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蔚云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且这种方式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表层的意思是将生活融入到学习中,让生活中的快乐将学习中的枯燥抵消,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快乐,自然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感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将其和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适当的导入,能够快速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思想上的转变。且在遇到一些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背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时会怎么想怎么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课程导入;激发共鸣;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习,但学习绝对不是学生的全部。他们正处在一个天真烂漫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无限制地打破学生的美梦,让他们不断地进行机械学习的话,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身边有很多的朋友,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办法自由交流,在发现有趣的想法的时候同样没办法流畅互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朋友都成了摆设,有没有都没有意义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同,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的就是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中如同在生活中似的轻松,学习起来会更加认真,效率更高。
一、生活导入课程
兩节课之间的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一般都是在十分钟左右。如果让学生的大脑进行一个上课到下课的转变,大脑可以在转瞬之间完成转换,因为自由轻松是学生最喜欢的。但从下课到上课之间的转变则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是学生不喜欢有约束的学习,所以大脑下意识的进行拖延,然后便是因为知识点不像玩耍那样,学生可以轻松的明白。因此两者相加,学生的大脑要从课下转变到课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趣事的讲解来对学生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学生的大脑进行快速地转变。
例如,我在讲解《摔跤》这一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在这个年级的男孩子战斗欲望是非常强的,他们肯定会进行过摔跤这一项非常原始的比赛。这种情况下,我会在讲解开始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个提问,“大家做过摔跤吗?”这个问题对学生对男孩子就是一个肯定的回答,而在学生给出我答案之后,我会再次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会摔跤,那大家是否能够知道摔跤的标准规则呢?”,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并不是很多,这个时候的他们肯定只知道将对方摔倒便是胜利,但却不知道其中的规则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借助我们之前说的话题轻松的将学生引导进课程中。这样的话,学生不仅不会感觉到任何的意外,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会因为之前的话题而感觉到兴趣倍增。当然,教师也需要注意一点,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也要强调告诉学生并不能贸然和自己的同学进行摔跤,这是不安全的。
二、激发学生共鸣
这个共鸣并不是激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共鸣,而是想办法激发学生之间的共鸣,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想要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鸣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教师从学生喜欢的东西入手,激发某一个学生的共鸣,在借助这个学生共鸣的故事来激发其余的学生的共鸣。当这个共鸣到了一定程度的是时候,整个课堂的气氛会得到一个显著的进步。学生在这样一个气氛中进行学习,即便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快速地解决,学生能够感受到大班教学的快乐,自然也能认真地进行学习。
例如,我在讲解《刷子李》这一课的时候,考虑到在学生的生活中应该都经历过一定的关于粉刷墙壁或者粉饰房屋事情,即使学生没有经历过,我也可以让经历过的学生将他们的经历告诉身边的朋友,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共鸣。对此,我在讲解开始之前会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自己亲手粉刷过房屋呢?”,这个问题肯定会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共鸣,我要的就是这个。我会放开对课堂的管制,让经历过这种事情的学生将自的经历告诉其他学生,以此来激发所有学生的共鸣感。而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我会以此来讲学生带入到课程中。这个时候课堂气氛已经构建完成,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在面对一些小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轻松地解决。
三、全面发展
学习能力要好,生活能力也要强,这是一个正常人需要经历的,也是一个学生无法避免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生活能力也进行一个不错的锻炼。就像前面说的,生活和学习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是学生的两条腿,缺少其中一个都没办法行走。当然,在学生阶段有父母的扶持,学生可能感觉不出来,但在需要自己行走的时候,学生肯定会吃上一个大亏。生活化教学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例如,我在讲解《田忌赛马》这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就会将重点放到学生的全面提升上。就像是这篇文章中的内容,田忌用下等马去对付人家的上等马,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一换一,但对田忌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用自己的弱点淘汰了人家的优点,之后再拿自己的长处却面对人家的缺点,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但如果学生身上没有短板,田忌赛马的故事就不会在学生身上发生,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强,也能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的时候能够表现得游刃有余,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学方式,就像前面说的,生活和学习是人的两条腿,缺少其中一条或者两条腿的发展程度不同的话,都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两条腿共同发展,防止学生在之后的成长中出现意外,或者被某个方面拖累,全面发展才是正途。
参考文献:
[1]黄晓华.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26)
[2]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