力指的则是学生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1]。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及引导者,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行寻找事物发展规律,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第一,教师必须保证情境结合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生成问题;第二,组织学生结合情境自主探究,并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第三,深化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认知,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问题;第四,注重情境教学问题回顾,做好评价、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接下来教学工作的研究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圆”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一个关于圆的情境:“这周我们要举行一个运动会,男生要绕着长方形的操场跑2圈,女生要绕着圆形花坛跑6圈。你们觉得谁跑得比较远呢?”创设情境后,教师可以给出提示:“绕着长方形操场跑一圈的距离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女生绕着圆形花坛跑的距离应该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圆的周长。”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情境问题与教学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圆周长概念的认知。之后,教师针对圆的周长提问:“那么圆的周长应该怎么计算呢?”很多学生陷入思考中,并不断研究、尝试和探索。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通过将圆在直尺上滚动的方式测量出圆的周长。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不同圆的直径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发现圆和直径间的关系,并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二)營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提问意识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且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问题意识的提升[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入一些趣味性故事。比如,《西游记》的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猪八戒总是偷吃东西,但是孙悟空每次回来都会把食物分给大家,这一天孙悟空带回来一块西瓜,应该如何分才公平呢?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趣味性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衍生出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外拓展,利用实践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以课外探究为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习理论,也需要进行实践。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安排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的空间,而课外实践活动是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空间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学习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对相關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场篮球投篮比赛,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统计的方式判断谁赢谁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解答,能够显著提升问题意识的培养效率。
(四)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对教材及教师教学中与自身认知不同的地方提出疑问[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由传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在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采用多种解答方式进行解决,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扇形图、柱状图等相关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三种形式进行表达。由此,很多学生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学环境创设,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刘锦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读与写,2020,17(26):150.
梁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04):94-95.
王飞.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22(22):41-42.
作者简介:戴春(1984.2-),女,江苏南通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