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构建

2021-09-10 02:54:30陈永杰
科技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构建小学数学

陈永杰

摘要:探究式学习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常规且发展成熟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国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正向影响下也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当中。其中,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样也是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具体来看,需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项目组织方式来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构建

0.引言

世界各国都对基础教育改革工作高度重视,且改革重点大多放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出现之后,给教学过程拓展了新的环境和空间,并且更加突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育工作。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仍然存在,广大教师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框架构建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探究式学习的现状与特性

1.1 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加速了教学改革的推进,但很多教师仍然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式学习空间,因为他们认为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很容易因此而忽略了某些关键的知识点,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完整程度。而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主导学生的情况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在课堂中仍然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具体表现为缺乏思维挑战性的一对一提问式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单纯地被束缚在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当中,从根本原因来看在于缺乏教学情境的支撑。即便学生遇到问题,教师也只是单纯地用指令来代替学生本身的思考过程,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意识,使得探究式学习最终流于形式。实际上,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目的的达成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科教学体系更加严谨。同时,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和教学观念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1]。

1.2 特性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在于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并且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技巧,重视结果也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科素养的形成并不是短时内死记硬背可以掌握的内容,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在活动当中进行综合训练,将学习方法的获取和学习体验摆在相同的地位,这也是其与一般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差异,即高度重视知识应用的价值性。综合来看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全方位参与,将学科知识的获取当做是一种过程,在学习时既要考虑到结果也要考虑到学习状态,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分类、实验、解析等活动充满兴趣,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做法来围绕不同的数学现象采取不同的应对处理措施,完成自主学习。

2.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构建

2.1 情境支持下的问题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将问题包含在特定的场合当中,然后从情境中提炼出那些需要被探究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产生正向的情感反馈。具体来看,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学生需要探索的数学知识,并且以问题为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出发,关注知识间存在的内在逻辑,从而进一步地寻求问题情境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到“角”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当中存在的“角”,之后再引导学生用一张纸折出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结角的特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当中引入数学知识,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而不是单纯地给学生设计固定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流程化的模式下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原有的数学课堂更加突出。

2.2 实践活动与探究学习

实践活动和探究式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地借助这些抽象的信息来提炼出具体的文字等书面材料。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各项技能与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培养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例如,在学习到有关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当中的常见图形,例如长方形、圆形在生活当中都有哪些物品可以一一对应?学生通过在学校的搜寻后,可以了解到砌墙用的砖块是长方形,硬币是圆形等,从而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又例如,在重量单位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生活当中的常见物品,了解“克”“千克”等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总而正确地认识到知识框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2]。

2.3 合作交流和知识总结

开展合作交流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开展知识总结,并且在学生进行个体探究的基础上共同配合寻找到知识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并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数学知识的反思和探究过程本身要通过交流来完成信息反馈,从问题当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包括概念理解、公式推导等都要从逻辑层面进行归纳,验证某些数学知识是否正确。例如在以下算式当中:

(10+14)×2=10×2+14×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分析算式的特征有哪些?并且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在结果上有什么特征?诸如此类的提纲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数据信息,完成对于关键概念的归纳和掌握[3]。结论的呈现方式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在得出具体结论后,教师再围绕乘法分配率的关鍵点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尝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增强数学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情感层面的价值观和积极人格特质培养,进一步树立数学层面的敏锐意识。

3.结语

探究式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且从探究环节当中设计不同的教学案例付诸于教学实践工作当中,可以被作为今后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性保障内容,既符合当前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后续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应关注探究式学习的现状和特性,做好情境创设、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究,最终完成知识的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知识获取欲望,让数学学科可以和生活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马子元. 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21):59-59.

[2]薛丽华.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20(05):89,99.

[3]张义.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6):161-1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常山路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1130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构建小学数学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7:43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17:50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